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SSCA)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只犬行动脉乳胶灌注,观测与选择性肋间(腰)动脉插管相关的指标。结果:每例起始于降主动脉的肋间(腰)动脉32~35支,多成对;起始高度多在相应上一个椎体、椎间隙平面;起始方位以后中壁和后外侧壁居多;从颅侧向尾侧,与降主动脉下夹角渐减,起点间距离渐增;始端内径小于4F导管管径;每对动脉的起始处多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结论:犬肋间(腰)动脉有其特殊性,选用适宜导管,参照相关解剖学资料,可有效行犬胸腰段SSCA。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脊髓动脉的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  代远斌 《解剖学杂志》2011,34(2):253-256
目的:系统研究胸腰段脊髓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明确胸腰段脊髓动脉分布及吻合情况.方法:选用50例脊髓动脉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标本,解剖并观察胸腰段脊髓动脉及其动脉之间的走行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胸腰段脊髓动脉主要为脊髓前后正中动脉和Adamkiewicz动脉.脊髓前、后正中动脉与各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发出脊髓支之间存在吻合,...  相似文献   

3.
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的数目、管径和配布特点。方法 :7只成年家犬动脉灌注乳胶后取脊髓全长 ,对其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进行观测。结果 :胸腰段脊髓的前根髓动脉 (12 .6± 2 .1)条 ,管径 (0 .2 182± 0 .0 773 )mm ,基本不成对分布 ,左侧者居多 ;最大前根髓动脉位于中腰髓 ,管径 (0 .3 83 6± 0 .0 3 3 1)mm ,动脉干长 (9.17± 1.68)mm。胸腰段脊髓后根髓动脉数目 (12 .7± 3 .4)条 ,管径 (0 .1663± 0 .0 3 72 )mm ,多不成对分布。前正中动脉在胸髓较细 ,管径为 (0 .14 68± 0 .0 2 5 2 )mm ,在腰髓较粗 ,管径为 (0 .2 677± 0 .0 414 )mm。两条后外侧动脉均较细 ,其间多吻合。结论 :与人类不同 ,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动脉血供相当丰富 ,以犬为实验动物 ,制作急性脊髓缺血损伤模型时必须考虑到被阻断血流动脉的级别、节段、侧别、数目等因素对局部脊髓血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脊柱胸膜结合段侧面血管神经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胸腔镜下脊柱胸腰段前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察29具(58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脊柱胸腰段侧面血管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在成人尸体标本上可观察脊柱胸腰段侧面,节段动、静脉较为恒定地存在并走行于相应椎体侧面中央浅沟内,且动脉有细小的分支.上、下位节段动脉间构成了1个相对较少血管神经的安全区,椎间盘恰好位于该安全区中部.结论: 脊柱侧面存在一个血管神经较少的安全区,以椎间盘为参考标志,安全区可为胸腔镜下前路椎间融合等手术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20排CT容积扫描对支气管动脉解剖的研究价值。方法:对144例支气管动脉CTA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后处理,观察并记录支气管动脉的分支类型、起源及开口位置等解剖信息,并将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图像融合,更加直观、立体显示支气管动脉的三维空间结构。结果:144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393支,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77支,左侧支气管动脉216支,支气管动脉分支类型以R_1L_1型最多,占45.8%;右侧支气管动脉多与肋间动脉共干,占54.2%,左侧支气管动脉多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占87.5%;右侧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右侧壁和前壁,左侧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前壁;气管隆突定位时,左右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气管隆突上2 cm至隆突下1 cm区间内,分别占88.1%和84.7%。结论:320排CT容积扫描可以在满足低剂量的同时,很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始、分支数目、开口位置等情况,为经支气管动脉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详尽的三维影像解剖信息,具有很好的解剖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脊柱手术与脊髓血供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减少手术中对脊髓血供损伤和设计合理脊柱手术入路提供基础。方法:20俱尸体运用解剖、血管铸型及9例成年人常规进行超选择性脊柱脊髓血管造影等方法,对脊柱脊髓血管应用解剖较系统地研究,了解脊柱脊髓血供及代偿通路。结果:①节段动脉在肋横突关节内侧椎间孔部发出根髓动脉。②胸段毗邻的肋间动脉吻合主要是椎间孔周围和骶棘肌内两处;而腰段还有椎体侧面的髂腰肌和腰大肌中的吻合。③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胸、腰段,毗邻的节段动脉之间及与对侧同名动脉之间有广泛吻合。胸段动脉多见以横向连接吻合,而腰段除此之外还可见明显的动脉上下2~3节段侧支吻合。结论:①脊柱前路矫形应在根髓动脉分支前,结扎多个节段血管,脊髓血供可以通过后方代偿,能避免累及脊髓根髓动脉产生脊髓损伤;②侧前入路应在根髓动脉分支后,经胸、腰段毗邻的动脉之间,椎间盘切除或椎间隙减压伤及根髓动脉出现脊髓损伤机率最小。③后入路截骨选择经过椎弓、椎体中部截骨损伤血管最少。  相似文献   

7.
腹腔动脉及其分支血管造影的形态学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指导介入治疗观察腹腔动脉及其分支血管造影的自然形态。方法:对500例因原发性肝癌等疾病行介入治疗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插管造影的DSA图象进行分析。结果:腹腔动脉开口96.4%位于T12~L1椎体平面,开口朝上占49.6%,水平开口25.6%,开口朝下24.8%。腹腔动脉呈典型分布占89.4%,变异10.6%。肝动脉呈典型分布占72.8%,变异27.2%。肝固有动脉走行与肝总动脉呈钝角62.4%,直角13.0%,锐角24.6%。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总动脉呈钝角82.4%,直角6.0%,锐角11.6%。脾动脉常见形态有上弧型、水平型、横S型、下弧形等,回旋型及波浪型少见占6.7%。结论:熟悉腹腔动脉及其分支血管造影的自然形态与变异,才能确保肝胆胰脾胃疾病介入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犬胸腰段脊髓节段性营养动脉的应用解剖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犬胸腰段节段性营养动脉扔解剖形态学。方法:用乳胶混合剂经股动脉注入,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照,观察脊髓节段营养动脉的来源、分布和外径。结果:犬有13对肋间动脉起于胸主动脉或锁骨下、肋颈干;节段性营养动脉均营养神经节并形成丛;只有直径0.4mm左右的动脉才到达脊髓;根大动脉在T8、T9脊髓节段出现率较高,左侧多于右侧。结论:本文结果为实验形态学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年男尸,右位主动脉弓,肉眼观察,其它体征正常。(1)右位主动脉弓:主动脉向右前上方斜升,至第2胸椎体下缘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向上经气管前方继续向右后下方行走,沿脊柱右侧下行至第4胸椎体下缘移行为胸主动脉。头臂干缺失,右位主动脉弓从左到右直接发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的口径数值分别为11.6mm、7.28mm和10.35mm。(2)左锁骨下动脉变异:于第3胸椎体及第4胸椎体上缘前面,起自主动脉弓降部,横跨第3胸椎体及第4胸椎体上缘,到脊柱的左侧几乎成直角向上走行。  相似文献   

10.
一例60岁左右女尸,身高154cm,死因不详.解剖发现其主动脉、颈内动脉、面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等均有明显弯曲畸形,且伴有胸导管、奇静脉移位.为积累国人畸形资料,为临床影像学检查诊断提供参考资料,特报告如下.1 主动脉异常(1)主动脉变硬,管壁明显增厚达2.0~2.5mm,各部起始处的外径:升主动脉为24.2mm,主动脉弓为28mm,胸主动脉为26mm,腹主动脉为23mm.(2)升主动脉、主动脉导及胸主动脉上段弯曲形成弧度增大的“?”形,主动脉弓向上移位,超出胸骨柄上缘15mm,主动脉峡及胸主动脉环绕心脏,向左后弯曲移位.主动脉内侧缘距脊柱正中线距离:在第3胸椎处20mm,第6胸椎处28mm,第9胸椎处22mm.因主动脉弓弧度增大,向左后方压迫左肺,使左肺的动脉沟加深达23mm,宽30mm.自第9胸椎主动脉急转向右行进,跨越第9、10胸椎体前方达其右侧缘,继而转向左下,至第11、12胸椎左侧缘穿隔肌,全程呈“S”形弯曲;由于动脉向左后下弯曲使各肋间动脉起始部低于相应肋间隙15~32mm.在第7、8胸椎体的高度,弯曲的动脉压迫交感干,且伴有胸导管和奇静脉移位.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兔胸主动脉第4肋间动脉开口及其周围的内皮细胞形态,结果显示在肋间动脉开口的外侧缘及下缘下方等局部通透性增高部位,内皮细胞多呈卵圆形,并顺血流方向排列;在开口的下缘,内皮细胞以多角形或圆形多见,排列无定向,其它部位内皮细胞明显伸长,顺血流方向排列。内皮细胞的形态差异提示肋间动脉开口部位血管壁的切应力分面不均匀,切应力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好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制作一成年男性腹后壁脏器及血管陈列标本时 ,见其下腔静脉走行异常及双侧睾丸动脉起始变异。经复习有关文献 ,发现此变异报道较少。1 .主动脉腹部位于脊柱的左前方。下腔静脉起于第五腰椎椎体左侧 ,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继而沿主动脉腹部左侧上升 ;在第二腰椎椎体上缘平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解剖 1具青年女尸时 ,发现其动脉导管未闭。现报道如下。该例导管位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交界的内侧与左肺动脉上缘之间。呈漏斗型 ,长度为 0 .9cm ,主动脉端的内径为 7.0mm ,肺动脉端的内径为 2 .5mm。据有关资料统计 ,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0 8‰~ 13.7‰ ,儿童高于成人 ,而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心病中较常见的一种 ,占所有先心病的 2 1.2 % ,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临床体征是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室肥大 ,笔者解剖的此具女尸其心脏大小正常 ,未见明显异常。附图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例@李长征$第一军医大学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栓塞EVAR术后II型内漏侧支或(和)瘤囊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3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性18具,女性12具)上对肠系膜上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髂内动脉、髂腰动脉及可能出现的副肾动脉的始端外径、位置、走行、距主动脉分叉距离及与相关夹角进行观测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讨论。 结果 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均起自腹主动脉前壁,位置固定,变异较少,矢状位与腹主动脉夹角分别为50°,23°;所有标本中边缘动脉均完整、无变异或缺如,未发现Riolan弓;观测中发现2例有副肾动脉,出现率6.7%,起始及发起高度变异较大;腰动脉、骶正中动脉的数量以及位置相对固定,腰动脉位置对应其椎体稍下方走行,与髂腰动脉有吻合现象;髂内、外动脉夹角甚小(26°)或为0°,两者几乎平行下降。 结论 掌握EVAR术后II型内漏的反流动脉解剖学特点的是插管栓塞治疗的先决条件,术中应根据II型内漏的反流动脉分布、吻合变异情况选择不同的栓塞途径和方法,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笔者解剖1具老年女性标本时,发现左、右膈下动脉起点及分支异常,具体报道如下. 本案中,右膈下动脉理对第11胸椎体,起源于腹主动脉左侧壁,位于腹腔干及左膈下动脉起点的左上方,其开口处距左膈下动脉根部的距离为17.6mm,紧贴腹主动脉,于腹腔干上方斜向右下方走行,被覆腹膜,经主动脉裂孔下方至右膈脚前方,再经下腔静脉后方至膈肌.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20具(40例)成人尸体的腰动脉,阐明了腰动脉的数目、起源、走行、口径、长度、起始平面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及相邻两腰动脉间的距离。为临床上由腰动脉插管进行的选择性脊髓造影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手术与脊髓血供损伤的相关性,为合理的手术提供基础。方法选择19例成人脊柱脊髓标本、15例乳胶血管灌注,3例铸型及10例胸腰段脊柱手术患者行超选择性脊柱脊髓血管造影,充分了解脊髓血管的解剖结构。结果节段动脉在肋横突关键内侧发出根髓动脉;胸段动脉吻合主要在椎间孔周围,腰段动脉吻合主要在髂腰肌和腰大肌中;血管造影可见胸腰段、相邻动脉节段之间以及对侧同名动脉之间存在广泛吻合。结论脊柱前路矫形宜选择在根髓动脉分支前,行多个节段血管结扎;侧前入路尽量选择在根髓动脉分支后,经胸腰段毗邻动脉之间;后入路截骨尽量选择在椎弓、椎体中部可最大限度保护血管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18.
胸腹段食管动脉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观测了32例(男20,女12)成人胸腹段食管动脉,发现胸上段、胸下段和腹段的食管动脉干支分别为112支、158支、75支,平均为3.53支、4.96支、2.34支.长度为3.0-82.88mm.各支多数贴食管上升、下降或水平方向走行,沿途分为1~9小支至食管壁.食管动脉的管径较细,胸段270个分支中,管径大于0.2mm者有206支.各段血管分布的观察结果,未见明显的乏血管区.本文认为游离食管结扎动脉时,只宜结扎直接进入食管的分支.  相似文献   

19.
腹腔动脉CT数据三维重建与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于CT数据腹腔动脉三维重建方法及相关解剖.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20例患者64排螺旋CT数据行腹腔动脉三维重建,评价重建模型的效果并统计各分支的显示率、分支类型、开口位置、走行方向及长度.结果:重建模型形态逼真,能准确显示该血管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显示率分别为:肝总动脉100%,脾动脉100%,胃左动脉78.3%,胃十二指肠动脉100%,肝固有动脉98.3%,肝左动脉79.2%,肝右动脉95%.胃脾肝共干型分支最多,占89.2%,该型腹腔动脉平均长度为2.76cm.开口位置96.7%位于胸12~腰1之间,83.3%向右走行.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腹腔动脉,可真实反应其形态结构并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对介入插管及虚拟手术研究有较高指导价值,为解剖学教学提供了相关数字化图谱.  相似文献   

20.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过程中见其营养肝的动脉变异伴副胆囊管异常,查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资料,现报道如下: 该男尸年龄不详,身长174 cm.打开腹腔后,见其腹主动脉于第12胸椎体水平发出腹腔干.走行1.73 cm后分为肝总动脉和脾动脉2支.胃左动脉在腹腔干上方0.57 cm处由腹主动脉发出.肝总动脉外径为5.76mm,向右走行2.47 cm后,发出肝左动脉、肝中动脉、胃右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4个分支.肝左动脉起始处外径为3.42mm,向右上走行3.74 cm经肝门入肝左叶,沿途无分支,其与肝中动脉夹角为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