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正教授乃山东省名老中医,其治疗胃痛以健运为要,所谓“健运”即健脾(胃)运脾(胃)之意,经过60载临床经验积累总结出治疗胃痛健运10法,分别是:健运散寒止痛法,健运消食导滞法,健运和血温通法,健运清热利湿法,健运疏肝和胃法,健运益气和胃法,健运养阴和胃法,健运益气养阴法,健运暖脾温胃法,健运双补脾肾法。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94-2296
文章介绍江育仁教授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经验。近年来厌食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江育仁教授认为本病发生的机制主要为脾失健运,部分儿童发病与脾气亏虚及肝火旺盛密切相关,治疗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取健脾助运、调中消食之法,倡导脾健不在补贵在运,必要时佐以补脾、疏肝。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水谷,若脾胃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水谷清浊不分,遂混杂而下,发为泄泻。然脏腑相连,五脏相关,导致泄泻的主要因素是脾失健运,而肝失疏泄、肾失温煦也是影响脾运致发泄泻的常见原因。治疗上以健脾为治泄之首务,脾健则湿除泻止;以疏肝为运脾之手段,肝畅促脾健运湿;以温肾为健脾之羽翼,火旺利脾气运化;  相似文献   

4.
比色法测定儿童尿液中D-木糖排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进行D-木糖排泄率的测定。方法:将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证患儿纳入实验,空腹口服D-木糖,留2h全部尿,用比色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结果: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的D-木糖排泄率为(14.11±4.07)%,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D-木糖排泄率可用于诊断和评价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一个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5.
将肥胖型2型糖尿病分为早、中、末3期,分别对各期的西医发病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各期的中医治疗原则进行阐述。中医辨证早期多属胃火炽盛、脾失健运,对于胃火炽盛者治以清胃火疏肝热,方用三黄石膏汤合大柴胡汤加减;脾失健运者治以助脾健运,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中期为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治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分别用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参芪地黄汤加减。末期为阴损及阳、阴阳失调,治以调补阴阳,方用金匮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介绍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提出本病病机以脾运失健为主,治疗应以调脾助运为基本原则。临证根据脾失健运、脾气亏虚、脾虚肝亢、肺脾两虚的不同证型,分别治以调脾开胃助运、益气健脾助运、健脾平肝助运、补肺健脾助运,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脾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血脂亦由水谷化生,并依赖脾气散精,经“脉道”布散周身。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时,痰浊内生,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脉道不利”。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可影响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促使异常代谢的脂质在血管内膜下沉积,形成脂质条纹,导致血管管腔变窄,结构异常,即“脉道不利”。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吸收与排泄障碍,稳态失衡,使得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形成泡沫细胞,这一病理过程的使动环节与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从“泡沫细胞”形成机制入手,探讨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状态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可为厘清“脾失健运”与“脉道不利”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亦为中医临床“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谢海波教授认为心系疾病病位虽在心,但往往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且现代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饮食、生活欠规律,不忌生冷肥甘,日久则脾失健运,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或统摄无权而失血过多,可致心血亏虚;另一方面,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思虑劳神过度,不仅暗耗心血,还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上述由脾失健运而导致心血亏虚,或由劳神过度而导致脾失健运,其最后结局均为心脾两虚,故谢教授常从调理心脾入手,心脾同治,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脾失健运证厌食症患儿采用自拟健脾消食汤加减治疗,2天1剂,6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健脾消食汤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章虚谷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可见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脾虚而内生寒湿,寒湿内困则脾不健运。其本在脾为虚,其标在湿为实。健脾、运脾、醒脾,是治疗脾之病变之常用方法。虽均为治脾而设,但此三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时有显著区别,不得不辨。健脾,包括补脾、益脾,是治疗脾气虚而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脾主运化的生理病理机制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机。通过文献记载、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医家经验等方面阐述脾失健运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出脾失健运、湿热瘀毒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活动期及缓解期的治疗均需重视健运脾胃。  相似文献   

12.
脾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血脂亦由水谷化生,并依赖脾气散精,经"脉道"布散周身。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时,痰浊内生,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脉道不利"。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可影响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促使异常代谢的脂质在血管内膜下沉积,形成脂质条纹,导致血管管腔变窄,结构异常,即"脉道不利"。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吸收与排泄障碍,稳态失衡,使得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形成泡沫细胞,这一病理过程的使动环节与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从"泡沫细胞"形成机制入手,探讨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状态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可为厘清"脾失健运"与"脉道不利"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亦为中医临床"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艳 《河南中医》2013,33(8):1319-132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同时给予预防调护.结果:25例患儿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推拿配合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丽  陈慧娲 《天津中医药》2006,23(3):218-218
西医对胃炎分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病机涉及到胃、脾、肝、胆等脏腑,吾师陈宝贵教授善用辛散苦泄法治疗胃脘痛,今析其要。胃以和降为顺,脾以健运为常,脾健令精气敷布于全身,胃和则浊气转输于魄门。胃有病,必令脾无所输化;脾失健,每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功效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 ,为肝郁血虚 ,脾失健运而设 ,以两胁作痛 ,头晕目眩 ,神疲食少 ,月经不调 ,脉弦为辨证要点 ,其作用 :1疏肝解郁 ,对情志不遂 ,肝郁气滞 ,脾失健运 ,两胁胀痛 ,嗳气头痛的病证 ,应用本方常可药到病除 ;2养血健脾 ,凡属肝郁血虚 ,脾失健运而致月经不调 ,脘腹作痛等症均有效。笔者在临床上对慢性胃炎 ,肝炎 ,妇女月经不调 ,神经衰弱等辨证为肝郁血虚 ,肝脾不调 ,运用此方加减 ,每获良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当归、白芍养血补肝 ,合而为用 ,补肝体而助肝用 ;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既可资气血生化之源 ,又使脾…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认为,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病机特点,在现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脾失健运为病因病机的观念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环境及降糖药物等因素影响下脾胃虚弱化更为明显,导致在脾失健运的基础上,易兼夹痰湿热之邪,形成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湿热困脾证。  相似文献   

17.
吴少怀认为鼓胀的发生与情志不畅、酒食不节、黄疸失治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由肝、脾、肾三脏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湿停滞、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肝病日久,木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阻碍气机,气不行血,瘀血阻络,发为鼓胀。治疗上从肝、脾、肾三脏入手,疏肝健脾、行气利水、活血祛瘀。临证注重补中健运,治水不离治气,善用温药,攻补兼施,活用五苓散、自拟和肝丸和自拟乙癸丸等方剂治疗鼓胀,常能收到较好疗效。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脾阳虚以脾失健运和明显的虚寒之象为特点。过服寒凉药物则损伤中阳导致脾失健运,脾阳不足。本实验用苦寒泻下大黄水煎液给家兔灌胃,成功地复制了脾阳虚模型。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比色法)显著降低,胃肠推进运动可显著加快,初步揭示了脾阳虚的部分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董超锋  艾华 《河南中医》2014,(7):1213-1214
五苓散方出于《伤寒杂病论》,为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代表方剂。五苓散证病机实质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化。五苓散证病位在脾。五苓散功效健脾通阳,蠲饮化津,原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化而设。  相似文献   

20.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运脾法在儿科临床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脾主运化”、“脾健则运”是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产生脾失健运的因素很多,其临床证候的表现虽有不同,而脾失运化的病机转归则是一致的。小儿时期的体质特点为“脾常不足”,所以易患脾胃疾病。在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膊伤正。因此,必须掌握病情的实质,时时以维护脾气为主,方不致偾事。运脾一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