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吴功侃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5)
1970年Burnet创建肿瘤免疫监视学说以来,通过众多学者的工作,对肿瘤的免疫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有了较完整、系统的认识。与此同时,外科治疗肿瘤已向着局部与全身并举、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概念转变。既要把手术方 相似文献
3.
4.
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是否会改变TIME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短期/长期预后是当下的研究焦点。文章针对麻醉对TIME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有研究显示,吸入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及局部麻醉药均会不同程度地... 相似文献
5.
尽管对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某些病理特征已达成共识 ,但组织学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和诊断排斥反应的标准[1] 。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早期免疫过程包括 :抗原提呈、淋巴细胞和炎性细胞的浸润、激活、增殖、细胞因子的变化、细胞毒素的作用 ,均以短暂、局部、微量的方式发生作用 ,也早于移植肠出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及功能改变之前。因此 ,移植肠内的免疫指标的变化可反映早期排斥反应过程 ,监测移植肠内免疫指标的变化可直接反映排斥反应的免疫损伤过程 ,对诊断和预测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本文对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移… 相似文献
6.
Fas配体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与肾癌免疫攻击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Fas配体 (FasL)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与肾癌免疫攻击作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4 4例肾癌组织FasL表达及肿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 (TIL)凋亡情况 ,并应用肾癌细胞株 786 0、GRC 1与JurkatT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T细胞凋亡率。SP法检测Ki6 7表达 ,评价肾癌预后。 结果 (1) 4 4例肾癌组织FasL表达阳性率 4 6 .5 % ,高于正常肾组织的 2 3.2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随肾癌分期增加 ,FasL表达阳性率增加。肾癌FasL表达率与Ki6 7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 (r =0 .93,P <0 .0 1)。 (2 )肾癌组织TIL凋亡率为 33.9% ,高于正常肾组织的3.5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肾癌FasL表达率与TIL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 (r =0 .96 ,P <0 .0 1)。 (3) 786 0FasL表达率 18.6 % ,GRC 1表达率 2 .3% ,二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Ju rkat细胞与 786 0细胞共培养的凋亡率 14 .9% ,与GRC 1共培养的凋亡率 1.3% ,二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中和抗体NOK 2中和 786 0细胞FasL后 ,与之共培养的Jurkat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 (P <0 .0 1)。 结论 肾癌组织FasL表达增高 ,以此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实现对宿主的免疫攻击。 相似文献
7.
随着实验外科学的发展,我国关于膀胱肿瘤的实验研究也经历了从组织水平到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以病因学、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为主,80年代开始主要是以形态学研究为主,90年代至今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以下主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膀胱肿瘤的实验研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膀胱内灌注BCG(Bacillus Calmette—Guefin)预防肿瘤复发、治疗原位癌与术后残存瘤是20世纪80年代人类应用生物免疫修饰剂预防与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通过20多年的大量临床实践和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膀胱内灌注BCG预防肿瘤复发、治疗原位癌与术后残存瘤具有很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人与发展,有关BCG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认识也从非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发展到BCG相关分子与抗癌活性、钟样蛋白受体与局部细胞免疫效应、BCG与多肽细胞因子、BCG相关抗原表达以及基因重组BCG的实验研究等。有鉴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与BCG分子免疫介导抗肿瘤作用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免疫与泌尿系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细胞免疫与泌尿系肿瘤徐建春章咏裳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以往人们认为红细胞只与呼吸功能有关。1953年Nelson〔1〕首次发现人类红细胞能与特异调理过的梅毒螺旋体及肺炎双球菌结合,称此为免疫粘附,并推测红细胞膜... 相似文献
11.
肾肿瘤粘附分子吞噬细胞糖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检测肾肿瘤粘附分子吞噬细胞糖蛋白(CD44)的方法和临床意义,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对48例不同性质及组织学类型的肾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分子CD44及肿瘤组织CD44进行测定,并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术前淋巴细胞CD44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良性肿瘤组(P<0.01,P<0.05);癌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P<0.05);肾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的CD44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外周淋巴细胞CD44含量逐渐下降。结论:肾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检测对鉴别肿瘤性质、早期诊断肿瘤、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BCG治疗膀胱肿瘤的分子免疫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内灌注BCG(BacillusCalmette -Guerin)预防肿瘤复发、治疗原位癌与术后残存瘤是 2 0世纪 80年代人类应用生物免疫修饰剂预防与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通过 2 0多年的大量临床实践和前瞻性研究 ,已经证实膀胱内灌注BCG预防肿瘤复发、治疗原位癌与术后残存瘤具有很明显的临床效果 ,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有关BCG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认识也从非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发展到BCG相关分子与抗癌活性、钟样蛋白受体与局部细胞免疫效应、BCG与多肽细胞因子、BCG相关抗原表达以及基因重组BCG的实验研究等。有鉴于此 ,本文将重点讨论与BCG分子免疫介导抗肿瘤作用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为肿瘤治疗和CSC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CSC与肿瘤治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CSC的概念于2001年提出,至今已在多种组织中得到证实.CSC研究包括各种实体CSC分离鉴定、CSC起源、微环境、生长机制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根据CSC学说,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存在缺陷,CSC新治疗思路可能彻底治疗肿瘤.结论 CSC学说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为肿瘤的治疗提出了革命性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治疗范式和全过程管理理念为肝肿瘤肝移植带来新机遇。移植肿瘤学、移植免疫学及合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发展,推动了肝肿瘤肝移植进入了新阶段。未来器官移植将以外科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基因编辑、3D打印、智能影像和生物大数据等前沿、关键技术为切入点,推动移植诊疗方式和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19.
20.
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机体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 12 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 3d ,7d和 14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 3 ,T 4,T 8,T4/T 8)和红细胞C 3b受体花环 (RBC C3bR )及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 )形成率。结果 所有肝癌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 7d和 14d ,T 3细胞 ,T 4细胞 ,T 4/T 8及RBC C 3bR ,RBC ICR形成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可以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