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 )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18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PTE 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同时,按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40岁)139例和非高龄组(年龄≤40岁)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分布为年龄(>40岁,75.1%),其次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45.9%)和急性感染性疾病(33.0%)。PTE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68.1%),最常见的体征为呼吸频率加快(35.1%),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合并低碳酸血症(36.6%)及低氧血症(33.8%),血浆D-二聚体>500μg/L者占70.9%,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片状浸润影(49.6%),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21.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46.8%)。单纯抗凝治疗135例,溶栓治疗35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5例,肺动脉取栓术1例,放弃治疗出院9例。经治疗的176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64例(88.7%),恶化6例(3.2%),死亡6例(3.2%)。高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非高龄组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均<0.01;高龄组咯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高龄组,无明显体征者也高于非高龄组,P均<0.05。结论急性PTE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水平D-二聚体、胸部片状影、肺动脉高压,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好转,高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要警惕PTE 的可能,急性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PTE的高危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的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37%,外科手术占24%.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D-二聚体阳性率100%;血气分析异常78%,心电图变化82%,超声心动图异常82%,下肢B超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异常63%.CT肺动脉造影结果异常80%,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10例行溶栓加抗凝治疗,有效率100%,70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95.7%,20例于患病后立即死亡.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9)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抗凝治疗1年的预后转归及影响预后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254例PTE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截止为患者出院后1年。将完成随访的106例病例根据临床转归差异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欠佳组,探讨PTE患者抗凝治疗的预后转归及影响预后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6例完成随访病例中,预后良好组84例(79.2%),平均年龄(50.5±12.1)岁,预后欠佳组22例(20.8%),平均年龄(62.3±10.3)岁。因肿瘤并发症死亡1例(4.6%),肺栓塞复发16例(72.7%),未治愈5例(22.7%)。两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间患者是否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肿瘤、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右心室功能不全(P=0.000)、临床分型(P=0.002)及CT肺动脉造影灌注缺损肺段数(P=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患者用药依从性好(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肿瘤、DVT和存在右心室功能不全可能为影响PTE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肿瘤、DVT和存在右心室功能不全可能为影响PTE患者抗凝治疗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1 病历介绍患者男性,5 0岁,因“右侧胸痛,伴气短、发热4 d”,于2 0 0 3年12月2 7日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右下肢静脉曲张,并曾发生右下肢肿胀、疼痛。入院后检查:心率112次/ m in,呼吸35次/ min,血压为12 0 / 90 m m Hg( 1m m Hg=0 .133k Pa) ;颜面及口唇发绀;左肺呼吸音清晰,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无口罗音;心界叩诊向右侧略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低调舒张期杂音;左右下肢周径不等,右>左2 .0 cm,右侧腓肠肌有触痛,右下肢大隐静脉蛇状迂曲,有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 .8×10 9/ L,中性粒细胞0 .6 9,血红蛋白188g/ L,血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早期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提高对急性PTE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本院23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呼吸困难(65%)、胸痛(36%)、晕厥(26%)、咯血(13%)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最典型的早期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浆D-二聚体、肺核素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手段。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对排除了其它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特别是血气分析有明显低氧血症而临床无法解释时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
<正>肺栓塞(PE)是以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1]。由于栓子大小、数量、阻塞肺动脉的部位及范围不同,导致不同程度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中国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显著增加。作者对我院 相似文献
8.
肺血栓栓塞症第3讲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国内外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目前PTE的现状是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漏诊率高,这就使许多患者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了死亡率的居高不下。现将PTE常见的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主要取决于栓塞的肺段数、栓塞发生的速度及心肺的基础状态,可从临床上无症状到发生猝死,呈现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并且各种表现也缺乏特异性。肺栓塞的临床类型因分类方法不同而异,目的是便于临床医生对不同程度的肺栓塞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有关筛选检查和确诊检查来确定。2临床类型肺栓塞可按血栓大小、发生时间、临床可诊断范围及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分类。按血栓大小可分为大块血栓性肺栓塞(血栓堵塞区域性肺动脉分支以上的动脉)和微小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TE的临床表现特点、胸部CT平扫、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特点,并对胸部CT平扫和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TE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病例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呈高度可疑(HP)者为87.5%。本组病死率15.7%。结论:PTE仍是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疾病,应密切加强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综合加以分析,其胸部CT平扫的影像学特点对PTE的诊断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转氨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急性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不同药物、不同给药方式之间血清转氨酶的变化。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9例患者分为为大面积(54例)、次大面积(195例)、非大面积PTE(270例)。大面积、次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溶栓治疗,非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按中心随机方法,溶栓药物分别应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凝药物分别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结果(1)大面积PTE患者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4±33)IU/L、(88±40)IU/L]明显高于次大面积PTE[(52±21)IU/L、(43±18)IU/L]、非大面积PTE[(38±13)IU/L、(35±11)IU/L](P<0.05);(2)非大面积PTE应用普通肝素患者治疗后7d血清ALT(84±39)IU/L明显高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患者(67±26)IU/L,(P=0.045)。(3)519例PTE患者45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80mmHg者、169例治疗前存在右心运动功能减弱者以及48例预后不良者中血清ALT升高者分别为17例(41.5%),76例(45.5%),26例(54.5%)(P=0.049,P=0.037,P=0.022)。结论(1)急性PTE患者可出现血清ALT、AST水平升高。(2)非大面积PTE患者应用抗凝治疗,普通肝素较低分子肝素更易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3)血清ALT的升高与PTE患者的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右心运动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联合应用血清附、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血压正常的急性PTE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试图筛选出高危患者。方法 根据血清TnⅠ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急性PTE患者分为四组:血清附水平升高且存在右心运动功能减弱(Group1)、血清州水平未升高但存在右心运动功能减弱(Group2)、血清附水平升高且无右心运动功能减弱(Group3)、血清附水平未升高且无右心运动功能减弱(Group4)。结果 77例血压正常的急性PTE患者,Group1组13例(17%),Group2组10例(13%),Group3组22例(29%),Group4组32例(42%)。四组间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P2心音亢进、右房室瓣杂音、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6、0.010、0.032、0.031);Group1组与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间动脉血PaO2、P(A—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预后不良者分别为9例(68%)、3例(30%)、5例(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联合应用血清Tn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血压正常的急性PTE患者中可能筛选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肺血栓栓塞症和(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代谢中的相关因素与肺血栓栓塞症 (PTE)和(或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关系 ,以便有效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发生与复发。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 5 8例既往确诊为VTE的患者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 5 8例对照 ,调查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中Hcy、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浓度。结果 ①血浆Hcy浓度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OR值及其 95 %可信区间为1 5 (1 2 16~ 2 2 13)。但血浆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浓度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血浆Hcy在病例组内DVT组、单纯PTE组和DVT合并PTE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Hcy是中国人群PTE和 (或 )DVT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急性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IE)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段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与估测肺动脉压力、右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519例PIE患者来自北京24家医院参与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根据2001年5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确定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大面积、次大面积患者采用溶栓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按中心随机方法将患者分组,应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结果 (1)大面积PTE患者治疗前血清CPK、LDH水平明显高于次大面积、非大面积PTE患者(P<0.01);(2)3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血清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9例PIE患者45例估测肺动脉压≥80 mmHg者,血清LDH升高24例(54.4%),P<0.01;169例治疗前存在右心运动功能减弱者,血清LDH升高者68例(40.2%),P=0.049;48例预后不良者血清LDH升高者15例(30.8%),P=0.039.结论 ①急性PTE患者可出现血清CPK、LDH水平升高,不伴有血清CK-MB的异常.②血清LDH水平与患者估测肺动脉压力、右心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To collect data 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pathologic present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MethodsFrom September 24, 2008 to June 3, 2014, 95 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at the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patient gender, age, smoking history,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 diagnostic methods, tumor location, pathohistological subtype, tumor size, TNM stage,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subsequent treatments, and patient survival.ResultsOf the 95 patien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80 were male and 15 were female. Median patient age was 64 years (range: 43–80 years). There were 29 cases of pleomorphic carcinoma, one case of giant cell carcinoma, six cases of spindle cell carcinoma, and six cases of carcinosarcoma. The other 53 cases were not subtyped. The median survival was 11.54 months (range: 0.9-100.9 months). 1-, 2-, 3-, and 5-year survival was 32%, 30%, 25%, and 21%, 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umor size, stage, T1 + T2 vs T3 + T4 stage, N stage, and M stage wer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 sta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Conclusion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 is an uncommon, aggressive cancer. T1 + T2 vs T3 + T4 sta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ur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this disease are lacki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 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1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研究组)右心室壁运动及右心室收缩整体功能,并计算其右心功能指数,以3l例同年龄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为对照. 结果 肺血栓栓塞患者右房室内径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1);右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三尖瓣前向血流频谱显示,研究组早期充盈E峰减低,E/A比与对照组相比下降(P<0.01);研究组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延长,右心室射血期缩短,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增大(P<0.01),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与右心室射血分数(r=0.78,P<0.01)、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88、0.57,均P<0.01). 结论 肺血栓栓塞患者右心舒缩功能下降,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可较敏感反映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7.
肺血栓栓塞症252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E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符合PE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治疗3个月后复查的32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各项心血管参数和Qanadli栓塞指数(PAQI)的变化.结果 在确诊的252例PE患者中,吸烟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占44.84%;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所占比例较大,为84.13%;PE多发生于老年人[64.00(19.75)岁];当PE患者循环功能受到影响时,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搏增快;D-二聚体<5000 mg/L时不能排除PE.治疗3个月后复查的32例PE患者PAQ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0.18)比0.39(0.44),P<0.01],而治疗前后心血管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PE临床症状变化多样,老年、吸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警惕PE的可能;经抗凝治疗3个月后,PE造成的心脏形态变化未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5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结果:5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的患者中,4例术后即刻测定肺动脉压力下降了30~40mmHg,术后6个月血气分析示SaO295%~98%,PaO288~96mmHg,心功能Ⅰ~Ⅱ级,心脏彩超示三尖瓣轻度返流,1例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术后即刻测定肺动脉压力下降5mmHg,术后6个月血气分析示SaO285%,PaO260mmHg,心功能Ⅲ级,心脏彩超示三尖瓣中度返流。结论:肺动脉切开取栓和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利用肺核素影像扫描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等其它临床手段,对肺血栓栓塞症(PTE)进行明确诊断;从临床基础探讨PTE致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2002年问,我院37例肺血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中,进行核素影像明确诊断32例(86.4%)。在21~5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51.4%)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结论:核素影像仍是目前首选的诊断肺栓塞的筛选手段,其结果有较重要的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女性PTE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与雌激素降低胆固醇血浓度及月经周期改变凝血机制等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