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95例急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病例,其中78例行腹腔镜下手术,17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其住院天数、疾病种类、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因盆腔炎性包块而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腹腔镜手术,3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其住院天数、疾病种类、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所用抗生素种类、剂量、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葛翠华  王群  吴昊 《吉林医学》2012,(32):6968-696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10例(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住院天数、手术中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开腹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其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在我院治疗的68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8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腹腔镜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感染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在我院治疗的68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8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进行了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腹腔镜组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感染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 5)。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相比,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72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获得有效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临床价值高,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科实施阑尾炎性包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8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右下腹部包块情况,记录其恢复体温、恢复肠道功能、改善疼痛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均能达到较好的疗效,且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观察组患者恢复体温、恢复肠道功能、改善疼痛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治疗时间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恢复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相对较少,术后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的盆腔炎性包块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象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5年12月4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盆腔炎及19例开腹手术病例,比较其住院天数、费用、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手术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开腹组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少于开腹组(P<0.01或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8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卵管通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具有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术后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银屑病住院病人的使用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皮肤科2014年全年单纯西医护理的银屑病住院病人172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全年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西医护理的银屑病住院病人231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平均住院天数、半年复发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各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周期(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出院后半年寻常型银屑病复发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缩短其住院治疗周期,减缓复发,同时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综合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56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9例进腹腔镜手术治疗,17例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小于开腹治疗组。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赵建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80-308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纯西医治疗LC术后胆囊窝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A组)与纯西医治疗20例(B组)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的积液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A组中在积液吸收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高度显著(P<0.01);疼痛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C术后胆囊窝积液比纯西医治疗,具有疗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李荣美 《中外医疗》2012,(20):120-12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疗程,主要观察症状、体征与附件包块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6.6%;痊愈病例随访6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6.8%)。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包块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已确诊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静脉滴注抗生素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盆腔消癥止痛汤加减口服+药熨疗法+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6.87%,对照组为3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12.5%,对照组为2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包块疾病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小患盆腔炎性包块,促进预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共3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各15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经期抗炎及经间期中药治疗;单纯西医治疗组采用经期抗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疗效.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中西药组29例,西药组34例,前者采用西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西药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药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快且复发少(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盆腔炎性包块切除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常规恢复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CD3+、CD4+、CD4+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盆腔炎性包块切除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