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制备脱水穿心莲内酯自乳化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初步筛选处方辅料种类,以乳化效果、乳化平衡时间、乳剂粒径大小及分布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辅料,并结合三元相图确定最佳处方,考察该制剂稀释后形成乳液的外观、粒径、Zeta电位及制剂稳定性.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自乳化最佳处方为m聚山梨酯-80∶m中链甘油三酯∶m甘油=50∶20∶30,粒径23.7 nm,Zeta电位-14.47 mV,自乳化速度快,室温放置3个月后稳定性良好.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乳化时间快、粒径小,制备的自乳化制剂澄清透明、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银杏内酯B自微乳的处方优选及质量、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银杏内酯B(GB)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的处方,并初步评价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以微乳粒径、Zeta电位、药物平衡溶解度为指标,油相质量分数、混合表面活性剂比例、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考察因素,采用伪三元相图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GB-SMEDDS的处方工艺.采用HPLC测定GB含量,并对自微乳的pH、形态学、粒径分布、Zeta电位、稳定性及部分安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最优处方为辛酸/癸酸三甘油脂、聚氧乙烯35蓖麻油、卵磷脂、乙醇质量比25.99∶39.47∶9.87∶24.67,载药量(24±1.4) g·L-1,粒径30 ~ 60 nm,GB-SMEDDS于1周内在常温、高温及低温状态下稳定性良好,通过溶血试验、血管刺激、急性毒性评价给药安全性良好.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GB-SMEDDS的处方优化,所建模型预测性良好,且GB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易控.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自乳化制剂的设计、优化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设计并优化青蒿素自乳化制剂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测定青蒿素在不同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选择辅料.在三元相图的基础上,利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青蒿素自乳化处方.以外观、溶解度、乳化时间、乳化后粒径和多分散系数为评价指标对青蒿素自乳化制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青蒿素自乳化制剂最佳处方为中链甘油三酸酯-聚山梨醇酯-80-无水乙醇质量比31∶37∶20,外观透明均一,粒径234.7 nm,多分散系数0.235,溶解度2.775 g·L-1,乳化时间25 s.结论:青蒿素自乳化制剂工艺简单、性质稳定的,各项理化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莲心总碱自微乳处方。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自微乳化区域。以乳化时间、粒径、载药量和多分散指数为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多元线性模型。最佳处方为每100 g自微乳含24.57 g油酸乙酯、22.16 g聚氧乙烯蓖麻油、22.16 g吐温-80、23.70 g PEG-400、7.41 g莲心总碱。结论该方法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优化莲心总碱自微乳处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山柰Kaempferia galanga挥发油自微乳化固体颗粒,优化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考察和伪三元相图优选出制备山柰挥发油自微乳的辅料及其质量比范围;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并验证,优化自微乳处方;对自微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并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山柰挥发油自微乳最佳配方为油相占比29.04%,乳化剂占比59.13%,助乳化剂占比11.82%,以甘露醇和蔗糖3∶1为固体吸附剂,制备得到的山柰挥发油自微乳颗粒外观圆整,无黏连,微乳类型为水包油型(O/W),自乳化平均用时(37.02±2.95)s,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9.11±1.74)nm,分散系数PDI值为0.252±0.090,ζ电位为(-11.71±1.23)m V。颗粒在室温下密封储存30d,粒径和含量无明显变化,其胶囊在30 min可释放90%以上药物。结论 所制备的山柰挥发油自微乳化颗粒外观圆整,自乳化效率高,微乳粒径分布均匀,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银杏内酯B自微乳化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方法测定银杏内酯B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银杏内酯B自微乳化制剂的处方。考察药物含量和分散介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经0.1 mol.L-1HCl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形态、粒径和成乳稳定性。结果:自微乳化介质处方为油酸乙酯-(cremophor EL-大豆磷脂-无水乙醇,40∶60),其中cremophor EL-大豆磷脂-无水乙醇(4∶1∶2),GB的载药量为2.5%。乳化介质(H2O和0.1 mol.L-1HCl)对制剂自微乳化效率影响不大。银杏内酯B自微乳制剂经0.1 mol.L-1HCl稀释100倍后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粒径(41.6±1.11)nm,自微乳化时间大约在2 min。8 h内制剂稳定,粒径变化不大,无药物析出。结论:银杏内酯B自微乳化制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TLA-SLN)的处方。方法以穿心莲中4种内酯类成分包封率的满意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冷却高压均质法制备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药脂比、磷脂脂质比、Tween-80在水中质量分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优选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从相关系数及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冷却压均质工艺能有效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优化的最佳处方为药脂比为10%、磷脂脂质比1.25、Tween-80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4%,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偏差小于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有效优选穿心莲总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相似文献   

8.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PLGA微球处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芳  翟文婷  李艳丽  许卉 《中草药》2013,44(13):1743-1747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对穿心莲内酯微球处方进行优化.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药物载体,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穿心莲内酯微球.分别以PLGA质量浓度、聚乙烯醇(PVA)质量浓度、油水相体积比为考察对象,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曲面法筛选穿心莲内酯微球的最佳处方.结果 穿心莲内酯微球的最优处方为PLGA为0.20 g/mL,PVA为18 mg/mL,油水相体积比为1∶90 (0.011),所得微球的载药量为(47.21±2.36)%,包封率为(90.15±3.48)%,与模型预测值接近.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穿心莲内酯微球的处方优化筛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穿心莲内酯过饱和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工艺,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工艺初步筛选后,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以粒径、多分散指数和乳化时间为指标,确定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处方;以析晶情况、粒径、多分散指数、乳化时间以及穿心莲内酯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促过饱和抑制剂。结果:穿心莲内酯过饱和自微乳处方为油酸乙酯-(聚山梨酯-80)-聚乙二醇40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20∶35∶45∶1)。穿心莲过饱和自微乳乳化后的平均粒径(29.26±0.56)nm,多分散指数0.19±0.02,Zeta电位(-10.23±2.34)mV,乳化时间(62.39±2.03)s,1 h累积溶出度高达91%。结论: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后可明显抑制穿心莲内酯自微乳液的析晶时间,增加自微乳的稳定性;相较于普通自微乳可明显提高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溶出度,进而提高该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肖传学  高展  苏娟  王征 《中草药》2019,50(22):5462-5469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 D)理念优化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微丸。方法采用累积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考察与危害分析对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微丸丸芯及包衣工艺进行研究,并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增塑剂用量、老化时长及包衣增重3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与预测。结果最佳包衣工艺参数:增塑剂用量为3 g,包衣增重为20%,老化时长为1 h。经工艺验证,最佳制剂工艺在酸阶段(0.1 mol/L HCl)-缓冲盐阶段(pH 6.0)累积体外释放率6.9%,在pH 7.2缓冲盐阶段累积体外释放率超过90%。结论在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微丸的研究过程中应用QbD理念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胃苏微乳离子敏感型凝肢,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在单因素、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结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挥发油微乳凝肢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後,黏度,电位,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对最终处方进行评价。结果胃苏微乳离子敏感凝胶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挥发油3 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9 g、聚乙二醇4003 g、0.3%去乙酰结冷肢溶液,制成333 mL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结果:微乳凝肢外观澄清;粒径20.14 nm,Zeta电位-4.04 mV,pH值5.43,黏度65 mPa·s,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分别为6.1224,2.0941和4.277 mg?mL^-1。结论胃苏微乳凝胶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成品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方法:先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的初步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再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处方,以染料木素在有机相中浓度、MePEG-PLGA在有机相中浓度、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粒径为考察指标,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经效应面法预测较佳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设计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联用后得到的优化处方制备的样品包封率为84.43%,载药量为2.63%,平均粒径为63.7 nm。结论: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的优化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甘草酸磷脂-胆盐混合胶束,并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其处方.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酸磷脂-胆盐混合胶束,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胆盐对磷脂的增溶作用,测定磷脂在胆盐溶液中溶解度.以胆盐摩尔浓度、缓冲盐溶液pH为考察因素,甘草酸溶解度及混合胶束载药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并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利用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处方配比.结果:最佳处方为磷脂-胆盐1.19∶1,pH 7.4,胆盐摩尔浓度15 mmol·L-1,甘草酸溶解度21.12 g·L-1,混合胶束载药量53.93%,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磷脂-胆盐胶束能显著增加甘草酸的溶解度,优选的处方工艺简便、稳定.  相似文献   

14.
张然  杨冰  廖茂梁  华洁  周钰通  周福军  张铁军 《中草药》2021,52(5):1291-1302
目的 研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 (DHA-SMEDDS)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油相与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伍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DH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溶解度考察、配伍试验和三元相图法优选处方;以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为考察因素,粒径、自乳化时间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纯形质心混料设计优化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处方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最佳处方为油酸乙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10∶61∶29);平均粒径38.8 nm,自乳化时间0.57 min,载药量131.23 mg·g-1,5 min累积溶出度达94.99%;高温及光照会影响该制剂的稳定性,应低温避光保存。结论:蜘蛛香总缬草三酯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可显著改善蜘蛛香总缬草三酯的水溶性和溶出度,有望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和厚朴酚自微乳给药系统(HN-SMEDDS)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拟三元相图法筛选HN-SMEDDS的辅料.在此基础上,以微乳粒径大小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HN-SMEDDS处方.然后采用电导率法对最优处方的HN-SMEDDS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质量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优化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1,8-桉叶油素(1,8-cineole,1,8-Cin)自微乳给药系统(1,8-cineole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1,8-Cin-SMEDDS)处方,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细胞摄取考察。方法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1,8-Cin-SMEDDS有效自乳化区域,进行初步处方筛选。以粒径和载药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1,8-Cin-SMEDDS处方进行优化并验证。荧光显微镜观察高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对1,8-Cin-SMEDDS的摄取情况。结果 1,8-Cin-SMEDDS的最佳处方是大豆油(7.5%)与1,8-Cin(22.5%)为混合油相,HS15(56%)为乳化剂,乙醇(14%)为助乳化剂,滴加纯水至8m L得半透明略带蓝色乳光液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呈球形液滴,激光粒度Zeta电位测定仪测得平均粒径为(131.68±1.44)nm,Zeta电位为(-10.03±1.63)m V;HPLC法测得包封率为(99.890±0.012)%,载药量为(224.750±0.028)mg/g。HUVE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酯(digalactosyl diglyceride,DGDG)作为一种乳化剂使用的可行性。方法:以香叶油为模型药物,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确定的最终制备工艺为,60 ℃,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于组织匀浆机中匀浆10 min,高压均质于80 Pa下循环10次,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灭菌,充氮灌封即得。最优处方为:DGDG用量1.6%;大豆油用量1.1%;油酸钠用量0.16%。其中香叶油用量为0.3%。所得亚微乳外观细腻洁白,所制3批样品粒径为168.0~169.3 nm,Zeta电位-25.53~24.90 mV,pH 8.48~8.52,最佳处方的验证结果与预测值相差1.8%。在高温、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DGDG可作为香叶油亚微乳的乳化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