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治疗的冠脉综合征患者15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常规组和他汀组,每组7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抗缺血、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和1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他汀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s-CRP水平,随访1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清hs-CRP水平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他汀组患者颈动脉IMT [(1.74±0.46) mm vs (1.71±0.44 mm]、斑块大小[(23.58±5.84) mm2 vs (24.02±5.91) mm2]、厚度[(2.82±0.82) mm vs (2.76±0.79) mm]、数量[(5.48±0.64)个vs (5.39±0.61)个]和血清hs-CRP [(27.46±7.31) mg/L vs (28.06±7.41) mg/L]水平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组患者颈动脉IMT [(1.21±0.34) mm vs (1.52±0.38) mm]、斑块大小[(14.57±4.72) mm2 vs (19.51±5.41) mm2]、厚度[(1.53±0.52) mm vs (1.89±0.61) mm]、数量[(2.94±0.33)个vs (3.52±0.38)个]和3个月[(18.32±7.02) mg/L vs (24.23±7.11) mg/L]、6个月[(12.36±6.13) mg/L vs (18.43±7.05) mg/L]、12个月[(7.63±3.21) mg/L vs (11.36±5.03) mg/L]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为(57.96±8.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2.13±7.84)%,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可有效缓解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颈部血管斑块及机体炎症状态,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且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 (HF)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的影响及cTnI作为评价HF不同治疗方案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 62例HF患者在测定血清cTnI后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0例 (利尿剂、洋地黄 )和培哚普利组32例 (利尿剂、洋地黄、培哚普利 ) ,治疗 5周后复查cTnI。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常规组 ,治疗前后cTnI分别为 1 16± 0 .86μg/L ,及cTnI 0 .35± 0 .19μg/L(P <0 .0 1) ;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cTnI分别为 1 2 8± 0 .98μg/L ,及 0 2 3± 0 17μg/L(P <0 .0 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cTnI水平比常规组显著降低 (P <0 .0 5 )。常规组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 :0 .30± 0 0 61及 0 38± 0 0 65 (P <0 .0 5 ) ;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 :0 2 9± 0 0 71及 0 45± 0 0 76(P <0 .0 1) ;培哚普利组LVEF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降低HF患者cTnI水平优于常规治疗 ,表明培哚普利有明显的抑制心肌损伤作用 ;提示cTnI作为评价HF的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中性粒细胞CD64对儿童脓毒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时间段健康儿童4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PCT及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的差异,并与对照组受检者进行比较,观察其诊断效力.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的CRP[(21.4±6.5)mg/L vs(6.6±2.3)mg/L]、PCT[(11.9±3.6)μg/L vs(0.5±0.2)μg/L]及中性粒细胞CD64[(66.7±18.4)MFI vs(24.5±6.2)MFI]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13.6±4.2)mg/L vs(21.4±6.5)mg/L]、PCT[(4.8±1.7)μg/L vs(11.9±3.6)μg/L]及中性粒细胞CD64[(39.8±15.6)MFI vs(66.7±18.4)MFI]水平比较,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感染标志物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效力,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达95.6%、97.8%、97.7%、95.7及96.7%.结论 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均存在CRP、PCT及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肠内营养的方式不同分为PEG组(34例)和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NGT)组(34例).比较两种肠内营养途径的相关并发症及营养改善效果.结果 PEG组与NGT组比较,PEG组胃潴留(14.7% vs.32.4%),反流性食管炎(11.8% vs.23.5%),吸入性肺炎(17.6% vs.38.2%)均较NGT组显著降低(P<0.05);PEG组营养治疗3个月的BMI [(20.56±1.32) kg/m2 vs.(19.97±1.35) kg/m2],ALB [(40.45±2.12)g/L vs.(38.27±2.25) g/L],前白蛋白(PA)均高于NGT组[(302.12±30.28) mg/L vs.(280.27±28.17)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EG行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无神经损伤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肌酸激酶活性(CK)的水平;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影像学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1.83±2.01)cm vs(8.67±1.54)cm]、手术时间[(1.12±0.33)h vs(2.31±0.82)h]、术中出血量[(114.6±20.8)mL vs(276.5±40.8)mL]、术后引流量[(78.3±18.8)mL vs(162.4±45.6)mL]、切口愈合时间[(7.3±2.2)d vs(15.4±4.1)d]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01±0.78)分、(2.07±1.04)分、(1.97±0.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2±1.47)分、(5.83±1.31)分、(3.87±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43.1±3.3)mg/L vs(50.3±1.7)mg/L]、IL-6含量[(3.87±0.83)ng/L vs(5.24±0.98)ng/L]、TNF[(178.65±21.44)ng/L vs(193.52±18.76)ng/L]、CK[(54.1±11.1)IU/L vs(74.4±13.6)IU/L]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影像学高度[(84.3±7.2)%vs(85.1±6.8)%]、后凸Cobb角[(8.23±2.97)°vs(8.27±3.01)°]、椎体矢状面指数[(90.8±15.4)%vs(91.2±1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快且术后炎症反应水平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姚建华  陈德 《吉林医学》2011,32(12):319-320
目的:探讨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冠心病(CHD)患者的LDL-C、hs-CRP、BNP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相比较,分析LDL-C、hs-CRP及BNP的临床意义。结果:心肌梗死(AMI)组[(2.6±0.7)mmol/L]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6±0.6)mmol/L]LDL-C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组[(2.2±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2.6±0.7)mmol/L]和UA[(2.6±0.6)mmol/L]组间及对照组[(2.1±0.6)mmol/L]和SA组[(2.6±0.7)mmol/L]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2.1±1.4)mg/L],且AMI组[(13.1±9.4)mg/L]、UA组[(9.2±5.2)mg/L]高于SA组[(5.2±2.1)mg/L],AMI组明显高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457.0±449.3)pg/ml]和UA组[(170.0±99.9)pg/ml]BNP高于对照组[(22.4±19.6)pg/ml]和SA组[(42.8±40.1)pg/ml],AMI组[(457.0±449.3)pg/ml]高于UA组[(170.0±99.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2.4±19.6)pg/ml]和SA组[(42.8±40.1)pg/m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LDL-C、hs-CRP和BNP的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车琳  张琪  陈晓光 《黑龙江医学》2012,36(3):194-19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个月,通过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来评估曲美他嗪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6 min的步行距离(分别为0.5435 km±0.0693 km和0.4927 km±0.0727 km)、LVEF(分别为44.3%±8.6%和49.8%±9.5%)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别为5.2 mg/L±0.7 mg/L和8.9 mg/L±1.1 mg/L),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善心肌代谢和抗炎作用,改善酒精性心肌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gG、IgM和IgA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常规抗病毒治疗,50例)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50例)。观察2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积分(SF-MPQ评分)以及血清IgG、IgM、IgA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出院后1个月时SF-MPQ评分分别为28.60±6.35、10.50±1.60和3.16±0.7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7.90±6.70、15.15±2.35和7.50±1.96,治疗后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G、IgM、IgA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8.60±2.55)mg/L vs.(15.50±2.16)mg/L、(2.06±0.60)mg/L vs.(1.43±0.46)mg/L、(3.20±0.56)mg/L vs.(2.80±0.76)mg/L],均P<0.05;而出院1个月时2组患者血清IgG、IgM、IgA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SF-MPQ评分及血清IgG、IgM、IgA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IgG、IgM和IgA水平,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可能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在该院于2014年2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3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CRP水平、临床症状缓解状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70%比对照组的86.75%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血清CRP水平[(6.54±1.25)mg/L vs(8.75±1.3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关节肿胀个数[(5.2±0.7)vs(8.5±1.0)]、晨僵时间[(27.4±5.3)min vs(40.5±6.5)min]比对照组少,关节压痛个数[(6.5±1.2)vs(9.2±1.5)]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谭钰珍 《疑难病杂志》2012,(11):867-86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超敏肌钙蛋白(cTnI)浓度测定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作为PTE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NP及cTnI浓度的变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3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PTE组血浆BNP、cTnI浓度分别为(381.6±125.4)Pg/ml和(159.0±107.2)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0.4±18.7)pg/ml和(4.8±2.9)μg/L。治疗后PTE组BNP和cTnI浓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为(46.6±9.6)pg/ml和(5.1±2.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E组治疗前PaO_2水平(mmHg)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0.4±8.3 vs 86.5±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TE组PaO_2水平为85.7mmHg,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BNP、cTnI浓度升高,有效治疗后其浓度下降,观察两者浓度有助于PT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表阿霉素对心脏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对心脏的不良反应。方法观察应用表阿霉素后1个月内就诊的42例患者的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改变。结果表阿霉素累积剂量:男性为(353±15)mg/m2,女性为(345±12)mg/m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阿霉素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为胸痛37例(88.1%),心悸34例(80.8%)。24h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40例(45.2%),ST-T改变35例(83.3%),室内传导阻滞32例(76.2%),房性早搏23例(54.8%),室性早搏20例(47.6%),短时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5例(35.7%)。用药前男、女性患者cTnI水平分别为(0.32±0.41)mg/L和(0.33±0.40)mg/L,用药后分别为(5.37±1.35)mg/L和(11.88±1.54)mg/L,用药后较用药前有明显升高(P<0.05),且女性患者血清浓度更高(P<0.05)。结论应用低于引起心脏毒性剂量的表阿霉素仍可引起心脏的毒性反应,cTnI可用于检测心脏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2.
姚翠娥  尹文  黄杨  余厚友 《医学综述》2014,20(19):3628-363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NT-proBNP)、血糖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住的180例AMI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心脏事件组和非不良心脏事件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RP、NT-proBNP和血糖值。结果随访所有经观察180例AMI患者中,有34.40%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其中7.8%发生猝死。非不良心脏事件组与不良心脏事件组比较,CRP[(20.27±6.73)mg/L vs(42.27±8.02)mg/L],NT-proBNP[(131.81±72.97)ng/L vs(387.43±171.23)ng/L]和血糖值[(6.97±2.19)mmol/L vs(12.78±1.33)mmol/L]均低于不良心脏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NT-proBNP和血糖值联合检测对AM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有较好的判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普伐他汀治疗组(30例),剂量为、10rag,每晚1次,疗程8周,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浓度和总胆固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普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浆BNP浓度由(218.6±64.2)pg/mL降至(149.4±50.1)pg/mL(P〈0.01);LVEF由(34.4±3.4)%升至(45.4±4.9)%(P〈0.05),LVDd由(65.5±5.1)mm降至(45.4±4.9)mm,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普伐他汀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F增加存在良好的负相关(r=-0.71,P〈0.01),而与LVDd减小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的起搏器对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根据植入后是否开启心室自身优先功能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在置人前及置人后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术后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D[(39.38±4.16)mmvs(43.41±5.34)mm]、LVEDD[(47.12±7.22)mmvs(51.76±9.26)mm]显著降低,LVEF(0.60±0.08vs0.55±0.11)升高,6min步行试验距离[(339.79±45.82)mvs(314.38±41.74)m]更长(P〈0.05),BNP水平[(108.23±62.10)ng/lvs(143.87±72.85)ng/1]显著降低(P〈0.05),累计心室起搏比例(0.21±0.08vs0.55±0.12)明显降低(P〈0.01),而房颤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P功能可以明显减少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并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黄艳  乔岩 《当代医学》2009,15(13):71-72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和缺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61例COPD患者根据安静状态下收缩期的肺动脉压(SPAP)分为肺动脉高压组(SPAP≥30mmHg)和肺动脉压正常组(SPAP〈30mmHg),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循环中CA应蛋白(CEP)和动脉血氧分压(PO2)的水平。结果肺动脉高压组(n=32)血清CRP水平(中位数2075mg/L,P25~P75为885mg/L~6625mg/L)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n=29)(中位数593mg/L,P25~P75为393mg/L~1822mg/L),p=0.0033。而肺动脉高压组的Po2则显著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分别为(7.14±19.09)mmHg和(92.04±19.49)mmHg,p〈0.01】。血清CRP对数转换值、PO2与SPAP之间有显著线性关系。结论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增加与血清CRP水平增高及氧分压降低有关,进一步证实了系统性炎症和低氧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阎琳  张惠中 《医学综述》2014,(22):4199-4200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唐都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呼吸困难患者,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组)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浆BN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源性组BNP显著高于肺源性组[(813.6±201.4)ng/L vs(234.5±189.8)ng/L,P<0.01],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肺源性组[(44.6±9.2)%vs(62.3±8.8)%,P<0.01];心功能Ⅱ级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显著低于Ⅲ级以及Ⅳ级患者[(398.7±215.8)ng/L vs(846.6±224.3)ng/L vs(1086.9±231.4)ng/L,P<0.01],同时心功能Ⅲ级患者BNP显著低于Ⅳ级患者(P<0.01)。结论 BNP可用于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诊断及其心脏受累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心功能在Ⅲ-Ⅳ级,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5人)和对照组(3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各组病人观察治疗12周,每组病人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能更有效的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显著降低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石伟利  陈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12-1415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采血测量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观察三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我科住院的CHF患者60例为CHF组,对照组入选正常人50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HCY、cTnI、CR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HCY、cTnI、CRP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研究CHF患者血浆HCY、cTnI、CRP的表达。结果:①CHF组治疗前HCY、cTnI、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HCY、cTnI、CRP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HCY、cTnI、CRP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CHF患者HCY、cTnI、CR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程度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间接反映临床心功能程度。②CHF患者血HCY、cTnI、CRP三者水平升高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婧  方向明 《医学综述》2014,(12):2244-2245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水平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脂相关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促甲状腺激素[(4.68±1.37)mol/L vs(12.64±4.79)mol/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4.75±0.45)pmol/L vs(1.53±0.57)pmol/L]、游离甲状腺素[(1.23±0.18)pmol/L vs(0.57±0.04)pmol/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三酰甘油[(3.46±0.65)mmol/L vs(6.85±0.48)mmol/L]、胆固醇[(1.86±0.43)mmol/L vs(4.54±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6±0.54)mmol/L vs(3.54±0.57)mmol/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1.54±0.16)mmol/L vs(0.76±0.07)mmol/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与治疗前比较,E/A值[1.357±0.143 vs 0.754±0.076]、左心室射血分数[(65.45±7.54)%vs(58.75±5.75)%]、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54.34±5.57)mm vs(43.54±4.46)m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72例老年UAP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血清cTnⅠ测定,并观察住院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UAP组血清cTnⅠ值为(1.96±0.61)μg/L,明显高于sAP组的(0.68±0.19)μg/L及对照组的(0.46±0.10)μg/L(P均〈0.01)。UAP组内,随着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Ⅰ~Ⅲ级血清cTnⅠ值相应增高[分别为(1.25±0.38)μg/L、(2.12±0.34)μg/L及(3.06±0.72)μg/L](P〈0.05)。对照组、SAP组及BraunwaldⅠ级UAP患者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18例Ⅱ级患者中,1例(其血清cTnⅠ≥1.5μg/L)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33例Ⅲ级UAP患者中,21例血清cTnⅠ≥1.5μg/L患者中的9例发生心脏事件(6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3例心脏猝死),总心脏事件发生率16.7%;16例血清cTnⅠ〈1.5μg/L者仅1例发生非致命性MI,其总心脏事件发生率6.3%。血清cTnⅠ≥1.5μg/L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nⅠ〈1.5μg/L者(P〈0.05),比数比(OR)为2.05(16.7%/6.3%),95%可信限为1.02~9.78。血清cTnⅠ≥1.5μg/L时判断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44.3%,阴性预测值为84.8%。结论血清cTnⅠ检测对老年UAP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