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岛基因PG0839突变菌株,为研究PG0839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扩增1 584 bp PG0839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和pUC19载体进行BamH 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酶切产物得到质粒pPG0839-1。将2 101 bp erm基因产物插入到pPG0839-1中PG0839基因的EcoRⅤ位点,构建质粒pPG0839-2,作为电穿孔的供体质粒。电穿孔转化于受体菌牙龈卟啉单胞菌W83菌株,红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命名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结果运用插入失活方法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而通过酶切、测序、PR和反转录PCR对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验证,证实PG0839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2.
Liu JB  Pan YP  Xu XB  Lin L  Zhong M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5):449-453
目的:通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PG0839基因突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毒力岛基因PG0839的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P.gingivalis W83和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观察2个菌株菌落形态特征和革兰染色镜下特征,绘制菌株的生长曲线。制备1%绵羊红细胞,取2种细菌细胞,进行绵羊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分别接种浓度为2×1010、1×1010、5×109 CFU/ml的P.gingivalis W83和PG0839基因突变株菌液于小鼠背部。采用SPSS 13.0软件包中的皮尔森卡方检验和对数秩检验对不同组别小鼠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P.gingivalis W83比较,PG0839突变菌株产生黑色素和红细胞凝集活性显著降低。2个菌株生长曲线未见显著差异(U=25.50,P=0.19)。小鼠皮下感染模型表明,PG0839基因突变菌株毒性显著低于W83菌株(P<0.05)。结论:PG0839基因的缺失改变了细菌的一些生物学特征,提示PG0839基因可能调控P.gingivalis某些基因或者基因产物的表达。同时,PG0839基因在P.gingivalis致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G0352基因缺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黏附和侵入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7—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组:将P. gingivalis W83菌株(W83菌株组)和PG0352基因突变株(PG0352突变株组)分别以100∶1的比例与KB细胞共培养2 h,制备P. gingivalis与KB细胞的黏附和侵入模型;对照组:单纯KB细胞培养。透射电镜观察KB细胞表面及细胞内是否有P. gingivalis存在;用PBS清除未黏附于KB细胞的细菌,裂解细胞后涂板检测P. gingivalis黏附和侵入KB细胞情况,抗生素保护法检测P. gingivalis侵入KB细胞情况。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发现,W83菌株组和PG0352突变株组KB细胞内均有细菌侵入;通过涂板后菌落计数发现P. gingivalis W83菌株和PG0352基因突变株对KB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15.559 ± 2.020)%和(9.309 ± 1.750)%,侵入率分别为(0.651 ± 0.287)%和(1.517 ± 0.2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P. gingivalis W83菌株和PG0352基因突变株均能够黏附和侵入KB细胞;与W83菌株相比,PG0352基因突变株黏附上皮细胞的能力较弱而侵入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牙龈卟啉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中国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引发牙周组织破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牙龈卟啉单胞菌全基因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以拓宽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思路,进血为牙周炎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血凝素2(hemagglutinin-adhesin 2,HA-2)基因缺陷型突变株,为研究HA-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PgHA-2基因两翼片段HA_u、HA_1,将抗性基因ermF-ermAM连接到两者之间构建打靶载体HA-ermF-ermAM.将HA-ermF-ermAM电转化PgATCC33277,基因同源重组整合进入PgATCC33277染色体,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PgATCC33277HA-2基因缺陷型突变株.进行PgATCC33277HA-2基因缺陷型突变株与其野生株凝血功能试验,比较二者的凝血功能差异.结果 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打靶载体HA-ermF-ermAM成功构建.经PCR鉴定,打靶载体HA-ermF-ermAM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进入PgATCC33277染色体,成功获得PgATCC33277HA-2基因缺陷型突变株.凝血实验结果表明,PsATCC33277HA-2基因缺陷型突变株与野生株相比凝血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成功获得PgATCC33277HA-2基因缺陷型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HA-2的生物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林莉  李琛  刘静波  潘亚萍 《口腔医学》2010,30(4):196-198,212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1055基因在不同人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P.gingivalisW83的特异基因片段PG1055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1055基因在牙周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分布。结果PG1055基因在牙周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与牙周临床指数相关。结论PG1055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牙周炎是一种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能引起结缔组织和牙槽骨的破坏而导致渐进性附着丧失,最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重要致病菌,具有包括脂多糖、菌毛、血细胞凝集素和胞外蛋白酶在内的多种毒力因子,其中牙龈蛋白酶提供的蛋白水解活性占该生物体产生的一般蛋白水解活性的大部分(85%),...  相似文献   

8.
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是牙周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致病性归因于一系列毒力因子如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相关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结构菌毛、荚膜及菌体分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重要致病因子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0717基因,探讨PG0717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CP)患者90例和牙周健康者90例,共采集龈下菌斑标本540个;记录临床牙周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P.gingivalis阳性龈下菌斑标本的PG0717基因。结果在P.gingivalis阳性龈下菌斑中,CP组PG0717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22%和41.27%(掊2=4.50,P<0.05);随着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加重和探诊出血趋势的增加,CP组该基因检出率呈现增高趋势。结论PG0717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何露  王宏媛  张茹  侯本祥  李红 《口腔医学》2019,39(4):306-310
目的 构建并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W83的丝氨酸蛋白酶(caseinolytic protease,Clp)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为探索clpP基因在P.g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clpP基因的引物对,PCR扩增其上下游同源片段,克隆入质粒pUC18中,插入红霉素抗性基因ermB作为筛选标记,构建重组质粒,电转化入P.g W83构建缺失株;PCR扩增clpP基因片段与重组质粒pUC18-ΔclpP-ermB连接,电转化入P.g W83缺失株中构建回补株。采用PCR和酶切电泳鉴定序列的正确性,利用抗性培养基筛选高表达菌株。结果 clpP基因克隆成功并顺利导入质粒pUC18中,P.g W83的clpP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构建成功,并能在体外稳定传代。结论 本研究运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P.g W83的clpP基因缺失株,并建立了以pUC18质粒为载体的clpP基因回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clpP基因在P.g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它可以侵入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壁增厚及释放内毒素,释放细胞因子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流行病学证据已经证实牙周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的研究主要偏向于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的作用机制,牙周病的病原体如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原体尚不清楚.本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牙龈卟啉单胞菌不同毒力株基因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之间的差异基因。方法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HH)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的基因差异。以高毒力株W83为被检菌,低毒力株ATCC 33277为参考菌,将提取的基因组DNA用内切酶Rsa Ⅰ酶切,连接特殊设计的接头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和PCR扩增,得到消减混合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中,建立消减文库,经PCR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分析。结果经SSH筛选鉴定得到36个片段大小为88~372bp的阳性克隆基因片段。结论从全基因角度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标准株ATCC 33277之间的分子遗传差异,为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基因的筛选及今后牙周病预防、诊治的靶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病是由口腔微生物所引起,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会影响牙周病的发展与严重程度。近年来,口腔疾病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牙周病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成人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系作一综述,意在探讨其在牙周病病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上皮细胞是宿主牙周组织防御机制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牙龈卟啉单胞菌可通过特异性粘附素与牙龈上皮细胞相应配体结合,激活该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最终内化于牙龈上皮细胞。内化后可通过某些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造成该细胞功能紊乱。本文从分子水平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牙龈上皮细胞的机制作一综述,以进一步阐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6.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病是由口腔微生物所引起,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会影响牙周病的发展与严重程度。近年来,口腔疾病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牙周病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成人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免疫细胞凋亡的关系作一综述,意在探讨其在牙周病病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重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病岛是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外源性DNA片段,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下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非酵解糖的革兰阴性厌氧球杆菌,是目前研究广泛且证据充足的重要牙周致病菌之一。其中菌毛(fimbriae)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毒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基因型的菌毛又会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本文回顾近几年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不同基因型在牙周、牙体牙髓以及致病性机理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上皮细胞是宿主牙周组织防御机制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牙龈卟啉单胞菌可通过特异性粘附素与牙龈上皮细胞相应配体结合,激活该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最终内化于牙龈上皮细胞。内化后可通过某些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造成该细胞功能紊乱。本文从分子水平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牙龈上皮细胞的机制作一综述,以进一步阐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