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粘液瘤8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影像表现。结果 (1)典型CT表现:8例均出现腹、盆腔脏器扇贝形压迹;7例表现为腹腔、盆腔脏器周边的分房粘液团块,可多发或单发;单发/多发者其内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增强后边缘性强化;囊壁厚度一致或不均。(2)不典型CT表现:3例可显示原发病灶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5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浸润性改变。7例合并有腹水;2例合并钙化。对于不典型CT表现,在CT征象上与其它非粘液癌性腹膜炎相仿,也较难鉴别。结论 CT检查对腹膜假性粘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在CT图像上,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测量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醛固酮腺瘤9例,体积较小且密度低,增强后轻度增强:皮质醇腺瘤5例,瘤体较大,边界清,密度略低于正常肾上腺组织;无功腺瘤1例;结节增生5例,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增强后强化较明显;嗜铬细胞瘤4例,体积较大,密度不均,可见多个囊变坏死区;皮质腺癌2例,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易发生大片坏死及点状钙化:转移瘤3例;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及髓性脂肪瘤各1例。结论CT表现与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基础有关,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真确率。  相似文献   

3.
何柳  高玉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98-100,161
目的分析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表现,探讨脾脏肿瘤的CT特征。结果恶性肿瘤15例(淋巴瘤9例,转移瘤5例,血管肉瘤1例),表现为脾脏明显肿大,结节多为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不清,钙化少见,淋巴结肿大多见。良性肿瘤8例(淋巴管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2例),病灶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边界清晰,脾脏肿大多不明显。结论对于脾脏肿瘤,CT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大多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肿瘤的CT资料,36例均行平扫,26例加作增强.结果:36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腺瘤10例,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6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20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宫.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注意肿瘤的钙化、肿瘤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与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与33例肾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 9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发,平扫9例皆密度均匀或主体密度均匀,其中8例呈等或低密度,边缘不清,1例呈稍高密度,5例中央可见低密度瘢痕影;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一过性强化,中央可见星状或小片状无明显强化区;4例表现为快进缓出型强化,皮髓质期不均匀强化,实质期、排泄期强化趋于均匀。肾细胞癌33例中,平扫22例呈低、等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27例表现为不均匀一过性强化;14例可见静脉瘤栓及其他脏器转移等征象。结论中央星状瘢痕和延迟期均匀强化有助于肾嗜酸细胞腺瘤与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孙俊波  汤敏  胡承雷 《安徽医学》2010,31(10):1222-1223
目的探讨肾癌的CT表现,评价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CT检出27例,检出率100%。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肾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病灶,部分呈囊实性或以囊性为主改变,平扫下所有瘤体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肿块较大者肾轮廓变形;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呈一过性中度以上强化。结论 CT扫描对肾癌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和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诊断正确,瘤体内可见脂肪及软组织成分;因瘤体内未见脂肪3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肿瘤内没有脂肪组织不能除外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需仔细分析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与肾细胞癌及其他肾脏良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成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依莲  王春红  孙松梅 《吉林医学》2010,31(13):1769-1771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74例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肾上腺良性肿瘤39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髓脂瘤6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恶性肿瘤35例,其中肾上腺皮质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3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特征,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张玉琦 《新疆医学》1998,28(3):150-152
本文对68例行CT扫描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肾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占93%,良性肿瘤占7%。肿瘤外突致肾外形增大,肿瘤呈低密度、多数有液化坏死以及肾盂、肾盏破坏是肾恶性肿瘤的主要CT所见。11例肿瘤内见钙化者均为恶性,而肿瘤内脂肪和软组织成分混杂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性表现,也是诊断的关键,所有成人恶性肿瘤中无一例查及脂肪成分。笔者认为常见肿瘤的少见类型和表现以及罕少见肿瘤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本文CT肾肿瘤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1%。CT对肾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小肾癌(SRCC)的CT鉴别诊断征象,以提高少脂肪RAML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少脂肪RAML及34例SRCC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对各项CT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的单发及多发、与肾皮质的交角、钙化以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等4项CT观察指标在少脂肪RAML与SRCC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的单发或多发、与肾皮质的交角、钙化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肿瘤向皮质外生长为主3例,向肾盂方向生长为主2例,2例完全位于肾实质内.平扫;肿瘤4例表现为较均质密度.3例密度欠均匀,其中2例内示星芒状边缘锐利低密度,1例内部示多发类圆形低密度,2例出现钙化.增强皮质及髓质期呈较均质强化4例,不均质强化3例,强化均低于肾皮质.肾盂期密度较前下降,然不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晰,2例示完整假包膜.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除中心瘢痕外密度相对均匀,可有钙化,界清,可有完整包膜.增强后较均质明显强化,肾盂期不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具有完整假包膜及中心瘢痕时诊断较明确.其他表现不典型时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刘江  夏鼎  任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775-2778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其CT表现的特征性征象,提高对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经手术病理及其他手段证实的RAML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1例,单发13例,多发8例,右肾10例,左肾6例,双肾5例,病灶直径<2.0cm者占多数,≥2.0cm者15个,最大者约48.7cm×41.2cm×52.3cm,2例合并结节硬化症,1例病灶破裂合并肾周血肿。结论:肾脏(无钙化)肿瘤中的脂肪成分是CT诊断RAML的特征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么恩亮  张秀虹 《海南医学》2007,18(10):39-41
目的 探讨CT对肾癌病人术前分期与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病人在手术前后的CT表现.右肾10例,左肾8例,术后7例行CT复查,复查时间3个月至1年半,CT发现3例病人有不同形式的复发与转移.使用GE Lightspeed Plus型CT机,全部病例行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 CT显示肿块位于肾包膜内3例,突破肾包膜并侵及肾筋膜12例,肿块突破肾周筋膜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3例,其中1例侵及同侧肾上腺.未突破肾包膜的3例中CT表现与术中所见一致.12例CT显示肾周侵犯者中4例手术中和病理下未见肾周侵犯,为假阳性(4/12,33.3%),病理显示未受侵犯的肾周筋膜呈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改变.在CT显示肿块突破肾周筋膜产有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瘤栓的3例中,手术所见与病理结果一致,准确性达100%.结论 CT检查可准确描绘原发肿瘤的大小,但对判断原发肿瘤有否突破肾被膜,肾周脂肪与肾筋膜是否受侵犯方面有一定限度,假阳性较假阴性率高.CT对肾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poma,EAML)的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O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突出肾轮廓之外,CT平扫呈等或稍高于肾皮质。5例位于右肾,4例位于左肾,1例双肾多发。10例密度均不均匀,2例其内见大片囊变坏死,1例见点片状出血灶,3例含脂肪成分。6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肾包膜受侵;4例直径大于6cm。增强扫描8例病灶实性部分均呈“快进快出”,2例富含脂肪成分病灶实质期见多发迂曲的血管。结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对该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骨骨折的CT表现,提高头部创伤中颅骨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 940例头部创伤患者的CT资料,对各型颅骨骨折的CT表现进行评价。结果 6 940例头部创伤患者中颅骨骨折患者有368例,发生率为5.30%。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颅骨骨折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多期螺旋CT扫描资料。将CT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典型肾癌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肾肿块,多为等或稍低密度,巨大者呈混杂密度,小肾癌(直径≤3 cm)可有假包膜。增强扫描皮质期显著强化54例,轻中度强化33例,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低,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低。三期增强扫描易于显示肾周筋膜、肾盂、肾盏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及淋巴结、邻近器官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很好显示肾癌病灶内造影剂"快进快退"和假包膜等特征性表现,还可准确进行分期,为指导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PSH好发于中年女性,CT表现为肺内孤立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尚均匀,边界光整。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且持续强化。结论 PSH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CT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及"贴边血管征"更有助于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乏脂肪肾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乏脂肪肾错构瘤(R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脂肪肾错构瘤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共18个病灶均表现为实质性肿块,7个病灶呈较均一软组织密度,11个病灶内显示少量脂肪密度,1例伴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但低于肾皮质强化,分泌期肿块呈持...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舒荣宝  程刘兵  罗潇 《安徽医学》2010,31(6):568-571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78例,评估内容包括结节数目、大小、密度、轮廓、钙化、强化,以及腺体体积、颈部淋巴结和周围侵犯等情况。结果本组78例,单发结节37例,多发结节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甲状腺腺瘤22例,甲状腺癌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结节大小、密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数目、轮廓、钙化、边缘强化,以及腺体体积、密度、增大淋巴结和周围间隙改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特点及腺体与周围结构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