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汶川大地震青川灾区灾后移民精神心理疾病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问卷12项(GHQ-12)以及(SCID-I/P)病人版为调查的筛查和诊断工具.结果 511例调查对象中精神痰病患者112例,时点患病率为21.92%.其中焦虑障碍3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灾区学生创伤反应追踪调查与校园介入方案研究》中施测工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灾区正式版( ASLEC-F)的信效度。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对青川县1700名中小学生施测并获得有效数据1550份,采用SPSS 15.0以及AMOS 7.0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①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删除原量表的3个题项(5、16、27题),获得适合本次研究的6因素结构(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健康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受挫折因子和丧失因子)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灾区正式版,6个因子解释总方差为49.94%;②生活事件量表灾区正式版内部一致性系数0.86,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82。2周后的重测系数为:0.60~0.76。结论: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川正式版( ASLEC-F)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灾区学生创伤反应追踪调查与校园介入方案研究》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特点。方法:选择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94名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使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评估两组的神经系统软体征(NSS)。结果: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指运动(左)、序列对指运动(左)、轮替运动(左、右)、拳手掌测验(左、右)、Oseretsky测验、皮肤书写感测验(右)、镜像运动(右)1及扫视时头移动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χ~2=6.52,10.18,8.41,11.14,24.32,19.69,11.93,10.33,8.43,5.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软体征。  相似文献   

4.
正矮小症(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以下(P3)[1]。矮小症病因复杂,如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家族性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慢性全身性疾病等。本研究对大同市7~18岁人群的身高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大同市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分布特点、矮小症患病率及与全国同年龄身高水平比较的情况。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近年来检出率增高,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没有针对海南省全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探索。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目的:了解海南省6-18岁在校学生高血压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精准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0年海南省18个市县在校学生健康监测数据,共纳入6 253 567条信息,其中男生3 408 734(54.51%)条信息,女生2 844 833(45.49%)条信息。分别采用《中国3-17岁儿童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血压参照标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界值WS_T586-2018》《7岁-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_T611-2018》《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6-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18岁青少年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肺活量指数,是否为腹型肥胖采用国际推荐标准判定,即腰围身高比(WHtR)≥0.5为腹型肥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质量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肺活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急救能力及需求现状,为开展地震灾区居民急救能力普及和相关培训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芦山地震灾区乐家坝安置点随机抽取12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参考《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中相关内容自编问卷进行急救能力及需求现状的调查。结果芦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急救能力得分总体偏低(4.51±2.23):其中医疗救助电话的知晓得分最高(0.91±0.29),心肺复苏得分最低(0.31±0.46)。与陈建华等人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急救能力调查中农村居民得分相比,芦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急救能力得分更低。但芦山地震灾区居民对获取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比较高,80.52%的居民愿意参加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结论地震灾区居民急救知识缺乏,但需求度和求知欲较高,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灾民应对策略状况及其特点,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地震灾区灾民应对策略问卷,对123名灾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地震灾区灾民问题解决、积极求助、自责自罪、消极退避和幻想等待维度的检出率分别为76.42%、61.79%、8.94%、8.13%和27.64%,灾民以积极应对策略为主。灾民应对策略无性别、民族差异,存在文化程度和年龄差异。在问题解决、积极求助和积极应对上,初中与高中及以上灾民均显著高于小学及以下灾民;青年与中年灾民显著高于儿童青少年灾民。在幻想等待上,初中灾民显著高于小学及以下灾民;青年与中年灾民显著高于儿童青少年灾民。结论据灾民应对策略的状况及特点,心理危机干预以辅助性和支持性原则为主,对不同性别和民族的人群不予区分,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和儿童青少年人群。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幸存者PTSD症状的特点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文考察了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幸存者中青少年的PTSD症状特点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在地震半年后和一年后分别使用儿童版事件冲击量表对203名青少年进行重复施测。结果:①地震半年后,21.2%的青少年可能罹患PTSD;地震一年后,19.2%的青少年可能罹患PTSD。总体罹患率变化不显著。②地震半年后,伤残儿童PTSD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全儿童;地震一年后,伤残儿童的检出率与健全儿童没有显著差异。③从得分上看,相对于地震半年后表现出的PTSD症状,地震一年后灾区青少年在事件冲击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结论:地震一年后,灾区青少年的PTSD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存在较大比例的PTSD高危群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儿童青少年血压和体质量指数现状,分析运动时间及频率、饮食结构与肥胖、超重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及高血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健康体检的6~15岁儿童青少年中随机抽取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血压情况,分析血压与超重、肥胖相关性,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汇总儿童青少年运动时间及频率、饮食结构的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动时间及频率、饮食结构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血压升高率、超重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血压升高率、超重检出率、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不同体质指数情况(正常、超重、肥胖)间收缩压、舒张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不同体质指数情况和血压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结构、运动时间及频率均可以显著影响超重和肥胖的发生(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结构、运动时间及频率与超重和肥胖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家庭、学校、社会应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福利院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筛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版)对该福利院儿童96人(占59.6%)调查.结果 与常模相比,被试"认知"和"思维语言"方面发展相对正常,"情绪"(8.89±2.74 vs 9.68±1.64;t=-2.631...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对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身健康特点及其干预效果。方法使用简易心身健康调查表对867名震区青少年和1016名非震区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研究组所有心身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震区女生、高年龄组青少年心身因子分分别高于男生和低年龄组(P<0.01-0.05)。震区青少年躯体症状与心理状态关系密切(r=0.155-0.494,P<0.01)。震区青少年心身健康受多因素影响。给予心理及药物干预后心身症状明显好转,好转率97.3%。结论震区青少年心身健康受到明显损害,经干预后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汶川地震后高中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为心理援助及康复提供比较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症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先后2次对北川中学和什邡中学的19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2009-2010年汶川震区高中生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纵向比较有显著差异(t=-5.68,P<0.01;t=-2.073,P<0.05);②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0.01).结论 汶川震区高中生创伤后心理亚健康状况在2009-2010年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5·12"汶川地震后,一般灾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救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成都某医学院校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自编)、事件影响量表(IES)进行集体施测。结果 PTSD症状的发生率为8.52%(23/270)。经单因素分析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的影响因素有:震后家人情况(2χ=44.502,P=0.00)、震后亲戚/朋友情况(χ2=44.690,P=0.00)、家乡受灾情况(χ2=47.192,P=0.00)、震后房屋受损状况(χ2=31.193,P=0.00)、震后财产受损状况(χ2=26.433,P=0.00)5个因素。经非条件逐步Log istic回归筛选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因素有:震后家人情况(t=4.326,P=0.00)、震后亲戚/朋友情况(t=5.240,P=0.00)、家乡受灾情况(t=-5.805,P=0.00)。结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一般灾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特别是家在重灾区,有家人或亲戚、朋友伤亡的学生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延安市大于15岁心理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与病症特征,并对此制定干预防范机制.方法 使用ICD-10为诊断工具和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延安市1区12县所登记的15岁以上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中抽取2189人进行心理疾病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占精神疾病总量的60.33%,癫痫类精神疾病占20.13%,器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后所致儿童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精神科学会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儿童进行诊断。结果 137名受试者中有11人(8.03%)符合ASD的诊断标准。汶川大地震后儿童ASD发生率较高,女性儿童ASD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儿童,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有神经质特点的儿童更容易发生ASD。灾区儿童中ASD及其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严重。结论应对灾区儿童进行阶段性随访追踪并提供长期的必要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急性应激障碍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所致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诊断。结果323名受试者中有164人(50.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其中135例男性中51例(37.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188例女性中有113例(61.1%)符合ASD的诊断标准。结论汶川大地震后ASD发生率高,女性A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5个月都江堰青少年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情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中文修订版(IES-R)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成人版))对四川省都江堰市第一中学和都江堰中学等学校的472名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在472名青少年学生中,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有220人,占46.61%。女生与男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警觉因子t=-2.016,P0.05);参与震后营救和未参与营救的同学所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有显著差异(闯入因子t=2.054,P0.05)。IES得分阳性的学生N分和P分明显高于IES得分阴性的学生,而E分明显低于IES得分阴性的学生。EPQ-N与IES的各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69~0.522),EPQ-P与IES的高警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057~0.153)。结论灾区青少年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个性特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密切相关,具有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及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应重视和关注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汶川受灾地区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为精神卫生培训提供依据,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灾后社区、乡镇卫生工作者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班学员353名为研究样本,回收有效问卷313份。使用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和精神卫生服务调查表进行评估。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包含抑郁症、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5种精神障碍。结果:受灾地区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对于社区5种精神障碍准确诊断率最高的案例为抑郁症(77.0%),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最高的为酒依赖;非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最高的是酒依赖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培训前1月内报告未接诊过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占53.4%。不知道任何1所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院工作者占35.1%;不知道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7.7%;不能邀请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9.6%。结论:汶川地震后,受灾地区的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相对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PTS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15例无躯体损伤的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PCL-C量表得分52~79分,平均(62±8)分]为实验组,15例经历精神创伤事件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且PCL-C量表得分12分[(得分0~11分,平均(4±4)分]的预恢复人群(预恢复至常态/基本无症状)为对照组,两组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PCL-C量表得分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非参数检验除白介素IL-2有显著性差异外(Z=-2.780,P=0.005),其余3项生物学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组血清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PCL-C量表得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白介素IL-2水平异常,其免疫学水平及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