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便秘1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便秘的治疗。材料与方法:治疗特发性便秘197例,其中慢传输型便秘2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173例,后者包括直肠内套叠75例,直肠粘膜脱垂57例,耻骨直肠肌痉挛25例,直肠前膨出16例。慢传输型便秘主要表现便次少,排便间隔时间3~10d不等,少数有腹胀。直肠内套叠及直肠粘膜脱垂主要表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全、肛部坠胀、肛部阻塞、肛部疼痛、用手指插入肛门协助排便等症状。结肠传输试验:24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表现结肠传输障碍,标志物全部排出时间5~11d,平均7.4d。直肠内套叠及直肠粘膜脱垂患者中有25例排出时间延长至3~6d。排粪造影:直肠粘膜脱垂以前壁粘膜脱垂为主。直肠内套叠全层肠壁呈漏斗状套人,鞘部呈杯口状,伴肛直角变钝32例,会阴下降>3cm 23例。耻骨直肠肌痉挛表现耻骨直肠肌压痕加深。直肠前膨出显示直肠明显突向阴道。盆腔造影:45例行盆腔造影,34例显示直肠子宫/膀胱陷凹明显加深。24例慢传输型便秘20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4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粘膜脱垂54例、直肠内套叠23例。直肠粘膜缝缩术治疗直肠粘膜脱垂3例。改良式Orr's直肠悬吊治疗直肠内套叠52例,其中31例加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因伴结肠排泄时间延迟而加行结肠次全切除术,32例女患者加行子宫悬吊。16例直肠前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便秘1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特发性便秘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特发性便秘197例,其中慢传输型便秘2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173例,后者包括直肠内套叠75例,直肠粘膜脱垂57例,耻骨直肠肌痉挛25例,直肠前膨出16例。慢传输型便秘24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2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粘膜脱垂54例、直肠内套叠23例。直肠粘膜缩缝术治疗直肠粘膜脱垂3例。改良式Or’s直肠悬吊治疗直肠内套叠52例,其中加行乙状结肠切除术31例,加行结肠次全切除术5例,女患者加行子宫悬吊32例。直肠前膨出行直肠修补16例。耻骨直肠肌痉挛25例均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慢传输型便秘痊愈100%(24/24)。直肠粘膜脱垂痊愈79%(45/57),好转20%(11/57),无效2%(1/57)。直肠内套叠痊愈63%(47/75),好转29%(22/75),无效8%(6/75)。直肠前膨出痊愈69%(11/16),好转31%(5/16)。耻骨直肠肌痉挛好转72%(18/25),无效28%(7/2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结肠次全切除联合直肠前壁悬吊术和结肠次全切除联合经阴道修补术治疗合并直肠前突的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32例合并直肠前突的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肠次全切除联合直肠前壁悬吊术(A组)和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阴道修补术后(B组)的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并发症、便秘症状改善程度、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后A组的胃肠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便秘症状改善度和便秘复发率均好于B组(P0.05)。结论与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经阴道修补术相比,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直肠前壁悬吊术是治疗合并直肠前突的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的更有效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便秘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9月至 2 0 0 3年 6月 ,我们对 4例顽固性便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3例为经腹腔镜直肠悬吊加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 ,1例为经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 30、4 4、4 7和 4 8岁。病程 2~ 5年。 4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转至我院。结肠传输时间测定和排粪造影检查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肠前突、会阴下降 ) 3例 ,其中 1例合并内套叠 ;诊断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1例。2 方法 :(1)经腹腔镜直肠悬吊加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观察孔为 10mm…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直肠悬吊术:改良Orr‘s直肠悬吊术治疗直肠内脱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31例经排粪造影诊断的直肠内脱垂行经腹改良Orr's直肠悬吊术的结果,其中16例合并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合并有内容物的盆底疝,3例结肠通过延迟。20例附加乙状结肠切除、3例附加结肠次全切除、22例附加子宫前倾位固定、8例附加直肠前突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直肠内套叠43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43例手术的直肠内套叠。提出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可将直肠内套叠分为无盆底变化的直肠粘膜内套叠和有盆底腹膜过度降低或伴有盆底疝的直肠全层内套叠。 根据38例经腹手术发现患者都有盆底Douglas陷窝过度下降,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松弛下移,甚至有的腹腔静脉分叉下移的现象,女性患者则全有子宫内脱垂并后倒,提示有腹腔内脏下垂或下移。治疗上应恢复直肠运动功能的功能性直肠悬吊术和盆底相对抬高,不主张对盆底作过多的分离,对下垂的过长的乙状结肠主张切除,下垂和后倒的子宫亦应作相对的捉高与固定。伴有的直肠前膨出应经阴道修补。矫往过正的直肠悬吊与盆底抬高不适合此类病人。由于长期过度用力排便所造成的盆膈肌下降松弛,不宜用手术矫正,应手术前后长期的加强提肌锻炼使之恢复。改变用力摒便的习惯和多进粗纤食物与油类的方法来恢复结肠的运动等,使患者排便规律恢复。  相似文献   

7.
例1,某女,63岁,因大便困难1年,加重半年,诊为老年便秘,直肠脱垂,3~4d大便一次,便干,排便困难,需以手按下腹协助排便,无直肠脱出肛外,X—ray排粪检查:肛上距40mm,直肠前突19mm,直肠粘膜内套叠。动态钡透:24h全达结肠,4d排出钡剂,诊为结肠运输延迟。于1996年4月行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涤纶网包绕直肠4/5周,悬吊固定于骶骨峡。术后第5天肛门排气,手术后半年内仍排便不畅,较术前无明显改善,仍需配以药物治疗协助排便,以后逐渐改善,半年后明显好转,排便通畅,停服泻药,至今随访2年,无复发,效果好。例2,某女,54岁,因大便困难一年,加重半年,诊为老年便秘,直肠脱垂。3~5d大便一次,便干,需按压下腹或阴道协助排便,便后有直肠脱出肛外,需用手推送回肛内。X-ray排粪造影检查:直肠前突12mm,力排时前突50mm,直肠粘膜内套叠,脱入肛管。于1998年3月行直肠粘膜部分切除,涤纶网片包绕直肠4/5周,悬吊固定于骶骨峡。术后第4天肛门排气,第6天排便,便成形,排便通畅,随访2个月,病人感觉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口处梗阻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直肠前突42例,纵行缝扎加注射固定法治疗直肠内套叠内脱垂76例,耻骨直肠肌切断包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68例。结果: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有效率分别是92.86%、94.37%、94.11%;总有效率94.08%。结论:具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出口处梗阻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联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肛门后方切开加痔上直肠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直肠前壁直肠黏膜纵形柱状缝扎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所致便秘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7.6%,无效率为2.4%。随访1~4年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9%。结论: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所致便秘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确认无效后,方可考虑外科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本术式具有手术疗效好、方法简便、后遗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31例经排粪造影诊断的直肠内脱垂行经腹改良Orr’s直肠悬吊术的结果,其中16例合并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合并有内容物的盆底疝,3例全结肠通过延迟。20例附加乙状结肠切除、3例附加结肠次全切除、22例附加子宫前倾位固定、8例附加直肠前突修补术。术后平均随访2.5年。治愈25例(81%),好转4例(13%),无效2例(6%)。作者认为应个体化地设计手术方案,并提出功能性直肠悬吊术:即术中不作广泛的解剖,适当双侧或单侧直肠悬吊,避免“矫枉过正”,同时处理其他功能解剖异常。本文讨论了该术式的指征和有关排便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9年7月至1997年6月采用5种手术治疗31例直肠内套叠、直肠前突患者,其中2例伴有乙状结肠冗长,取得比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女28例,男3例.21~30岁,2例,31~40岁8例,41~50岁,15例,51~60岁6例.直肠内套叠19例,其中8例为直肠内套叠伴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伴乙状结肠冗长2例,单纯直肠前突12例.1.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手术适应症,对40例经结肠慢传输试验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18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6例行结肠区段切除术,5例行扩大的左半结肠切除术,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术式治疗,患者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并存在不同的特点。(1)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0.9%,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4.4%,后者高于前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术中失血量、膀胱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顽固性腹泻、尿潴留、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均优于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部分切除术组(结肠区段切除术组+扩大的左半结肠切除术组)有效率为81.8%,低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其术后复发率高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术式对慢传输型便秘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以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最为有效,具体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结肠慢传输试验、钡灌肠检查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1例结肠慢通过性便秘手术情况。男性1例为巨乙状结肠伴扭转,女性10例中9例为全结肠通过缓慢,1例为乙状结肠缓慢。2例乙状结肠缓慢者作该肠段切除,而9例全结肠通过缓慢者作全或次全结肠切除。此外术前排粪造影及盆腔造影及手术中10例病人均发现有直肠内脱垂,盆底下降、子宫内脱垂及后倒等。故10例伴有盆底变化者分别作了直肠悬吊、盆底抬高和子宫固定及后倒纠正等手术。术后一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排便,无坠胀及排出困难。仅一例术后有梗阻症状。切除结肠病理大部分有肌间神经丛变性等变化。根据上述发现认为本病除少数有解剖因素外,大部分有出口性便秘的盆底变化,推测本病多数为出口梗阻基础上应用大量刺激性泻剂,引起结肠肌间神经丛损伤而最终发生结肠通过性便秘,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宝华  刘沂 《腹部外科》2020,(6):409-412
此文就我国结直肠外科良性疾病的诊疗进展做一述评,重点阐述慢性便秘、炎症性肠病、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结直肠损伤的外科治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慢性便秘的全结肠切除术和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疗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各种手术均有一定疗效,选择手术治疗和手术方式时应慎重。炎症性肠病中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为发生了并发症和内科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为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克罗恩病手术指征为穿孔、梗阻等并发症。直肠阴道瘘是根据瘘口位置决定手术方式。直肠脱垂的手术适应证为相对较重的Ⅱ度或Ⅲ度直肠脱垂及复发性直肠脱垂;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的各种直肠悬吊术和经会阴的直肠部分切除术。结肠损伤手术方式有一期修补术和结肠造口术。肛管直肠损伤根据损伤部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电视腹腔镜在大肠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 1995年 5月至 1999年 10月开展电视腹腔镜大肠手术 2 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1 6 (16~ 82 )岁。疾病种类及术式见表 1。表 1  本组 2 8例大肠疾病与手术术式情况 疾病种类例数 手术方式结肠癌 8右半结肠切除术肠发育畸形伴肠系膜血管瘤 1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癌 3横结肠癌根治术乙结肠癌伴肝转移 1乙结肠癌姑息切除  肝转移癌固化术直乙结肠癌 9Dixon手术乙结肠腺瘤 2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直肠脱垂 1直肠悬吊术直肠癌 2Miles手术降结肠癌 1左半结肠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19年间收治的125例结直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和腹膜内直肠破裂69例中,初期缝合或切除吻合56例(81.16 %),行造口术11例,“损伤控制外科”术式2例。腹膜外直肠破裂18例中,14例行乙状结肠近端造口并骶前引流,4例一期修补未造口;其余38例非全层损伤患者,均做简单修补。全组死亡8例(6.40 %),6例术中、1例术后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术后5 d死于胸腔感染。术后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6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均治愈。 结论:多数结肠和腹膜内直肠损伤可一期手术,应配合围手术期正确使用抗生素尤其甲硝唑。腹膜外直肠伤应分期手术,为阻断远端污染,应行乙状结肠近端造口而不选择襻式造口。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28例需行回肠肛管吻合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用超声破碎法进行了直肠粘膜切除术.年龄17~62岁,平均30岁.术前有症状时间平均6年(6个月到24年).女12例,男16例.23例因症状重经内科治疗无效而施行手术.另5例因出现癌前征状而手术.6例行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切除、一期回肠肛管吻合术.22例先行结肠次全切除、回肠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直肠粘膜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有严重直肠出血、营养不良和类固醇中毒的病人应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3种外科术式(即结肠全切除、结肠次全切除和结肠部分切除术)在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中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慢传输型便秘(colon slowly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8年1月实施手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结肠全切除术者10例,1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13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结果 35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其排便困难、大便性状、下坠感、频次及腹胀等症状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肠全切除术者术后无复发,结肠部分切除术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结肠全切除术.结论 结肠全切除、结肠次全切除和结肠部分切除这3种外科术式对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满意的疗效,但结肠全切除术后患者腹泻发生率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12月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12例FAP的临床资料,4例癌变者行腹腔镜全结肠直肠切除、末段回肠造口术,6例直肠下段未扪及明显息肉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直肠次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直肠吻合术,2例直肠下段有少量息肉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及直肠次全切除、残留直肠黏膜剥脱、经直肠肌鞘内回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2~3天肛门排气,住院时间8~12 d。随访3~24(13±3)月,无近期并发症发生,除回肠造口4例外,其余8例术后控便较好,3个月后大便能控制在3~6次/日。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FAP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病例 1,某女 ,6 3岁 ,生育 2子 2女 ,大便困难 1年 ,加重半年。 3~ 4d大便 1次 ,大便干 ,排便困难 ,需手按下腹协助排便 ,无直肠脱出肛外。x ray排粪检查 :肛上距 4 0mm ,直肠前突 19mm ,直肠粘膜内套叠。动态钡透 :2 4h全达结肠 ,4d排出钡剂 ,诊为结肠运输延迟。于 1996年 4月行乙状结肠切除 ,降结肠直肠吻合 ,涤纶网包绕直肠 4 / 5周悬吊固定于骶骨岬。手术后半年内仍排便不畅 ,较术前无明显改善 ,仍需配以药物治疗协助排便。半年后明显好转 ,排便通畅 ,停服泻药 ,至今随访 4年 ,无复发。例 2 ,某女 ,54岁 ,生育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