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获取调查地区0~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情况,为进一步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北京、长治、黄冈、苏州和南宁为研究地,在五地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对婴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 受访婴幼儿4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为55.2%,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降至19.0%.断奶月龄中位数是8个月,断奶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不足"、"家长认为应该断奶了"和"母亲上班".未满6月龄即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占69.1%,6月龄时添加的为20.5%,10.4%的婴幼儿6月龄后才添加;城市婴幼儿在水果(χ2=4.366,P=0.037)、蔬菜(χ2=6.562,P=0.010)、肉类(χ2=10.812,P=0.001)和鱼虾类(χ2=20.208,P<0.001)4种辅食的添加率上显著高于农村.结论 调查地区纯母乳喂养率较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短;辅食添加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徐华英  张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4-3756
目的:了解资阳市雁江区婴幼儿喂养与辅食添加状况。方法:对2010年11~12月在雁江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婴幼儿进行喂养方式的调查。结果:婴幼儿喂养人为母亲占52.3%,喂养人为(外)祖父母占47.7%。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15.5%,部分母乳喂养率为48.3%,配方奶喂养率为36.2%,86.0%婴幼儿在8月龄后每日奶量低于500 ml,抚养者添加辅食具有随意性。329名婴幼儿中,3月断奶占14.3%,8月龄累计断奶57.6%,11月龄累计断奶95.2%,1岁后断奶占4.8%,平均断奶时间为8.7月。结论:雁江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率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其他乳类摄入量少。  相似文献   

3.
Wang L  Li W  Sun J  Huo J  Dong C 《卫生研究》2011,40(3):327-330
目的了解甘肃省贫困县永靖县和榆中县6~23月龄婴幼儿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现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23月龄的婴幼儿的主要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婴幼儿的喂养方式以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共调查两县7个乡镇836名婴幼儿,其中18.2%的婴幼儿在出生1小时之内喂过母乳,母乳喂养率达到84.1%,12~15月龄持续母乳喂养率为29.6%,20~23月龄持续母乳喂养比例为8.7%,6个月内喂养方式:42.7%为基本纯母乳喂养,41.4%为混合喂养,15.9%为人工喂养。68.7%的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不当,其中分别有35.2%、33.5%的婴幼儿辅食开始添加时间过早或不及时,6~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满足最少辅食添加品种的情况显著低于12~,18~23月龄组,且在6~月龄组中,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满足最低可接受膳食的情况显著低于非母乳喂养婴幼儿。结论甘肃省永靖和榆中两个贫困县6~23月龄婴幼儿的6个月内基本纯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时间、种类和次数不当是婴幼儿喂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2岁以内婴幼儿喂养与辅食添加状况. [方法]利用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四川省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获取2岁以内共783名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辅食添加状况调查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婴幼儿开奶时间的中位数为5 h,其中出生后2 h内开奶的比例为37.3%;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8.3%、36.7%和5.0%;婴儿平均断奶时间为7.6个月;27.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4月龄前已经添加辅食;6~8月龄的婴幼儿中还有12.6%尚未添加辅食;1岁时添加婴儿配方奶、普通奶、谷类、蔬果、蛋类、肉类、肝脏及血、豆类及其制品的比例分别为35.9%、65.5%、86.6%、69.8%、65.4%、69%、10.2%、25.9%. [结论]四川省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应普及母乳喂养观念,实时添加辅食,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贫困农村4个县4种民族婴幼儿喂养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和典型调查法,对3 072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体格发育、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婴幼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31.0%;4~9个月纯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的比例为93.5%;20~23个月仍采用母乳喂养为22.7%.3岁以内断奶率为97.6%.影响婴幼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为民族地区和剖宫产率.在婴幼儿6个月内已添加谷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类的比例为69.6%、23.8%、34.2%、66.4%;在21~24个月还未添加谷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的比例分别为12.5%、52.6%、52.6%、46.0%、38.7%;发育迟缓率非纯母乳喂养组高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组.结论 4个县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儿童辅食添加过早和过晚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婴幼儿期喂养行为及辅食添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为青少年时期健康饮食建立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儿童婴幼儿时期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及患病情况等。结果:出生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者占53.0%,配方奶粉喂养者占11.0%,混合喂养者占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添加辅食<4个月者占41.6%,8个月后添加辅食者占16.8%,平均为(5.8±3.0)月。结论: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同时加强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0~3岁婴幼儿贫血状况及其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216名接受儿童健康检查的0~3岁婴幼儿采集静脉血,采用Sysmex KX-21型全自动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3岁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25.49%;高峰在6~12月龄组;各年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29,P0.0001)。早产儿组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完全母乳喂养组贫血患病率(16.25%)显著低于部分母乳喂养组(34.04%)及人工喂养组(3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75,P0.01)。完全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10.06%,低于其他喂养时间组。在4~5月龄添加谷类、蛋类辅食、4~6月龄添加动物内脏类辅食、7~8月龄添加肉类、蔬菜类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低于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3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问题非常严峻,婴幼儿贫血与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喂养行为,提高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儿保门诊调查了213例1~24月龄婴幼儿家长喂养方式情况;对2013年出生的204例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6月龄时的喂养方式及贫血情况,采用BC-32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知晓率为96.2%,1~3月龄添加配方奶原因母婴暂时分离占39.1%,4~6月龄混合喂养占76.6%,家长准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10.1个月,13~24月龄人工喂养占94.8%。204例婴儿中6月龄贫血患病率26.5%。有160例在6月龄前添加含铁辅食,有44例未添加含铁辅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结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迫切需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新生儿母亲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在儿保门诊指导母亲正确哺乳,合理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徐州市城区2岁以内婴幼儿喂养方式、断乳时间及辅食添加情况,为提高本地区儿童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某社区医院535份2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统计其6个月内喂养方式、断乳时间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 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72.52%,混合喂养率为14.58%,人工喂养率为12.90%,平均断乳时间为14.66个月,91.96%的婴幼儿在4~6个月内添加辅食。结论徐州市城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断乳较早,大多数家长能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0.
刘玉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16-2717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疾病的影响,了解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旨在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 144例4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并了解婴儿喂养方式与城乡及性别的关系。结果: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是77.6%,健康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患病婴儿的母乳喂养率(86.8%vs 69.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8.66,P<0.01)。母乳喂养较非母乳喂养儿的病程短,母乳喂养患儿病程≤7天占75.6%,>7天占24.4%;非母乳喂养病程≤7天占47.3%,>7天占52.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2χ=46.81,P<0.01)。农村婴儿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城市婴儿母乳喂养率(80.72%vs 72.9%,2χ=9.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婴母乳喂养率与女婴母乳喂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78.6%vs 76.4%,2χ=0.75,P>0.05)。结论:婴儿喂养方式与患病风险及病程密切相关,提高母乳喂养率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缩短病程。因此应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谢德玲  陶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656-5658
目的比较3种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经宫腔镜检查或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35例,按年龄和生育要求随机分3组。A组:4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B组:47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部分内膜电切术;C组:46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术毕均放置T型环1枚,术后2月取出。术后随访1年,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3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3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结束C组无复发,3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月经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包括部分切除)均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改善月经症状,复发率低,对症状严重及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2.
芜湖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芜湖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芜湖市2006-2010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芜湖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为40.90/10万,每年的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弋江区发病率最高,为93.85/10万;三山区发病率最低,为9.53/10万。20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05%,学生占总病例数的72.04%,中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25起,发病823例,占总病例数的17.54%。结论应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地区以及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芜湖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8年芜湖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芜湖市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报告卡信息及RT-PCR实验室检测结果,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芜湖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55.63/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男822例,女460例,男女之比为1.79:1。全市7个县区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县区之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63,P〈0.01)。5~8月和10~12月为报告发病高峰。病例年龄分布以小年龄组为主,5岁以下儿童报告发病1124例,占总病例数的87.68%。检测81份样本,EV71阳性率为9.88%。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差异。对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应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同时加强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三水和芜湖两地部分儿童膳食营养调查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为了探讨广东三水、安徽芜湖两地学龄儿童的营养及体格状况。〖方法〗 我们对芜湖市(包括辖属三县)263名6、7、10岁三个年龄组儿童进行营养调查,并与广东三水市397名同龄学龄儿童营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广东三水儿童能量、蛋白南摄入均达供给量80%以上,其中动物蛋白摄入过多;按W/A〉P50行比较。两地儿童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按H/A〉P50比较,两地儿童P2值〈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芜湖市江北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部分儿童家长,指导他们填写计划免疫知识调查表。结果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儿童外祖父母、祖父母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父母亲组;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家长。本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回答正确率偏低。结论芜湖市江北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水平不高,应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芜湖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芜湖市2004~2011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芜湖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起,报告发病数1 625例,死亡13例。其中传染病疫情63起,占95.45%,食物中毒7起,占7.1%。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2起,占总起数的82.54%。结论芜湖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芜湖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为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61名3~6岁儿童采左手无名指末梢血,采用电极溶出法进行血铅测定,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561名儿童血铅值在0.15~194.44ug/l之间,平均54.43±39.82ug/l,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为14.08%,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儿童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儿童铅中毒可引起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挑食、情绪不稳等。结论芜湖市市区学龄前儿童存在铅中毒,应加强血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芜湖市近10年中孕产妇死亡情况,找出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芜湖市9个县区2005至201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报告卡、调查附卷和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至2014年芜湖市孕产妇共死亡35例,前5年(2005至2009年)平均死亡率(22.76/10万)较后5年(2010至2014年)平均死亡率(9.64/10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P<0.05)。死因构成比前5年产科出血为首(42.86%),后5年妊娠合并心脏病为首(28.57%)。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33例(94.29%),不可避免死亡2例(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6,P<0.05)。结论芜湖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下降更为明显;产科质量逐年提高,首位死因从产科出血转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加强对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彭伟    张峰  潘发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8,(6):977-979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12 - 2016年期间报告的结核病患者的流行情况,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 - 2016年期间结核病患者的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病在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使用χ2检验的方法来比较计数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 2012 - 2016年期间共报告结核病患者10 152例,多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4.9/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有着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现象。各县区结核病疫情基本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南陵县。患者男女性别比大约为3.0∶1。农民依然是发病人数最多的人群,占总数的60.1%。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总数的20.8%。结论 经过多年的有效防控,结核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存在着季节性高发现象。结核病疫情在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要继续加强学生、农民、流动人口中结核病患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芜湖市2006~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及预测2011年和2012年梅毒发病趋势,为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0年芜湖市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和报告的病例数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指数曲线回归方程进行梅毒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2006~2010年芜湖市共报告梅毒4921例,其中男性2377例,女性2544例;不同年份间梅毒病例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P0.01),报告20~49岁梅毒病例数最多。建立预测模型Y^=e3.522+0.136x具有较好拟合度。根据回归方程预测,2011年和2012年芜湖市梅毒发病率是66.82/10万和76.55/10万。结论指数曲线回归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梅毒发病趋势预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