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细胞形态异常致机采血小板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初燕  张杰  祝瑞泉 《北京医学》2005,27(8):496-496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直接导致机采血小板的采血失败,如患者使用的机采血小板质量达不到"国家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加重其经济负担.我们对2003年至2004年的77例患者机采血小板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血站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57例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献血者的献血资料,对失败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7例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献血者中,有29例是因血小板冲红导致,11例是因采血部位血肿导致,9例是因献血反应导致,4例是因乳糜血导致,其余还有因溶血、耗材质量等因素导致。结论: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通常是因献血者自身因素与工作人员操作不合理导致的,因此,需加强献血者的筛选及采集前的检测分析,并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3.
杨夏  白旭华  施建平 《新疆医学》2007,37(2):162-164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成分输血比例逐步提高,血小板输注已成为现代成分输血的主要内容。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因具有血小板含量高、输血不良反应少、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率低和临床治疗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数量直接影响着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结合近年血液质量管理进展以及多年的机采血小板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全面、有效的机采血小板质量管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曾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6):935-935
机采血小板因输注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故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临床输注过程中,如护士不按正常操作规程输注,不但会影响其治疗效果,还可能会造成输注失败,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疔。笔者在工作中,遇到2例护士采用同一输血器输注药品后未经生理盐水冲洗,立即输注机采血小板造成管道内凝血、阻塞而输注失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芳  王菊梅 《甘肃医药》2012,(5):400-401
目的:通过1例误将生理盐水当做抗凝剂进行血小板采集失败的案例分析,发现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核对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分析造成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环节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杜绝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核对不仔细导致的失败,是保护献血者采集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张杰  祝瑞泉 《北京医学》2005,27(2):107-108
北京血液中心自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机采血小板51 067袋,采血失败727例,其中因冲红所致的采血失败347例,占采血失败总数的47.7%.机采成分血是一项要求严格、成本较高的技术工作[1~3].为提高工作质量,减少经济损失,我们对冲红所致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机采血小板具有高浓度、高纯度等优点,患者输注后疗效显著。笔者现将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院临床应用45个单位机采血小板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机采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内后的疗效维持时间。方法收集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资料,观察比较输入机采血小板与非机采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控制情况。结果输入机采血小板后可达到显著的止血作用。疗效可维持120h;输入非机采血小板后亦可达到显著的止血作用,疗效可维持96h。结论输入机采血小板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所导致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的因素,以提高机采血小板的制品质量。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3月—9月机采双份血小板献血者资料,观察分析其一般情况,血细胞分离机运行参数及采前血常规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结果采集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与血小板采集量成正相关(P<0.05)。而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则与血小板采集量成负相关(P<0.05)。结论需正确分析献血者采前血常规,作出最优选择,保证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促进无偿机采血小板的宣传和发展工作.方法 对2008年1 801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者的情况详细记录及分析,并与2009年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2 039例进行比较.并就Trima和MC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一些献血反应的诱因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2008年机采血小板1 801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149例,占8.27%,2009年2 039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过程中实施全过程护理干预,仅发生献血反应19例,占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选择体质量>55 kg,血小板计数高的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实践证明全过程的沟通干预有助于献血者保留、招募及其再次献血, 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并对进一步开展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礼堂  任小花  孙榕 《甘肃医药》2021,40(2):146-147
目的:研究血小板减少性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病科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血液病患者204例共计363次输注机采血小板,以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PPR值)和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来评价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不同病种患者的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同,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2.
冰冻和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冰冻和常规保存的机采血小板在血液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存血小板171个治疗量,490例患者使用冰冻保存血小板591个治疗量,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CCI)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常规和冰冻存机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57.3%和52.5%;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3.6%和85.1%。未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结论:输注机采血小板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较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9例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出血,部分出血患者经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治疗后,出现了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为了了解引起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我们对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的9例患者,进行了血小板相关HLA抗体(HLAAb)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Ab)检测,并对我院所用机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进行了监测,包括浓缩血小板总数、红细胞混入数及白细胞混入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冰冻机采血小板在外科手术失血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查外科术后失血合并血小板减少102例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和82例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对患者进行输注止血效果观察。结果冰冻机采血小板和新鲜机采血小板一样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两者的止血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外科手术失血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机采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缓解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现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冰冻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观察输液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显著优于新鲜血小板组。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输注机采血小板(PC)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机采血小板大量应用于临床。1999年3~5月作者应用机采PC治疗多种疾病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47例,并与同期应用手工PC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25例进行了临床疗效和输PC后的不良反应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输注机采PC治疗47例患者(简称机采组)和输注手工PC治疗25例患者(简称手工组),均系化疗或骨髓造血增生不良及外科手术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而不是因非特异性消耗因素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败血症或严重脾脏肿大所致。病程1个月~8 a。机采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11~73岁,平均43岁;手工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9~72岁,平均41.5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选择满足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血小板。结果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机采血小板供者共3258人次,仅有1.2%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为减少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机采血小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种类、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护理,对保障献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在肿瘤、血液病患者输血治疗中的作用,进一步证实白细胞过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2007年我院肿瘤和血液病患者使用滤白机采血小板的情况,并通过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血小板有效输注及24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与未进行白细胞滤除的机采血小板输注相比较。结果:过滤机采血小板和未过滤机采血小板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滤机采血小板和未过滤机采血小板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CC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滤器能有效地减少机采血小板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且不影响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西宁地区手工(离心)白膜法制备的血小板制品(以下简称浓缩血小板)与采用美国mcs+采集的血小板制品(以下简称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差异,选择理想的血小板制备方法,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质量。方法:采用抽检方式对中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及机采血小板进行质量检测,其中包括红细胞沾染量、白细胞沾染量、血小板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对中心血小板制品的抽检结果显示: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沾染量、白细胞沾染量明显低于浓缩血小板,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有效成份血小板含量,机采血小板明显高于浓缩血小板,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浓缩血小板质量低于机采血小板,其制备工艺有待改进和优化,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残留量,提高血小板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机采新鲜血小板和机采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成分输血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成份输血在临床上肯定的治疗效果,对血小板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站从2003年开始为临床提供机采新鲜血小板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输注机采新鲜浓缩血小板(简称机采新鲜血小板)不能保障病人及时需要,满足不了临床的要求。从2004年开始了机采冰冻血小板的制备,2年多来,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冰冻血小板应用于临床后,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了机采冰冻血小板具有机采新鲜血小板的优点外,还具有保存期长,无污染危险,使用方便,随用随取,有利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危重患者的及时抢救,增加治疗机会的优点,但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之后的血小板数量上升不及新鲜血小板输注后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