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屈光不正与眼球发育及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完全随机抽样选取600例4~12岁儿童(1200眼),比较其中的175例(313眼)屈光不正眼与313眼屈光正常儿童的眼球发育参数和用眼习惯。分析屈光要素与眼球及全身生长发育间的关系。结果低龄(4~6岁)组:裸眼视力和眼轴、年龄、身高、体重相关性不大(P>0.05),高龄儿童(7~12岁)裸眼视力和眼轴、年龄、身高、体重在屈光正常组呈正相关(P<0.01);在屈光不正组呈负相关(P<0.01);两组儿童等效球镜和眼轴、年龄、身高、体重均呈负相关(P<0.01);读书时间对屈光不正的影响不大(P>0.05);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对屈光不正的影响:两组儿童有差异(P<0.05)。结论儿童屈光不正与眼轴及年龄和身高、体重相关,与遗传因素及接触电子产品时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屈光不正性弱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刘汉强,郭秀荣,王智(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关键词屈光不正性弱视,视网膜光敏感度儿童弱视是影响小儿视力的重要眼病,目前,对弱视的诊断及疗效的判定主要根据矫正视力,对视网膜光觉改变的研究较少。我们应用F...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主觉验光法中应用针孔镜后视力的改变及其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正视眼及各种类型屈光不正的人群583例1 111眼.先行常规视力及屈光检查.然后分别对其进行针孔镜测试。结果 正视跟77例154眼.加针孔镜后视力下降者88眼(57.14%).视力不变者66眼(42.86%).无视力提高者;近视眼251例191眼.加针孔镜后视力提高者483眼(98.37%).视力不变者仅8眼(1.63%).无视力下降者;远视眼72例141眼.加针孔镜后视力提高者65眼(46.10%).视力不变者42眼(29.79%).视力下降者34眼(21.11%);各类散光眼共183例325眼加针孔镜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针孔镜在主觉屈光检查时可以使屈光不正眼的视力提高.能快速鉴别视力低下是由屈光不正或是由其它眼病引起的。但不能准确预测屈光不正度数及验光后的视力。  相似文献   

4.
张桂英 《右江医学》2004,32(3):249-250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低常视力的屈光状态分布及发生、发展规律 ,屈光不正与弱视的关系 ,力争在儿童视力发育的敏感期及时治疗 ,以促进视力发育。方法 对 2 48例 4~ 6岁儿童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 ,裸眼视力小于 4.9者 ,用 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 远视性屈光不正居首位 ,占 85 .13 % ,混合散光占 10 .3 8% ,近视占 4.48% ;不同程度屈光不正中以轻度屈光不正为主 ;远视性屈光不正占弱视构成比最大 ,占 74.6%。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与弱视形成密切相关 ,及时矫正幼儿屈光不正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术后5年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A、B、C三组,三组均行PRK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观察三组视力、屈光度、视觉质量的情况。结果:三组5年随访,A、B、C组裸眼视力≥0.5分别为100%、100%、93.3%;三组均未出现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和视网膜脱离。结论:PRK治疗屈光不正眼疗效确切,其预测性及稳定性与屈光不正度数呈负相关,且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屈光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方法218例确诊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视力下降患者,做仔细眼部和屈光状态检查,并矫正其视力。结果裸眼视力随年龄的增长下降愈明显,通过扩瞳验光,矫正视力≥0.6者344只眼(78.90%)与裸眼视力≥0.6者124只眼(28.44%)相比,本组病例的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罗武强  刘伟民  黄建忠  肖信  赵武校  林泉 《广西医学》2010,32(12):1475-1477
目的观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手术前后主导眼变化情况,探讨发生主导眼转换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204例屈光不正患者LASIK手术前后的主导眼,分析发生主导眼转换的可能因素。结果 204例屈光不正患者行LASIK后发生了主导眼转换25例(12.3%)。发生主导眼转换的25例患者,术前主导眼的眼别与术前裸眼视力高低(P〈0.05)和近视程度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球镜度数高低、近视性质无关(P〉0.05)。结论屈光不正患者行LASIK手术可能导致主导眼发生转换,术前主导眼的眼别可能与术前裸眼视力高低和近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检查和治疗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眼)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裸眼视力检查联合检影验光法检查损伤眼屈光情况,并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屈光不正,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经对症治疗后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经检查确诊后,适当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眼睛供血和环节水肿,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依据我们所得出的屈光不正与模糊视力的关系式,L=log(1.16738 基础视力)log(58.84+k/58.84-k)-logp-logk+5,设计并制作出环形散光表及瞳孔值校正尺。对需要验光配镜的屈光不正眼诊断后,先测量其瞳孔直径,然后再看环形散光表,记录其所见模糊区的形状及二条主要径线上的最小可辨模糊环,再查瞳孔值校正尺,便能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镜片类型及屈光不正度。经临床试用表明,用本法所测结果与实际配镜处方相比,其符合率为76~95%,其准确性稍优于日本TOPCON公司出产的RM-200B型电脑验光仪的检查结果,稍低于散瞳检影验光的结果。但本法简化了屈光不正眼的配镜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供临床验光配镜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裸眼视力<1.0,临床上认为异常视力。我们分析了160例8岁~14岁学龄儿童异常视力的屈光状态及分布规律,发现学龄儿童异常视力主要由于近视(包括真性和假性近视)以及远视。其中10岁以前的屈光不正主要为远视,12岁~14岁近视发生率高于10岁以前。假性近视左睫状肌麻痹后表现为正视或<0.50D的远视,也是学龄儿童常见的。从人生过程的屈光演变及学龄儿童生理特点,视力卫生等方面,分析了屈光不正的这种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屈光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云淑 《四川医学》2010,31(5):645-6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合并早期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方法将200例确诊为NID-DM合并早期白内障视力下降的患者,做眼部和屈光状态检查,并矫正其视力。结果裸眼视力随年龄的增长下降明显;通过散瞳验光,矫正视力≥0.6者325眼(81.25%)与裸眼视力≥0.6者106眼(26.50%)相比,本组患者的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2型糖尿病(NIDDM)合并早期白内障患者,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研究驻市一普通中学的屈光状况。对象和方法:该校初一到高三每年级随机取3个班,共6 85名1370眼(含混合性散光4眼)分别检查远、近视力后,以1%阿托品眼液点眼每日3次,连续3d后,逐眼常规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中学生正视眼占2 1.0 8% ,屈光不正患病率78.92 % ,其中近视眼6 4 .0 6 % (轻度4 8.6 9%、中度4 1.4 6 %、高度9.85 % )、远视眼14 .86 %。经逐步回归统计学处理,男女生、年龄、年级、初高中与屈光状况,年龄、年级、屈光状况与视力,均有高度显著意义(P<0 .0 1)。结论:中学生屈光不正患病率确实高,令人堪忧,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周萱 《甘肃医药》2012,(1):38-40
目的:观察当前高中生人群中屈光不正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其分布特征及相关对策。方法:对麦积区201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及补习生7000例(14000只眼)进行屈光状态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双眼裸眼视力均≥5.0者共1050人,占总人数的15.00%;双眼中一眼裸眼视力<5.0者共415人,占总人数的5.93%;双眼裸眼视力均<5.0者共5535人,占总人数的79.07%。即屈光不正的发病率为85.00%,其中男性发病率为79.67%(2798/3512),女性发病率为90.37%(3152/3488),不同性别间患病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屈光不正人群中,有家族史者共1172例,占总人数的19.70%(1172/5950),不同家族史人群的屈光不正发病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区高中生人群中屈光不正的患病率较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有家族史者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这提示屈光不正的发生与长期伏案工作及遗传因素关系密切,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廖斌  卢炜  刘丽娟  魏红 《北京医学》2006,28(12):712-714
目的 了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的屈光异常情况.方法 对38例脑瘫儿童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对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位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在各年龄段中,轻度屈光不正49只眼(64.47%),远视屈光不正48只眼(63.16%).18例(36只眼)可配合视力检查,弱视33只眼(91.67%),斜视28例(73.68%).斜视和弱视是脑瘫儿童最常见的眼部疾病.结论 应重视脑瘫患儿斜视、弱视的早期治疗,及早配镜进行弱视训练.  相似文献   

15.
慧强 《开卷有益》2003,(8):44-45
1.什么叫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指眼睛的屈光状态不正常。大家知道,眼睛就像一架高级照相机,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射出的光和物影,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系统,其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结成影像。也就像光和物影通过照相机的镜头,自动调节光圈、速度、距离,使影像在底片上成像一样,这种情况叫做正常的屈光状态。如果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或后面,均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就是不正常的屈光状态。(见图一~三)屈光不正的主要表现是看远或看近模糊。有时眯起眼睛才看得清楚一些,但不能持久。儿童常见的屈光不正性眼病有近…  相似文献   

16.
丁秀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794-795
目的重视成年人视疲劳的处理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对门诊就诊25岁以上的成年人,出现视力下降和(或)视力疲劳者给视力、散瞳后眼底、裂隙灯及屈光检查。结果280例中,230例存在屈光不正,他们中150例仅为视力下降,80例同时存在视力下降和视力疲劳,50例为正视眼仅表现为视力疲劳,不能持久视物。结论对成年人屈光不正者要给予矫正,视力疲劳者引导他们注意正确用眼、保健及缓解疲劳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缺氧、减压对眼的影响,我们据50例,低压舱上升5千m,停留30min的观察发现,屈光状态无改变、裸眼远视力下降,屈光不正者的矫正视力无明显改变。内隐斜、上隐斜度数明显增加,上升前隐斜度数大者(内11△、14△)发生复视。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对飞行人员进行医学鉴定时应充分估计缺氧、减压对屈光不正者裸眼视力和隐斜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琪 《嘉兴医学》2000,16(4):223-225
目的:了解异常视力,预测今后儿童屈光度,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对186例(372眼)屈光不正学龄前儿童进行散瞳检影验光。结果:大部分性质为复性远视散光占60.19%,程度以轻度远视最多占53.07%,弱视96眼,占屈光不正眼的31.07%。均按配镜原则戴镜,观察一年,远视、弱视眼100%不变或提高。结论:屈光不正重点应放在学龄前儿童,早防矫治是一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屈光不正眼各类型分布情况。方法对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视力下降的青少年采用扩瞳检影验光。再对其最后试镜结果进行分类总结;结果13~18岁的2012人;3990只屈光不正眼中,散光眼2212只,占55.44%,弱视眼233只,占5.84%,近视眼3840只,占96.24%,远视眼127只,占3.18%,混合散光眼23只,占0.58%,结论13~18岁学生屈光不正眼中,散光眼占大部分,近视占绝大部分,有散光的人易发生弱视。提示扩瞳检影验光,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并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的56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总结其临床治疗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屈光不正,予以对症处理后其视力矫正均提高;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恢复正常者30例,视力矫正后视力为1.0者21例,视力矫正后视力<1.0者5例。结论眼球挫伤合并屈光不正常与晶状体和睫状肌有关,通常患者均为暂时性的屈光不正,无需予以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