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氏弧菌属正常海洋微生物,常污染水源或海产品,人类摄食后引起食物中毒.对海水浴者,主要引起耳和伤口感染、败血症,是目前所公认的11种致病性弧菌之一.1999年12月,我站首次从质控菌株中鉴定出一株麦氏弧菌,并对其作了生化、毒力、耐药状况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科伤口感染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小儿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医院小儿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67例患儿中发生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78例治疗护理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年幼、体轻患儿较易发生伤口感染,其中>3岁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率为4.2%,<3岁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率为6.9%;体轻、正常体重、超重患儿伤口感染率分别为6.1%、4.8%、4.8%;年资>5年的较<5年手术者对患儿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资>3年较<3年责任护士的患儿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切口类别不同,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亦不同,Ⅲ类切口手术后感染率为7.7%,Ⅱ类切口为5.3%,Ⅰ类切口为2.2%;单独病房患儿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双人病房及多人病房患儿,分别为6.2%、3.3%、2.0%.结论 加强医疗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做好患儿围术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患儿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病房环境管理等,是降低小儿外科伤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水、尘埃、空气、人及动物粪便中常见菌。该菌因对抗生素的耐药谱广,因此人类感染率逐渐上升。本菌属各菌可引起心内膜炎、伤口感染、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等疾患。目前对该菌的分离鉴定国内尚无理想的方法,因此寻找简单而准确的分离鉴定方法已成为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我们采用同一份样品三种不同培养方法分离肠球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总后勤部制订的《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科研成果要自下而上逐级组织鉴定。研究所一级的鉴定,一般都是在研究室、所学术委员会评议的基础上,报上一级预审后,由所主持邀请有关军内外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召开鉴定会进行鉴定。1981年以来,我们试用“信函”方式,聘请军內外同行专家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成果进行评审,作了尝试,感到有推广的必要,特提出来供组织成果鉴定的部门和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案例一雷某因摔伤前往被告医院就诊,由于被告治疗不当,致使原告伤口感染并发骨髓炎。双方商定委托北京某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听证时将封存病历开封后,原告对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异议,书面申请中止鉴定,鉴定机构遂将此案退回法院。而后被告申请对原告所提出的病历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病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些报道主张应有专门的外科医师(即感染管理医师ICP)进行外科伤口监测,这样可减少外科伤口感染率。疾病控制中心(CDC)已制定了外科伤口监测标准。然而,最近Haley 建议仅靠外科医师诊断外科伤口感染,也可减少外科伤口感染率。本文监测了医院4个外科病房的3024例住院病人(其中普通外科136例,神经外科89例,心血管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回肠造口术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回肠造口术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伤口感染患者68例为感染组,同期回肠造口术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未合并伤口感染患者60例作对照,为未感染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疑似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疑似因素并制定相应防治策略。结果单因素中感染组糖尿病、手术时间、经表皮水分丢失、皮炎类型、预防性使用湿润烧伤膏、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糖尿病、手术时间、经表皮水分丢失是致患者合并伤口感染的独立性风险因素,而预防性使用湿润烧伤膏、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医院回肠造口术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合并伤口感染因素多样,根据风险因素制定防治策略有助于最大程度降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玉树地震受伤患者伤口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培养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受伤患者伤口感染梭状芽胞杆菌情况,为临床诊治及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细菌的感染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3例伤口感染的地震受伤患者入院时立即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厌氧和需氧培养,并采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鉴定出的梭状芽胞杆菌菌株经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DNA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细菌种类。结果 3份标本经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出1株产气荚膜梭菌、4株疑似梭状芽胞杆菌;PCR扩增显示5株菌均出现目的大小条带;测序证实5株菌有1株为产气荚膜梭菌,另4株为需氧芽胞杆菌属细菌。结论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联合应用可快速、准确为临床提供诊治和预防控制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过程。方法:此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对象,是我院普外科2015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总计发生伤口感染30例,分析伤口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患者的不同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的类型、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和伤口感染发生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普外科伤口感染和患者的性别、手术类型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因素具有相关性。治疗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感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做好感染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跨膜压对空心纤维透析器超滤率体外检测的影响。方法选用四种规格的空心纤维透析器,按跨膜压从小到大的顺序测量超滤率的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跨膜压的增大,高通量透析器(膜面积2.1m2)的超滤率下降幅度为53.0ml/mmHg/hr,高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5m2)的下降幅度为40.2ml/mmHg/hr,低通量透析器(膜面积2.1m2)的下降幅度为6.4ml/mmHg/hr,低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3m2)的下降幅度为3.1ml/mmHg/hr。结论跨膜压的增大会使超滤率体外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大型教学医院非住院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率进行监测,同时研究住院和非住院病人外科伤口感染中危险因子的不同频度。作者随机对515例非住院手术病人和273例住院病人术后30天发生手术伤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13,自引:25,他引:113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1次,术后应用不超过36h,共计921人;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除按A组的方法应用外,术前1d可能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36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37.5℃以下,共计1213人;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8例,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自锁脱槽加力对正畸移动牙齿龈沟液(GCF)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正畸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右侧上颌尖牙施加100g、200g的远中移动初始力,左侧上颌尖牙不加力,分别对两侧上颌尖牙于加力前、加力后1hr、24hr、48hr、72hr和168hr收集近中龈沟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GE2的含量。结果:在100g力值、200g力值作用下实验组与对照组GCF中PGE2水平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g力值作用下GCF中PGE2水平变化更稳定。结论:自锁脱槽矫治应用轻力可以移动牙齿,而且牙周组织的改建更接近于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原因,为减少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科患者476例。查阅患者原始记录,对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别、手术性质、切口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等记录进行统计,统一填写表格。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感染率为3.57%,骨科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术前合并感染以及住院时长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多种因素引起骨科术后伤口感染,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积极干预,在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采取对应的措施,能够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9月医院收治的各类埋伏阻生牙患者108例,采用术前咨询与正畸,手术与正畸矫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不同牙位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23.1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高,伤口感染率逐渐提高,且与其他年龄段相比,40~49岁患者伤口感染率明显提高,正常愈合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感染的牙位数感染率:中切牙为28%,尖牙为32%,第二前磨牙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颊)侧阻生埋伏牙比舌(腭)侧阻生埋伏牙的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患者伤口的感染率较高,在临床中应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是年龄较大和偏唇(颊)侧阻生埋伏牙的患者,更应注意伤口感染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6.
伤口感染比较多见,不管是外伤还是手术后稍有不慎,便可引起伤口感染。伤口感染除全身治疗外,局部治疗亦非常重要。伤口由于局部软组织损伤,血液供应受阻等因素,创面的细菌不易受全身抗生素的作用而影响疗效。创面直接给予抗生素,局部药物不但浓度较高,且直接与细菌作用,有利于杀灭细菌。余用甲硝唑与呋喃西林混合溶液治疗感染性伤口疗效较佳。溶液中呋喃西林可抑制乙酰辅酶A,干扰细菌糖代谢,对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较敏感,抗菌力在酸性环境中较强,且不受脓液及组织分解产物的影响。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科根据生化特性划分为属和亚属,生化反应符合沙门氏菌属者尚需进行血清学鉴定,这是因为肠杆菌科各菌属之间抗原相关(或相同)者较多。由于国内各生物所生产的血清均未能作属外吸收,致使本菌属外的其他菌属可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因此,要得到正确的定型,则需借重于准确的生化反应。然而传统的检验程序和方法,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呕吐的效果。方法: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照组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结果:针对急性期呕吐(2—24hr)、延迟性呕吐(24—120hr)、0—120hr呕吐,中度呕吐化疗病人完全缓解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74%、69%,69%、55%、56%。重度呕吐化疗病人完全缓解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54%、46%,69%、37%、34%。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初次和重复用中度或重度致吐化疗的患者的急性、延迟性、化疗后120hr(5天)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9.
弧菌科和气单胞菌属中许多细菌不仅能引起人类急性腹泻也可产生其胃肠道外的感染,如伤口感染败血症等。为了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对泰安市郊区和东平县卫生防疫站在井水和食品中分离的23株菌株进行了系统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鉴定方法按《霍乱副霍乱防治手册》与陈天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骨科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及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24例骨科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占比、主要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共224例骨科伤口感染患者,202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18%。224例患者共检出2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52株占61.79%,革兰阳性菌89株占36.18%。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骨科伤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且大多数患者未经病原菌分析便滥用抗菌药物,伤口感染患者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该对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后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