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在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龙南医院康复科行康复治疗的90例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和实验组(常规运动疗法+肌内效贴),每组45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上肢功能、肌张力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墨尔本单侧上肢功能评定量表(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腘角、足背屈角、股角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腘角、足背屈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股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能明显增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提高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姿势控制能力、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自制药盐包热敷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临床疗效、肌肉紧张度、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CMT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30例,常规康复治疗+自制药盐包热敷+肌内效贴)。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均方根值、肌肉功能量表(MFS)得分、颈部体格检查结果,治疗前及治疗8周、6个月后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8周后胸锁乳突肌比值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方根值及MFS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8周后自发头部偏斜角度减小,颈部侧屈角度、颈部旋转角度增加,且观察组颈部向患侧侧屈角度、颈部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头部偏斜角度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8周后及治疗后6个月AIMS评估差的患儿占比逐渐降低,正常的占比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正常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均P&...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温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20例。治疗组进行温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A组单纯采用温针治疗,对照B组单纯采用肌内效贴治疗。三组患者均以10次治疗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2 d。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与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 JOA评分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寒湿型腰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其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03-1604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两组,均给予关节内注射臭氧,研究组28例患者再加用肌内效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9%(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0/2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膝关节WOMAC综合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7 d后的WOMAC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臭氧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情况,建议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痉挛型肌张力增高在儿童康复治疗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痉挛型肌张力增高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将患儿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两组患儿在家庭康复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我院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接受我院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我院单纯的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臂丛神经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上干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肩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干组的肩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臂丛神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臂丛神经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有利于肩臂功能恢复,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综合康复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obstetricalbrachialplexusinjury,OBPI)又称产瘫(birthpalsy),是分娩时臂丛神经受牵拉所致,以臂部完全麻痹或部分麻痹、功能障碍为特征。产瘫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从0.87‰到4‰,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产瘫的发生率为1%~2%,欠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OBPI可造成患儿永久性的上肢瘫痪,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是引发产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出生后即开始有效的综合治疗,可使OBPI后遗症降至最低程度。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推拿、针灸、穴位注射、电疗等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冬梅  袁建  邓小渝 《医疗装备》2021,(23):101-102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肌内效贴组、生物反馈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步行功能、生理耗能指数(PCI)及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悬吊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应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行走能力的治疗疗效,以期为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7年3-12月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收治的579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肌贴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常规综合性康复治疗,肌贴组行常规康复和肌内效贴,实验组在肌贴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悬吊疗法。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Berg平衡量表(BB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E区(GMFM-E区)来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100 d三组的痉挛情况、平衡功能和和行走功能。结果 治疗100 d后,三组CSI评分均降低,BBS、GMFM-E区评分均增高(P<0.001),实验组各项评分指标效果最佳,较肌贴组和常规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悬吊疗法联合肌内效贴可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痉挛,并提高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甘碧虹 《医疗装备》2021,(14):178-179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康复锻炼对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患儿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实施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干预,两组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肌内效贴(KT)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ESW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KT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肩关节功能[加州大学(美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间60例慢性NLBP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31例给予腰椎稳定性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两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氧化应激反应、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悬吊运动训练(SET)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以期为该类型患儿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治疗部收治的59例DCP患儿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0例,悬吊组20例,研究组19例),常规组行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心理支持疗法治疗妊娠相关下腰痛(P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院2018年2-10月诊治的58例P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心理支持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扎技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MDQ)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和RM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2组患者VAS和RM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可有效缓解PLBP患者的腰部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肌肉骨骼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张敏 《智慧健康》2022,(30):38-41
目的 对小儿肌性斜颈应用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肌性斜颈,总共10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52例),研究组予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53例),比较两组的应用疗效、颈部活动度及胸锁乳突肌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研究组颈部侧屈及旋转活动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部胸锁乳突肌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推拿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可使肌性患儿的颈部侧屈及旋转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使肿块明显缩小,获得了较高满意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疗法与辅助药物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的作用评估.方法:时间:2007.07.07~2021.04.30接收的50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为例,实施计算机分组: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综合康复疗法与辅助药物治疗.比较内容:时间指标、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儿给于痉孪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于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VIAS评分为2.65±0.59分,对照组为2.89±0.90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痉孪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选择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帮助患儿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