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曼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1,(6)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患者因缺乏多种激素,造成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尤其是神经系统易受累,常发生昏迷,称为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危象。如未获确诊,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垂体前叶细胞包括生长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及泌乳激素细胞。各种激素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某种激素分泌过多时则可产生相应的疾病。本文主要介绍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肢端肥大症及其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刘国良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7,(12)
成年人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垂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的综合征。诸多病因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垂体前叶实质细胞遭到破坏(切除、坏死、变性、篓缩、挤压等),致使激素分泌减少。表现为泌乳素不足,产后无乳(下丘脑性的可相反,表现乳溢);促性腺激素缺乏,闭经、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不育等,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病人易发生低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一例王惠芳,何岚,谈一飞,郝虹患者男,41岁,农民。1988年元月21日因发热,头痛,尿少,腹胀3天就诊。体检:全身皮肤多处散在出血点,注射部位有大片淤斑,面部肿胀,球结膜充血。心肺(—),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5.
例1 女、35岁,1986年3月22日入院。患者于84年4月第二胎孕8月时突起畏寒、高热、头痛、皮肤、粘膜广泛出血点伴低血压、少尿、血尿,继之多尿。外院诊断“晚期妊娠伴发流行性出血热”,多尿历时一月之久。同年5月足月顺产一婴,产时无大出血以及休克和昏迷。产后无乳,一直无月经。伴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畏寒乏力纳差,并有头昏,以晨起空腹为显。体查:身高143cm,体重41kg,T37℃,P80,R18,Bp12/8kPa(90/60mmHg)。面色苍黄,神清,反应迟钝;头发眉毛稀少,阴毛腋毛缺如;甲状腺不大,心肺腹部无异常,下肢无水肿。妇检:外阴呈老年态,子宫萎缩。实验室检查:Hb95g/L,RBC3.2×10~(12)/L,尿常规正常;空腹血糖3.2mmol/L(血浆 相似文献
6.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危象10例临床分析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522000)方懿珊林嘉瑜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危象是指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患者,在某种原因的应激下出现以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衰竭为主,以意识障碍表现为突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群,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1]... 相似文献
7.
8.
甲状腺机能减退(下称甲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据报道,甲减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约为73%,部分病人可以心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现将甲减所致的心脏损害归纳如下。1.甲减性心肌心包炎:最典型,且常见。主要表现为窦性心率缓慢,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包积液可与心肌病并存,也可独立存在。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使心肌的许多酶活性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或 相似文献
9.
早在1918年Zondek首先描述了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的心脏损害,报道了4例粘液性水肿伴心脏扩大病人的心电图示有低QRS波及平坦或倒置的T波。随后Go-rdon等在1929报道了粘液性水肿病人可发生心包积液,从而引起了临床医生及病理学家的重视,开始对粘液性水肿性心脏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心脏损害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观察。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性心脏病)是指在甲减病人中发生的一种心肌病或心包积液,或两者均存,临床上常有心脏扩大,心搏量减少及心电图上QRS波低电压等异常证据。非侵入性诊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18年Zondck首先描述了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的心脏损害,报道了4例粘液性水肿伴心脏扩大病人的心电图示有低QRS波及平坦或倒置的T波。随后Gordon等在1929报道了粘液性水肿病人可发生心包积液,从而引起了临床医生及病理学家的重视,开始对粘液性水肿性心脏病人的临床表现及 相似文献
11.
12.
袁孝宾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4)
过去一直认为所有垂体机能减退都不可逆。但巨催乳素瘤的溴麦角环肽现代疗法表明,垂体机能随肿瘤的缩小而改善。用CV205-502这样的新多巴胺拮抗药治疗也出现类似的效果。目前认为“垂体”缺乏往往继发于肿瘤压迫丘脑下部与垂体间的门脉血管,去除肿瘤压迫,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使垂体机能恢复,即使严重的全垂体机能减退也可能是机能性的、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患者 ,60岁 ,汉族。因“消瘦 1年 ,伴心悸、气短 2个月 ,水肿 3周”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心绞痛史。查体 :血压 12 5/ 75mmHg (1mmHg =0 13 3kPa) ,半卧位 ,贫血貌 ,皮肤粗糙 ,颜面水肿 ,甲状腺无肿大 ,颈静脉怒张 ,两肺底湿音 (+ ) ,心界左下扩大 ,心室率 116次 /分 ,律齐 ,下肢水肿 (+ + )。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 90g/L ,血胆固醇 6 2mmol/L。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劳损。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内径 45mm ,左心室舒张期内径 68mm ,收缩期内径 53mm ,室间隔与左心室壁厚度 8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0 3 8,少量心包积液 ,… 相似文献
14.
15.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1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的临床特点,指出其为常见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并对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张雅勤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6,(4)
老年人垂体机能减退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病因尚不清楚。本文报告5例老年垂体机能减退患者,指出其发病率可能比迄今怀疑的要高。病例报告例1、男90岁,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有体位性低血压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血清甲状腺素浓度降低,促甲状腺素浓度正常。血浆钠浓度稍低、皮质醇浓度降低。头颅平片显示正常垂体凹。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有显著效果。例2、女,76岁,因甲状腺机能减退、不对称性面色苍白和全身毛发缺如而就诊。血清甲状腺素浓度低于正常,促甲状腺素浓度正常。血浆钠稍低、皮质醇浓度降低。深入检查发现全垂体机能不全,X线检查垂体凹正常。氯化可的松和甲状腺素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近年来,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临床报道不少,但由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发病隐袭、缓慢,可以影响全身器官系统,病情复杂,有些病人往往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而掩盖了甲减的基本临床表现,至今漏诊、误诊率仍很高。为了提高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从1991~2000年间21例资料完整的甲减性心脏病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1例,男8例、女13例,发病年龄36~75岁,平均57岁。病因:21例均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其中喉癌术后化疗1例,甲亢术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甲亢服用放射性同位素… 相似文献
18.
正垂体瘤是常见的颅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20%。根据能否合成和分泌有生物活性的激素,临床上将垂体瘤分为功能性瘤(包括生长激素瘤、泌乳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促甲状腺激素瘤)和无功能瘤。除泌乳素瘤外,手术(经颅或者经蝶窦入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据文献报道,垂体微腺瘤(直径1 cm)手术切除治疗的成功率是70%左右,而大腺瘤则≤30%~([1])。因此,对于大腺瘤,术后定向放疗,如伽玛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辅助治疗方式。术后伽玛刀放疗 相似文献
19.
刘庆民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1987,(3)
头部创伤和垂体机能减退症之间的关系在1918年首先由Cyran证实。作者等报告了6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摘录Ⅰ例如下: 例1.女孩、16岁。因车祸入院,神志不清,左侧瞳孔固定、扩大。10分钟后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颅骨正常。昏迷3周,脑CT(一)。后出现视乳头水肿。重复脑CT扫描示两侧脑室对称性扩张。表明有活动性脑积水。行双侧脑室—心房造瘘术、神志逐渐恢复。不久出现乳溢。自车祸后闭 相似文献
20.
垂体前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类合成、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合成,大大推动了内分泌学的进展,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基础和临床内分泌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垂体前叶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开始进入分子水平。近几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方面: 1.垂体前叶激素旁分泌的研究 激素的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的发现是最近20年以来激素调节的最重要进展之一。现在认为在经典内分泌腺中都存在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垂体前叶至少有5种内分泌细胞,细胞间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最近几年由于研究方法学的改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垂体前叶旁分泌的研究。垂体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