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影响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fEF)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室内繁殖饲养不同胎龄的东方田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通过原代和继代培养,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等因素对Mf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观察MfEF的生长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MfEF为贴壁型生长,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不规则多边形;采用0.125%的胰蛋白酶室温消化12~13 d胚胎组织5 min,以DMEM培养基添加15%小牛血清分离培养MfEF的效果最佳;MfEF2~7代增殖最旺盛.结论 获得了实验室分离、培养MfEF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韩军涛  陈璧  刘淑娟  汤朝武  苏映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185-1188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情况,探讨成纤维细胞的最佳培养模型。方法 将正常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NsFb)分离出来并进行原代及继代培养,之后建立不同的成纤维细胞培养系统,分别利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及^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DNA代谢及胶原合成等情况,研究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单层及纤维蛋白胶中培养时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均明显强于两种胶原凝胶中培养时的情况。结论 以纤维蛋白胶为支架的三维培养系统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条件下创面愈合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全面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 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3 neo质粒导入第3代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用PCR检测细胞株中SV40T基因的整合,RT-PCR鉴定SV40T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绘制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阳性细胞克隆已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50代,经鉴定SV40T抗原已整合到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且稳定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  相似文献   

4.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增殖指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HE染色观察细胞爬片下的形态及着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体外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建立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传5代内细胞及传5代内冻存复苏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均很强;倒置镜下观察、HE染色、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下观察鉴定培养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符合成纤维细胞.结论 本研究确立了体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5.
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军涛  陈璧  汤朝武 《医学争鸣》2001,22(6):525-527
目的 探讨来自政治家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三种组织均采用组织块法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采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分别利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H-胸腺嘧啶掺入及^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DNA合成代谢及胶原合成等情况。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DNA合成代谢及胶原合成量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后两者之间有一定区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其生物学行为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已有一些科研单位开展了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1〕,因其在核型分析中稳定性好,并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绝大多数基因,利用理化方法予以检测。此外皮肤组织取材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以动态观察,细胞株可储存备用,故有着重要的实...  相似文献   

7.
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人胚胎生殖细胞(Human embryonic germ cells,hEG cell)长期体外培养打下基础.方法:探索分离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MTY法、流式细胞术等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进行生长形态观察.纯度鉴定,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检测,并就不同浓度丝裂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0.25%胰酶,4℃消化过夜(12-16h)较37℃,5%CO2孵育2h更容易分离表皮和真皮;包皮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染色呈强阳性,纯度达95%以上;细胞生长曲线没有明显的滞留期,在1~6 d处于快速增殖期,第7d开始处于平台期;细胞周期大多数处于G0/G1期,细胞周期与细胞生长曲线保持一致.丝裂霉素抑制包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12.5μg/ml作用2.5h.结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可以作为人EG细胞长期体外培养的饲养层.  相似文献   

8.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9.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高效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军  靳俊峰 《广东医学》2008,29(12):1969-1970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体外连续培养体系,为组织工程皮肤真皮的构建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方法 取临床无菌切除的幼儿包皮,利用II型胶原酶分离表皮和真皮, 再用胰蛋白酶消化,剪碎真皮,接种于培养瓶,加少许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次日补加培养液。原代长满后,进行传代,并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接种次日倒置镜下可见有长梭形细胞迁出、生长,3~4d进行传代,传代后3d长满,可长期传代。细胞免疫荧光检测,Vimentin表达阳性。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高效获得构建组织观察皮肤真皮所需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0.
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与扩张皮肤回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皮肤肌成纤维细胞(MFB)特征性α平滑肌肌动(αSMA)的检测,研究扩张皮肤回缩的机理。方法 通过犬皮肤扩张实验,采用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扩张后皮肤真皮组织内αSMA阳性成纤维细胞仅个别散在,但超微结构显示成纤维细胞内微丝粗大明显,出现密纤、密斑。结论扩张刺激未使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但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具备了收缩功能的细胞结构,在细胞水平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获得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东方田鼠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分子数据.方法 照近缘的台湾田鼠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Microtus kikuchii,NC_003041.1)设计9对引物,利用传统和长距离PCR结合引物步移的策略,首次完成了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Genbank:JF261174),并对该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线粒体基因组上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中国东方田鼠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 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312 bp,含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同时,在其控制区,分别发现了终止序列区(EATS1、EATS2)、中央保守区1(CSB1)的相关保守序列和一个保守的Poly(C)10区段.在比较了东方田鼠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以及近缘物种的线粒体轻链复制起点(OL)序列的二级结果,发现茎环结构在茎和邻近序列处表现出高度保守性,而在环上的序列却存在着一定差异.通过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中国的东方田鼠与分布于俄罗斯的Microtus middendoffi田鼠,表现出最亲缘的系统进化关系.结论 中国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线粒体基因组各编码基因的长度、位置符合典型的脊椎动物特征,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中国东方田鼠的系统进化、亚种分类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普通级KM、NIH、BABL/c小鼠群的健康状况,对2288只淘汰的繁殖群小鼠进行剖检。结果发现KM繁殖群1(KM-1)、KM繁殖群2(KM-2)、NIH、BALB/c小鼠的肺部病变分别为:19.20%(192/1000)、11.85%(34/287)、7.80%(39/500)、11.98%(60/501);其中肺炎分别占:13.3%()133/1000)、5.57%(16/287)、4.60%(23/500)、9.38%(47/501);肺肿瘤分别占:5.90%(59/1000)、6.27(18/287)、3.20%(16/500)、2.59%(13/501)。肝脏病变分别为:20.7%(207/1000)、5.57%(16/287)、4.60%(23/500)、1.80%(9/501)。脾脏病变分别为:18.0%(18/1000)、4.88%(14/287)、2.20%(11/500)、1.20%(6/501)。其它器官系统也出现程度不同的病变。剖检结果提示:普通级小鼠群必须提高级别,从实验动物设施、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方法等诸多方面达到清洁极标准,否则普通级小鼠将影响科研、生产、鉴定等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东方田鼠鼠肝细胞的实验体系.方法 采用下腔静脉插管原位灌注结合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纯化出肝细胞,在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rle Media,DMEM)中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AO-EB染色观察测定其活率来评价细胞质量.结果 一只东方田鼠肝脏一般可获得1.5×108~3.0×108个细胞,活率达95%,完全符合实验要求.刚分离的东方田鼠肝细胞呈圆球形,大小均匀,培养3 h后,大部分肝细胞出现贴壁,形态呈扁平状.培养24 h后,伸展良好,并成片生长.结论 下腔静脉插管原位灌注结合胶原酶灌注法可以分离出高纯度和活率高的东方田鼠肝细胞.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建立东方田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观察测定其肝指数、病理、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6周龄湖南洞庭湖种群雄性东方田鼠70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饲喂高脂肪料,对照组饲喂高纤维料,分别于第2、4、6、8、12周处死,称量体重及肝重,计算肝指数,采血检测东方田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r-GT)、胆碱酯酶(CH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取肝脏HE染色后做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6周时肝脏出现了典型的脂肪肝特征,肝重和肝指数都明显升高(P﹤0.05),血清ALT、AST、r-GT、CHE、TC、FFA、GLU和LDL都明显升高(P﹤0.05),HDL和TG均明显降低(P﹤0.05)。镜检观察到模型组田鼠肝细胞逐渐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6周时大范围出现脂滴,8周时肝内出现弥漫性大脂肪滴,12周后出现炎细胞的浸润。结论:采用高脂饲料成功诱发东方田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为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提供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控制东方田鼠的微生物与寄生虫,参照二级(清洁级)大、小鼠标准,对普通级(半封闭系统)饲养环境条件下的东方田鼠进行了规定项目的检测。结果为:体外寄生虫螨、石膏样毛癣菌、钩端螺旋体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类东方田鼠在10个同工酶与异构蛋白生化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分布特征,以研究它们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应用乙酸纤维素膜电泳对四类东方田鼠的同工酶与异构蛋白生化基因位点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结论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与其他三类东方田鼠的电泳结果差异较大,在6个位点上都存在其所特有的等位基因,并且在其中的3个位点上它的基因型与其他三类鼠完全不同;湖南、宁夏和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三者间的遗传距离在0.0633~0.2107之间,而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与其他三类鼠的遗传距离在0.7068~0.8953之间;UPGMA聚类分析显示,湖南、宁夏和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而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单独为一类,与其他三种鼠的亲缘关系均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7.
东方田鼠的驯育与繁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108只野生东方田鼠进行了驯育,并观察其习性和繁殖情况。经过2年,东方田鼠已适应实验鼠类常规饲养环境,生产发育良好,繁殖产仔日趋正常;75-80日龄性成熟,初配日龄为85-90日龄,孕期为21d,平均每胎产仔3.7只,仔鼠成活率68.75%.  相似文献   

18.
东方田鼠是一种可以感染血吸虫但是感染后不致病的哺乳动物,体内可能存在对日本血吸虫先天的、可遗传的抗性机制.近年来随着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人们对东方田鼠的这种抗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几年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相关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角度对东方田鼠这一特殊抗性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Mf)对日本血吸虫 (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作者用Mf受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 2个阳性克隆 ,这些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后PCR扩增显示 ,插入的SjcDNA片段大小在30 0bp~ 1 .8kb之间 ,其中 30 0bp片段 6个 ,1kb片段 1个 ,1 8kb片段 5个。说明Mf感染血清可识别Sj的特异性抗原分子。后者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东方田鼠组织/器官体外杀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东方田鼠特异性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组织 器官。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童虫与东方田鼠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的组织 器官匀浆上清液以及不同浓度东方田鼠血清混合培养 ,以昆明小鼠相应的组织 器官匀浆上清及相应浓度的血清做为对照 ,观察其杀童虫效应。结果 :东方田鼠各组织 器官与昆明小鼠各组织 器官匀浆的杀伤童虫效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东方田鼠血清较昆明小鼠血清的杀伤效应强 (P =0 .0 0 1) ;东方田鼠各组织 器官匀浆之间杀伤效应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 ;东方田鼠血清较东方田鼠各组织 器官的杀伤效应强 (P <0 .0 5 ) ;东方田鼠新鲜血清与灭活补体血清的杀伤效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 4 0 %新鲜血清较2 0 %新鲜血清的杀伤效应强 (P <0 .0 0 1)。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较组织 器官的杀伤效应强 ;也较昆明小鼠血清的杀伤效应强 ,东方田鼠 4 0 %血清浓度较 2 0 %血清浓度的杀童虫效应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