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2-2016年总共2 200例行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病例中PSA为4~10 ng/mL,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前行多参数MRI(mp-MRI)检查,未接受任何形式治疗的PCa及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收集mp-MRI图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p-MRI,根据PIRADS v2对所有病灶定量评分,记录PIRADS v2分值及病灶所在区域.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PIRADS v2诊断PSA灰区PCa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例PCa患者和30例BPH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tPSA、fPSA、f/t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 v2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 =0.932(95%CI 0.822~0.984),P<0.01;最佳切点为PIRADS v2≥4分,诊断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3.10%.Logistic回归显示,PIRADS v2评分是PCa的独立预测因子,Hazard Ratio(HR)=17.847 (3.745~85.078),P<0.01.PIRADS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85,P=0.022).结论 PIRADS v2评分对PSA灰区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病理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许晓东 《吉林医学》2012,33(36):7861
目的:分析评价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前列腺癌患者及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比较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并以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患者PSA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6,P<0.01);PSAD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54,P<0.01)。PSA值提高敏感度相应下降,特异性提高,PSAD在各阶段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采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评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的准确度及特异性较高,对于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的鉴别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如钢  周青松 《重庆医学》2012,41(36):3885-3887
目的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测定值在前列腺癌(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5例Pca并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分析比较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D和Gleason评分在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结果手术切缘有浸润者36例,PSAD平均值为(0.36±0.34)ng/mL;手术切缘无浸润者49例,PSAD平均值为(0.34±0.40)ng/mL,PSM阳性组明显高于PS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囊有浸润者13例,PSA平均值为(19.1±22.8)ng/mL、PSAD平均值为(0.54±0.59)ng/mL;精囊无浸润者72例,PSA平均值为(10.8±6.6)ng/mL,PSAD平均值为(0.32±0.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有转移者7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92±0.98;淋巴结无转移者46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71±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D对于Pca恶性程度的判断比较准确,同时还可以作为预测Pca预后的一项指标,若同时联合三项指标可显著提高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杨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352-35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PCa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血清t-PSA、f-PSA/t-PSA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PCa与BPH 2组患者间t-PSA、f-PSA/t-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2组患者间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f-PSA/t-PSA值分别为0.125,0.15,0.175时,对PCa的诊断敏感度为:56.0%,76.0%,88.0%;特异性为:93.8%,86.5%,78.2%。结论PCa患者t-PSA显著升高,f-PSA/t-PSA明显降低。当t-PSA含量在4.0~10.0μg/L时,t-PSA的诊断意义很小,选取f-PSA/t-PSA值为0.16作为临界值,既可保证较高的特异性,又不降低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及其比值 (f/tPSA)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慢性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162例血清t- PSA异常的 ( >4μg/L)的前列腺癌和BPH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中t PSA和f PSA通过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前列腺癌与BPH、慢性前列腺炎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 t -PSA≥26μg/L时,t PSA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非常显著。t- PSA≤20μg/L时,前列腺癌组与BPH、慢性前列腺炎组的f/tPSA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1),前列腺癌患者的f/tPSA值显著低于BPH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结论 f/tPSA对t- PSA在 4 ~20μg/L之间的前列腺癌和BPH、慢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f/t PSA≤0. 2时都应怀疑前列腺癌,F/T越小,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越高,因此都应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随着肿瘤标记物应用的发展,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现已被公认为监测和评估前列腺癌(Pca)的理想瘤标。但PSA属器官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并无特异性[1],且部分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PSA水平也有增高,给鉴别诊断带来不少困难。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血清游离PSA(F-PSA)与总PSA(T-PSA)比值(F/T比值)在筛选或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进行了不少探索[2,3,4],认为血清F/T比值可提高Pca诊断的特异性。我们从1999年1月~2000年6月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29例Pca,84例BPH病人血清T-PSA、F-PSA并算出…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正常对照组:选择正常体检的男性干部,除外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疾病的健康者163例,年龄在45~67岁间。(2)前列腺增生组:选择175例男性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的患者,年龄58~88岁间。(3)前列腺癌组:4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及外院确诊的患者,年龄51~79岁间,结合肛门指诊、直肠B超、CT及MR。最终病理检查为阳性者。  相似文献   

9.
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例前列腺癌患者,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8例)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12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骨髓及血清中PSA值,并测定骨髓PSA与血清PSA的比值。 结果: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髓PS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骨髓/血清PSA比值为0.70作为筛选骨转移阳性的参考值时,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86%,准确率为73%。 结论:骨髓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关,可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记物,骨髓/血清PSA比值0.70可作为骨转移的筛检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指导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及穿刺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2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常规左、右前列腺尖、体、底6针穿刺活检。另对可疑病灶区加穿1针至2针,并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患者血清PS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3.2%(66/124),其中前列腺癌(PCA)57例,前列腺增生(BPH)5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8例,平滑肌肉瘤1例,前列腺炎(PI)10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ROC曲线分析,PSAD取值0.2时,敏感性93.1%,特异性75.0%,准确性84%,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佳界值点。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诊断前列腺癌重要方法,结合血清PSAD检查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相似文献   

11.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及其密度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杰  曹润福 《广东医学》2001,22(3):232-233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作为前列腺癌(PC)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30例BPH患者和28例PC,患者和28例PC患者血甭SA和PSAD。结果 PSA界限值定为4ug/L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37%,准确度为64%,PSA界限值为10ug/L时,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63%,准确度为76%,用PSAD诊断PC,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90%。结论 PSAD可更有效地诊断P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FPSA/TPSA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Liaisi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临床确诊的42例前列腺癌(PCa)和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62例健康者血清 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结果 PCa组患者TPSA、FPSA水平均明显升高.BPH与PCa两组患者间在诊断灰区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前列腺癌诊治中,T/P比值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纯使用TPSA.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前列腺癌诊断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M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16-18
目的了解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系统穿刺下的活检阳性率,确定游离PSA/总PSA(fPSA/tPSA)在低PSA域值(PSA4~10ng/ml)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们对1244例因PSA升高或直肠指检阳性结节的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采用前列腺5区12针或13针系统穿刺方法,将PSA水平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4ng/ml,直肠指检发现结节;PSA4—10ng/ml,fPSA/tPSA〉0.16;PSA4—10ng/ml,fPSA/tPSA〈0.16;PSA10.1—20ng/ml;PSA〉20ng/ml;共5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18.1%,11.6%,17.4%,24.9%,和56.7%。随着PSA值增加,高危Gleason评分(Gleason评分≥18)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不同PSA值的前列腺癌诊断率明显不同。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10ng/ml应作为前列腺穿刺的指征。PSA4—10ng/ml之间,参考fPSA/tPSA(〈0.16)有利于提高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百分比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对 1 35例前列腺癌和 1 1 7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总PSA、游离PSA及游离 /总前列腺抗原百分比 (F/T百分比 )进行比较。结果 当包含所有患者时 ,前列腺癌组和BPH患者的血清总PSA和F/T百分比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 ,但当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两组患者血清的总PSA无显著差异 ,而前列腺癌患者组的血清F/T百分比却明显低于BPH组 (P <0 .0 1 )。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析表明 ,当总PSA在 4 .0 -1 0 .0ng/ml区间时 ,在相同敏感性的情况下 ,F/T百分比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总PSA。结论 当血清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F/T百分比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与BPH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或ADC分类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异常患者329例,所有病例均先行3.0 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再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以穿刺病理作为金标准,使用Logist...  相似文献   

16.
邢晓光  李忠信 《医学综述》2002,8(5):260-261
迄今为止 ,前列腺特异抗原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PSA)已被公认为检测前列腺癌 (Pca)最具临床价值的瘤标 ,美国FDA已经同意应用PSA结合DRE检查对 5 0岁以上男性进行筛查 ,可有助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但PSA是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的而非前列腺癌特异 ,作为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指标 ,还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 ,许多生理、病理因素都对PSA结果有影响 ,尤其在PSA轻度增高 (4~ 10 μg/L)时 ,前列腺癌与许多良性前列腺疾病 ,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 statich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 (FPSA/TPSA)的测定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分析年龄、TPSA浓度和前列腺慢性炎症等因素对FPSA/TPSA的影响。方法 将 1 7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 3组 ,即前列腺癌组 (A组 ,1 6例 ) ,前列腺增生症 (BPH)组 (B组 ,1 4 6例 )和BPH伴慢性炎症组 (C组 ,1 3例 )。术前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FPSA及TPSA ,计算出FPSA/TPSA ,比较各组间的FPSA ,TPSA和FP SA/TPSA ,分析FPSA/TPSA与年龄及TPSA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①A ,B ,C 3组的TPSA分别为 (1 0 32± 5 6 1 )ng/ml,(7 86± 4 32 )ng/ml和 (8 87± 5 0 2 )ng/ml,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FPSA/TPSA分别为 (1 4 9± 6 8) % ,(2 2 5± 7 9) %和 (1 7 2± 5 8) % ,其中A ,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以FPSA/TPSA =0 1 9(1 9% )为诊断阈值时 ,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和阴性拟然比分别是 81 3% ,6 8 5 % ,2 2 1 % ,2 2和 0 2 7;③TPSA在 2 0ng/ml≤TPSA <7 0ng/ml范围内FPSA/TPSA与年龄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r=0 332 1 ,P <0 0 1 ) ,在 1 5 0ng/ml≤TPSA≤ 2 0 0ng/ml范围内FPSA/TPSA与TPSA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PSA(F-PSA)和总PSA(T-PSA)及游离态/总(F/T)PSA比值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Abbott公司AxSY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检测未经治疗的84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和29例前列腺癌病人血清F-PSA和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F/T百分率值在前列腺癌组中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若总PSA限定于4~10μg/L范围内,应用F/T百分率值可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P<0.01),而两组总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F/T百分率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总PSA在4~10μg/L范围时,应用F/T百分率值较总PSA为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PCa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BP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血清总PSA(tPSA)和血清游离PSA(fPSA)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仪进行测定,并计算fPSA/tPSA的比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PSA和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BPH组(P0.01),BPH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当tPSA的值4.0、4.0~10.0及10.0μg/L时,BPH患者分别占64.0%、30.0%和4.0%,PCa患者分别占8.9%、22.2%和68.9%,正常对照组分别占97.8%、2.2%和0.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PSA/tPSA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P0.01),而BPH组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4.0~10.0的灰色区域内,PCa和BPH患者在fPSA/tPSA临界值为0.16时,观察组中80.0%的患者fPSA/tPSA比值0.16,而BHP组中86.7%的患者fPSA/tPSA比值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tPSA结合fPSA/tPSA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PCa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姚少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77-147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PCa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BP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血清总PSA(tPSA)和血清游离PSA(fPSA)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仪进行测定,并计算fPSA/tPSA的比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PSA和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BPH组(P0.01),BPH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当tPSA的值4.0、4.0~10.0及10.0g/L时,BPH患者分别占64.0%、30.0%和4.0%,PCa患者分别占8.9%、22.2%和68.9%,正常对照组分别占97.8%、2.2%和0.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PSA/tPSA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P0.01),而BPH组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4.0~10.0的灰色区域内,PCa和BPH患者在fPSA/tPSA临界值为0.16时,观察组中80.0%的患者fPSA/tPSA比值0.16,而BHP组中86.7%的患者fPSA/tPSA比值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tPSA结合fPSA/tPSA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PCa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