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内科治疗为其首选。有部分难治性病例,内科疗效不佳,容易复发,且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良反应多,因为脾脏是ITP产生血小板抗体和破坏血小板的重要场所,因此脾切除可使血小板数量得以提高,是治疗ITP的主要手段之一。近10a来,我院行脾切除治疗ITP28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广泛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为特征。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多采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虽短期疗效明确,但远期疗效不确切,疗程长,且  相似文献   

3.
朱士月  陈志炉 《新中医》2020,52(1):11-14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也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TP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中医药治疗ITP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经济负担更小,为中医药治疗ITP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祥麒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辉 《河南中医》2006,26(6):15-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衄、血尿、月经过多等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血证、紫斑范畴。ITP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及脾脏切除等,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论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原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系由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慢性多见,起病常较隐袭,患者中女性的比例约为男性的2倍, 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相当部分患者治疗困难,甚至可因并发颅内出血等而危及生命[1]。由于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至今尚无理想的防治药物[2]。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就有关ITP的论治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曹远芳  李达 《新中医》2014,46(7):236-237
<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伴随血小板数量减少,易于发生出血危险。国外最新研究显示,ITP患者中广泛存在疲劳现象[1]。患者常伴疲乏及其对出血的恐惧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2]。中医学将ITP归属于血证范畴,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再进一步归属于紫斑范畴。中医药治疗ITP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少的优势[3]。越来越多的患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使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发病率最高。糖皮质激素为治疗ITP首选药物,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且部分患者对激素不敏感,从而影响疗效发挥。为此,笔者使用地榆生白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ITP多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输注机采血小板及脾切除等,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等弊端。既往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TP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此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论述近年来中药治疗ITP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证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玉婷 《新中医》2006,38(3):3-4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病机,结合古今文献及临床体会,概括其证治特点,指出小儿ITP病机为虚实并存,多热多瘀;治疗应谨守病机,辩证与辨病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持续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欧美国家年发病率为5~10/10万人口。我国尚无ITP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慢性和难治性ITP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等特征,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慢性和难治性ITP的治疗谈一点我们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病因病机至今尚未阐明的、血小板减少性的血液病,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难治性ITP(RITP)指一线治疗和脾切除无效,或需较高剂量的强的松才能维持安全的血小板水平的患者,约占ITP患者的11%~35%[1]。寻求治疗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现笔者将其有关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免疫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治疗ITP的方法很多,近5年来我们用小柴胡汤治疗ITP,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对阴虚火旺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it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者血小板参数影响。方法:收集整理了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并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型31例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分析激素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血小板参数在阴虚火旺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激素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上升,患者的血小板压积上升,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减小。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阴虚火旺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有效指标观察疗效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免疫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治疗ITP的方法很多。近5年来我们用小柴胡汤治疗ITP,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能生血、气能摄血”等理论,中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多从气血角度出发。文章以气血角度分别从理论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医药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得出此治法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及改善临床症状上有良好疗效。研究指出,气不摄血型ITP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常,存在血管损伤。表明可以通过从不同中医证型的ITP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差异来寻找与ITP特异性的指标,并通过研究中医药调节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修复ITP患者的血管损伤来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d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a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可以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等相关免疫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的生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指标,从而达到治疗ITP的作用。故本文从ITP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体液免疫的角度综述了中医药治疗ITP的相关实验进展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低毒副、多靶点的优势,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多条通路以及多个环节,最终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cytopenia purpura,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并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可分急性与慢性,难治者多为重症和慢性ITP。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一部分患者采用脾切除术,但术后仍可复发,西医治疗并未使ITP的治疗出现根本性改观。中医学着眼于整体调治,认为其以虚证、热证、瘀证为主,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故常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等。ITP属中医"血证"、"发斑"、"虚劳"等范畴。现就ITP的诊疗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治疗任德全等[1]将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  相似文献   

19.
张淑香  孙士玲 《新中医》2012,(5):152-15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可分急性与慢性。现代医学治疗ITP多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一部分患者采用脾切除术,但术后仍可复发。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存在较多的副作用以及易反复,  相似文献   

20.
邓成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目前已公认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ITP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归之为血证范畴。西医治疗本病首选激素,但使用激素副作用明显,且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中医治疗本病能明显改善出血症状,稳定性好,越来越多的ITP患者求治于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血液病专科医疗中心主任邓成珊研究员采用中医为主方法治疗ITP,临床疗效显著。笔者跟随邓老临诊多年,将邓老治疗ITP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