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药物流产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意外妊娠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流产方法主要是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临床研究发现,意外妊娠的女性进行药物流产具有痛苦小、对子宫损害小、恢复快等优点。不过,也有研究发现,进行药物流产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严重损害女性的身体健康。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一下进行药物流产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这些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毕书琴 《中外医疗》2013,32(11):87-88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月就诊住院的132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附件包块大小,妊娠月份,有无异位妊娠破裂征象,住院时间及HCG水平及术后生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恢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再次宫内妊娠率高等争优点(P<0.05),再次同侧异位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节省财力和人力,再次宫内妊娠率高的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与应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肺部感染患者每日静脉点滴利福霉素1.0g,疗程7~14天。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结论: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高、显效快、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疾病一项有效的辅助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突出优点是所用药物的剂量小,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小,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病毒唑疗效显著,现将病毒唑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中的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郝俊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Z1):149-149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以来用自制药物面膜纱布治疗的125例面部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药物面膜纱布治疗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快、用药次数少、色素改变轻、不易形成疤痕或疤痕增生轻微。结论药物面膜纱布治疗烧伤方法简单、创面愈合快、用药次数少、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周东 《四川医学》2006,27(8):788-790
目的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综述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显示传统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明显多于新型抗癫痫药物,且以含苯环结构的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为常见,抗癫药物起始剂量过大、加量过快、多药治疗出现药疹几率高。  相似文献   

7.
<正>静脉滴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便于控制血药浓度而受到临床重视,同时也是风险性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的选用溶媒,可以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8.
黄群福 《当代医学》2014,(18):27-28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3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8),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65例,治愈率95.59%,对照组治愈63例,治愈率92.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7.35%,对照组溃疡复发率5.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雒陈  刘学英 《当代医学》2014,(5):155-155
目的:研究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运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针刺组:单纯性针刺治疗,痊愈20例,占66.7%;显效10例,占33.3%。针刺加药物组:针刺加药物配合治疗,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67%。结论针刺加药物配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耗资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强 《医学综述》2011,17(13):1977-1979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病率较高,由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不清,是外科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既往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多种药物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外科手术及物理等治疗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不良反应轻等特点,现对硬化剂、抗癌药、干扰素、类固醇激素、有机化合物及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研究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人群年轻化以及空气污染严重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多。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手段中,临床干预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全身用药存在不良反应多及全身副作用大等弊端。近年来,呼吸道吸入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为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手段带来了新的变革,局部递送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道,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且副作用小等特点,对控制气道疾病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业已成为当下研究及推广的热点方向。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呼吸道吸入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轨迹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用药的选择和应用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核酸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代表医药领域一项革命性突破,已成为药物研发的前沿领域。小核酸药物是利用RNAi技术沉默特定基因以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小核酸药物有很强的靶向性,故在癌症的诊断、预后、治疗特别是指导肿瘤个体化精准用药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是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主要对小核酸药物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书琴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161-116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复发率高,而药物治疗副作用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临床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芊 《重庆医学》2015,(10):1410-1413
雾化吸入抗肿瘤药物为肺癌及肺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雾化吸入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常见不良反应,以及脂质体药物的进展,对临床推广和规范雾化吸入抗肿瘤药物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是原发于肺部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5年生存率仅15%。尽管随着新的治疗途径和新药物剂型的不断发展,但临床上 NSCLC 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入一个平台期[1]。当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为 NSCLC 治疗的一个亮点,但尚未取得人们期许的结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细胞突变所致的肿瘤生物学改变[2-3],故目前分子靶向药物仅有小部分人群获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细胞毒药物其他的给药方式。理想的化疗药物应是能直接和持续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效应,而对正常的组织无损伤。雾化吸入可以将药物无创地直接投送到肺部,在治疗非肿瘤疾病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雾化吸入抗肿瘤药物为 NSCLC 及肺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低毒、简便的方法,现将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临床获益。方法治疗组40例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化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瘤体大小、行为状态、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较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少而轻。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减小瘤体体积、改善行为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化疗药物,应用黄芪注射液作为化疗的辅助用药具有显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外健康文摘》2007,(3A):31-31
哮喘喷剂吸入治疗属于局部用药,药物不需要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即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因而所需的药物剂量小、起效快、安全性好,不会产生药物依赖。需要注意的是.吸入器内的药物并不能完全吸到肺里,其中的大部分都留在了口腔和咽喉部。  相似文献   

17.
海风森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175-2177
目的:观察小切口切除术复合术前预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A术前注射抗菌药物,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组B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照组C术前注射抗菌药物,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对照组D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4组治疗效果。结果切口长度与术后恢复时间治疗组A、B明显短于对照组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治疗组A明显低于治疗组B(P<0.05),对照组C明显低于对照组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复合术前预先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切口小、切口感染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婷 《医学综述》2012,18(11):1737-1739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痉挛、内膜增生与重构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功能衰竭、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的疾病。它具有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PH在单一药物治疗上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单一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联合药物治疗则可以发挥药物间的协同效应,降低单个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操作,尤其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小、可随时治疗等优点在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化疗药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对我科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机械治疗贲门口嵌顿性胃石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内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机械治疗贲门口嵌顿性胃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在内镜下介入微波联合药物机械治疗贲门口嵌顿性胃石。结果:该治疗方法可将贲门口嵌顿性胃石完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践证明经内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机械治疗贲门口嵌顿性胃石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简便、安全可靠、省钱、痛苦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