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紫檀芪(PTE)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24只C57小鼠分成4组(n=6),包括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肾缺血再灌注+5 mg/kg PTE组(IR+PTE1组)和肾缺血再灌注+10 mg/kg PTE组(IR+PTE2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及TUNEL染色评估肾组织损伤。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Bcl-2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升高,BNIP3和LC3-Ⅱ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R+PTE1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降低,BNIP3和LC3-Ⅱ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水平,探索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方法 将7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记录每日体重及Zea Longa评分,到达1、3、7 d时点后进行TTC检测、HE染色、TUNEL染色、透射电镜、Western blot以及qPCR检测。结果 造模后Zea Longa评分持续下降,脑梗死面积比例、脑缺血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凋亡比例均在第3天时加重,在第7天时减轻。3个时点电镜下均观测到线粒体结构改变以及自噬溶酶体的存在。P62的蛋白表达持续下降(P<0.05),LC3Ⅱ/LC3Ⅰ持续上升(P<0.05),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升高(P<0.05),各因子的mRNA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自噬被持续激活,但直至第3天以后,再灌注损伤才得到相应缓解。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异丙酚对肝缺血再灌注后幼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C57BL/6两周龄的小鼠40只被随机分成4组(n=10):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异丙酚+自噬抑制剂3-MA组(3-MA组),除S组仅进行开关腹操作外,其余各组均行缺血60 min,再灌注6h建模。取血组织标本及海马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浓度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透射电镜法观察自噬小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Nix及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1)脑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 3-MA组最高,其次为IR组,P组居中,S组最低(P<0.05);(2)自噬小体,P组最多,且线粒体结构较完整,依次为IR和S组,3-MA组自噬最少,线粒体肿胀,分裂最多;(3)LC3Ⅱ、Nix蛋白表达水平同上述线粒体自噬水平一致,Caspase-3与此相反(P<0.05)。结论:异丙酚可促进肝缺血再灌注后幼鼠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自噬,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是吉林省中药材的优势产业,它具有抗衰老、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五味子乙素是五味子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凋亡发生时线粒体途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内容,因此,我们将Sch B与凋亡线粒体途径中caspases及Bcl-2家族成员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自噬作为参与细胞代谢和细胞器更新的调节机制,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线粒体自噬作为细胞靶物特异性自噬的一种,可识别和清除功能受损的线粒体,实现线粒体的质量控制.线粒体主要通过Parkin依赖途径和非Parkin依赖途径调节自噬,从而影响机体的机能.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参与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中和抗体(Sham-A)组、假手术—空载抗体(Sham-G)组、I/R—中和抗体(I/R-A)组及I/R—空载抗体(I/R-G)组,每组10只.另取3只db/db小鼠...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20,(1):12-15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在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糖酵解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体外模型,通过血流变仪考察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标仪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心肌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ATP含量及乳酸含量。结果:五味子乙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具有显著影响,可显著升高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速率(±dp/dt)和心率(HR);同时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减少MDA含量,升高SOD及GSH-Px抗氧化酶活性,此外可明显抑制心肌组织中Caspase-3,同时升高心肌组织中ATP及乳酸含量,但以上作用与糖酵解抑制联合使用后显著降低。结论:五味子乙素可提高心肌糖酵解水平,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发生,恢复心肌能量供应并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脏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自噬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可引发氧化应激、代谢供需失衡和细胞炎症等分子级联反应,通过干预线粒体自噬可以维持细胞稳态。研究发现,调控线粒体自噬研究较多的天然产物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尽快寻找靶向线粒体自噬的天然产物是一条有希望的研究方向。本文旨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线粒体自噬相关机制和以线粒体自噬为靶向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天然产物进行系统阐述,为研发干预线粒体自噬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型神经保护天然产物及其治疗学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控制线粒体数量的选择性自噬过程,其对维持细胞正常表型和功能至关重要,且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脑组织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可能导致比血管闭塞时更严重的急性损伤。而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其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等有关。而这些过程受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假定激酶1、Parkin、Bcl-2/腺病毒E1B 19 k Da相互作用蛋白3等)的调控。适度的线粒体自噬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清除不足或过度激活的线粒体自噬,可以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未来,脑缺血再灌注中的线粒体自噬将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噬是在溶酶体中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产生氨基酸和脂肪酸,供细胞再次利用的过程。其中线粒体自噬,不同于传统自噬,是选择性去除受损线粒体的一种靶向自噬。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与线粒体形态动力学有关且受到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调节。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密切联系。一方面脑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能诱导线粒体自噬的产生,另一方面线粒体自噬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转归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肠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经有效治疗并恢复血流后,容易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线粒体自噬在肠IRI的病理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线粒体自噬是一把“双刃剑”,其发挥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肠IRI的程度,在轻度肠IRI的病理改变中,发挥着减轻IRI的作用,而在严重肠IRI的病理改变中,发挥着加重IRI的作用。线粒体自噬在肠IRI中的调控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包括PINK1/Parkin信号通路、BNIP3/NIX 信号通路、FUNDC1信号通路、Beclin1信号通路。随着研究的深入,线粒体自噬在肠IRI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越来越清晰,为肠IRI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EA+I/R组),脑纹状体感染AAV-VC(空载体病毒)后再给予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AAV-VC+EA+I/R组)和脑纹状体感染AAV-Beclin1(过表达Beclin1病毒)后再给予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AAV-Beclin1+EA+I/R组),每组15只大鼠。对各组大鼠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术后1、2、3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在MCAO术后7 d处死大鼠,TTC染色以测定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状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分子LC3-Ⅰ、LC3-Ⅱ、AMPK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Beclin1与Vps34的相互作用。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脑梗死体积与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增加(均P<0.05)。机制研究显示缺血再灌注后LC3-...  相似文献   

14.
原杰  李林桐  汪圣翔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203-204
自噬是真核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利用溶酶体清除受损、变性或衰老的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的现象。根据细胞内物质运送到溶酶体的途径不同,可将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自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激活,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自噬被明显激活,而其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保护性的还是损伤性的目前并无统一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均可诱导自噬,并且再灌注阶段自噬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今自噬已成为治疗心脏缺血性疾病的新一潜在靶点,且为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预处理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给予或不给予EGCG预处理,建立缺氧/复氧模型。提取、纯化外泌体,采用在体基因干扰或基因敲除技术,构建antagomiR-30a和Beclin-1+/-小鼠,建立I/R模型,缺血30 min心肌注射外泌体,研究EGCG预处理心肌细胞分泌的exosomes(EGCG-exosomes)对I/R的作用。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0a与Beclin-1的相互作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I(cTnI)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数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0a与自噬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exosomes组自噬体数量减少,心肌损伤减轻。与exosomes组相比,EGCG-exosomes组心肌梗死面...  相似文献   

16.
熊冰婕  曹飘  刘安祥  张骏 《海南医学》2022,(14):1862-186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治疗中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受损线粒体会被自噬系统降解(线粒体自噬)。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作为线粒体自噬中最主要的途径,PINK1/Parkin介导线粒体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DAC6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α-微管蛋白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夹闭肾动脉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用HE染色观测肾脏形态学,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HDAC6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建立小鼠肾小管上皮缺氧复氧模型,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微管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用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肾脏组织中HDAC6含量增加(P<0.05)。在细胞缺氧复氧加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statin A (TA)组,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凋亡减少(P<0.05)。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后, α-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加TA组,α-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升高。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后,自噬相关基因 LC3、ATG7、Beclin-1表达增加,自噬激活,加TA组LC-3、ATG7、Beclin-1表达较单纯缺氧复氧组增多,自噬增强(P<0.05)。结论 HDAC6抑制剂可通过激活自噬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uroeortin (UCN)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UCN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离体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模型,进行缺血/缺氧1h再灌注/复氧2h的损伤,在缺血/缺氧前1h给予UCN预处理;在再灌注/复氧2h后观察UCN对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损伤、细胞自噬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UCN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损害,使梗死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降低;增加缺氧复氧离体心肌细胞活力、减少培养上清的LDH水平.与上述心肌保护作用相伴随的是UCN预处理还能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自噬,使LC3BⅡ/LC3BI的比值显著降低,并且抑制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Bni p3的mRNA表达.结论 UCN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可能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自噬在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28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i=7):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IPR组)、自噬抑制剂处理组(3-MA组)。采用夹闭双侧股动脉缺血4 h后恢复灌注4 h的方法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股动脉夹闭前30 min实施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循环3次后建立肢体缺血预处理模型;3-MA组于缺血预处理前30 min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1.5 ml/kg。再灌注4 h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和病理学结果,采用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Ⅱ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IPR组、3-MA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LC3-Ⅱ/LC3-Ⅰ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IPR组细胞凋亡降低、LC3-Ⅱ/LC3-Ⅰ表达下调(P<0.05);与IPR组相比,3-MA组细胞凋亡比例升高、LC3-Ⅱ/LC3-Ⅰ表达下调(P<0.05)。 结论 自噬参与了肢体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