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赵伟  刘伟  刘新钰  周镇先  张林 《江苏医药》2001,27(6):425-426,F003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基因芯片的制备和肝炎基因诊断芯片相对于病毒抗原抗体方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的准确性,方法:将带荧光标记的PCR产物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处理后制备成基因芯片,收集40例乙肝病人血清和40例健康人血清,乙肝确诊用雅培试剂,确诊后同健康人血清一起进行双盲混合编组,用基因诊断芯片检测,结果:40例乙肝病毒志物阳性者,血清基因诊断芯片检测阳性30例,40例健康人血清乙肝基因诊断芯片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肝炎基因诊断芯片检测乙肝诊断准确率可达80%,假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2.
王彧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2002-200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3~11月以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中几种常见模式为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在大三阳,即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88.9%(8/9);在小三阳,即HBsAg、HBV e抗体(HBeAb)、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6.9%(2/29),在HBsAg、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14.3%(2/14),在单纯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5.0%(1/20)。PreS1抗原阳性与HBsAg、HBeAg、HBcAb阳性相关(P〈0.05)。结论 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可有效地对乙肝诊断进行补充,可初步了解及尽早发现乙肝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价值。方法 57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及对HBsAb的检测结果和诊断效能(准确性、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显示阳性21例,阴性36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HBsAg、HBsAb、HBeAb、HBeAg、HBcAb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HBsAg的诊断灵敏度为65.22%、特异度为76.47%、准确性为71.93%;酶联免疫法对HBsAg的诊断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77.78%、准确性为75.4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HBsAg的诊断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  相似文献   

4.
王金彬 《江苏医药》1997,23(1):54-55
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椎炎(下称AS)与人体白细胞抗原(HLA-B。,)有关联。我院从1993年5月起对116例AS患者进行HLA-B。,测定,并就HLA-B。,抗原与有关临床相互关系进行讨论。材料和方法一、AS诊断按Engleman1977年所提出的诊断标准。二、HLA-B。,分型血清由上海输血研究所提供,按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分离淋巴细胞。结果一、人群调查,检测三代居住徐州市民103名,HLA-B。;阳性2名,阳性率为1.9%。二、按Engleman标准确诊ASll6例,其中男10O例,女16例,男:女一6:1,***一民,阳性98例,阳性率为84…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它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部分病人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产生三种抗原、抗体反应。目前已有较敏感的方法进行测定,如琼脂扩散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反向血凝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均取得良好效果。由于本病抗原系统复杂,在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如何正确地解释出现的抗原,抗体反应是目前重要的问题。本文仅介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各种抗原抗体测定结果的解释,以判断病人处在感染的时期,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过程中出现的高浓度效应.方法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15份待测HCG血液样本。并对其中3份结果与临床不符的绒癌患血清标本稀释后测定分析。结果3份绒癌患血清标本稀释后测定值远远大于原浓度测定值.结论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抗原与抗体二之间的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75份梅毒患者和525份非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74份、TPPA共检出阳性73份,两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7%和97.3%。TP—ELISA法有2例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为0.38%。TPPA无假阳性结果。统计学处理,两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LISA法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使用酶标仪判读,原始数据易于保存等特点,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应作为目前临床、血站诊断和筛查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浏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433例已确诊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A)检测ANA,判断荧光核型,免疫印迹试验(UA)抗核抗体谱(ANAs)12项检测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测定抗CC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在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中,ANA核型阳性共25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83.03%(137/165),类风湿关节炎(RA)阳性率为26.85%(40/149),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为64.15%(34/53),混合结缔组织病阳性率为[00.00%(20/20),多肌炎/皮肌炎阳性率为33.33%(8,24),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阳性率为86.36%(19/2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0%。(2)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组蛋白抗体和核小体抗体阳性标本中均质型所占比例最高:抗尿嘧啶-1低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蛋白(抗U1.n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标本中,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硬皮病-70(Sel-70)抗体主要见于均质核仁混合型;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标本中,胞浆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着丝点B(CENPB)抗体则全为着丝点阳性;(3)在175例IIFA.ANA阴性(IIFA—ANA-)标本中,UA.ANAs阳性(LIA—ANAs-)1例;(4)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82例,其中RA组阳性率为51.68%(77/149),非RA组阳性率为1.76%(5/284)。结论ANAs中抗ds.DNA抗体、抗Jo.1抗体、抗CENPB抗体与ANA的荧光模式和风湿性疾病类型有一定关联:ANA核型以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IIFA—ANA-者检出LIA.ANAs-的可能性较小;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诊断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旗在计划怀孕夫妇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为进一步控制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和实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站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7302例计划怀孕夫妇,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的结果按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中一项或几项阳性状况分别统计例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受检人群中单纯有抗体(HBsAb阳性)的占20.23%,五项均为阴性的占68.31%,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6.12%,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产生保护性抗体的(HBsAb和其他一项或几项阳性)占5.34%。结论受检人群中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较我国总体比率偏低,乙型肝炎病毒易感率高,有保护性抗体的比例少(注: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在下文中按顺序以1、2、3、4、5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Pre-S2)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6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用酶联法(ELISA)检测Pre-S2、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结果211例HBSAg( )中,前S2抗原阳性率为62%;102例HBSAg( )、HBeAg( ),标本中,前S2抗原阳性率为65.7%,在同时检测HBV-DNA与前S2抗原的102例各种感染模式中,前S2抗原与HBV-DNA的阳性率也是比较吻合的。结论乙型肝炎患者Pre-S2与HB-SAg、HBV-DNA是伴随关系,是HBV复制活跃和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抗HBe阳性及e系统阴性乙型肝炎患者Pre-S2检出率偏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2.
HBVe系统抗原抗体检测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娟  主劲  谢坤 《贵州医药》2002,26(5):470-470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乙型肝炎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 ,其中HBeAg和抗HBe对判断乙肝患者病变的活动性、传染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HBVe系统抗原抗体检出的准确性 ,我们对本院 170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两对半 )检测中检出的HB 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标本 ,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测定 ,并将抗HBe阳性的血清不同倍数系列稀释后检查HBeA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乙肝两对半送检血清标本 170例。1 2 …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乙肝病毒前S,抗原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9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标志物和前S,抗原,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检测709份标本的HBV—DNA含量,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共309例,阳性率为43.6%,前S,抗原阳性共431例,阳性率为60.8%,HBV—DNA阳性共451例,阳性率为63.6%,三者之间的符合率大于80%,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高度相关(P〈0.05)。结论:前S,抗原与乙肝病毒的复制相关,可较好地反映HBV—DNA的存在或复制情况,是“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补充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抗心磷脂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军  毕志刚 《江苏医药》2006,32(9):816-81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ELISA检测梅毒患者ACA水平,同时检测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USR)滴度,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以尖锐湿疣和健康体检者为阴性对照,以USR为标准分析ELISA法检测ACA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抗核抗体阳性的结缔组织病(CTD)患者为阳性对照,比较两组之间ACA阳性率有无差别。结果USR和ELISA检测的ACA值之间相关系数为0.531,在0.01水平,有显著相关性。ELISA法检测ACA诊断梅毒的灵敏度67.4%,特异度90.9%。梅毒组和CTD组之间AC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LISA法检测ACA可作为梅毒患者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慢性肾盂肾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斑点法检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中CM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CMV抗体。结果:68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36例尿液CMV抗原检测阳性(53%),39例血清CMV抗体阳性(57%),50例健康对照组尿液CMV抗原阳性4例(8%),血清CMV抗体阳性7例(1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提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参考价值。方法资料来源门诊及住院的AID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ANA检测采用问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检测采用欧蒙斑点法(抗nRNP/SIn、Sm、SSA/Ro、SSB/Lo、Scl-70和Jo—1)六项抗体及抗(ds—DNA)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在98例ANA阳性病例血清标本中核型分布为:细胞核均质型(36.74%),细胞核颗粒型(41.84%),细胞核仁型(11.22%),细胞核膜型(1.02%),细胞核着丝点型(1.02%);重叠核型中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核颗粒型(2.04%),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浆颗粒型(6.12%)等。98例ANA与ENA同时阳性血清标本中42例抗双链DNA抗体阳性(42.86%)。36例均质型阳性样本中抗SSA/Ro抗体(24.48%),抗SSB/Lo抗体(6.12%),抗nRNP/Sm抗体(6.12%)。41例细胞核颗粒型阳性样本抗nRNP/Sm抗体(19.39%),SSAfRo抗体(15.31%),抗SSB/Lo抗体(6.12%)。ANA阳性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结论ANA常见核型有:细胞核颗粒型,细胞核均质型及细胞核仁型。ANA均质型核型检出的抗ds-DNA抗体为主,且抗ds—DNA抗体含量与荧光强度成正比。ANA核型与抗ENA抗体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对应性。ANA及核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明确诊断AID,而且利于判断患者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由于TRUTS可能发生“前带”现象,如果临床仅做单项TRUST,不做TPPA,就会有部分梅毒患者可能漏诊。方法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法(TPPA)联合检测门诊病例中的300人次。结果门诊病例300人次中,梅毒急性期患者TRUST阳性滴度可达1:32以上,与TPPA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符合率100%;治疗后患者,TRUST可转为阴性,转阴率3%,但是TPPA抗体检测仍为阳性。TRUST阴性的患者或TRUST弱阳性可疑反应者,如果TPPA阳性,TRUST需稀释做滴度,从而避免“前带”现象的发生,导致强阳性样本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滴检率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两试验应同时做,以便及时发现漏检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4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6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及2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线粒体2型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l型(LC-1)及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水平。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LKM-1阳性率13.16%,LC-1阳性率7.89%,SLA/LP阳性率26.3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AMA-M2阳性率为100%。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仅检出LKM-1阳性率1.20%。健康体检者未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6,P〈0.05)。结论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组合抗原在检测血清HCMVIgM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别对两种不同编码区重组pp65抗原(重组抗原1和2)及其按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组合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判定最适包被浓度、抗体的最适稀释度、各阶段最适反应条件等,并对经商品化试剂盒反复验证的40份HCMV IgM阳性血清及40份阴性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已知HCMV IgM阳性的40份血清标本中,重组抗原1、2及其组合抗原检出的阳性数分别为30、32和39份;其中20份与2种抗原均发生反应,另外分别有10和12份只与其中1种抗原发生反应.40份阴性血清标本与3种抗原均未发生反应.与试剂盒反复验证的结果相比较,3种抗原特异性均为100%,敏感性分别为75%、80%和97.5%,一致率分别为75%、80%和97.5%.  结论 组合抗原在保证特异性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同时与试剂盒反复验证的结果有高度一致性,说明组合抗原可以作为HCMV急性/原发感染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2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解萍  谢雯  吴敏  张晖 《江苏医药》2006,32(1):68-69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258例RA患者、183例非RA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在RA组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0.4%,明显高于非RA组(3.8%)和正常对照组(P〈0.01)。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4%和9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4.9%和57.9%。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视为新的RA血清学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