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考察高师生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28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相关(r=0.12~0.38,P<0.05);②回归分析表明,自尊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不完全中介。Sobel检验表明,自尊的中介效应显著(Z=-3.85,P<0.01)。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尊在高师生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师生社会支持、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28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除客观支持与自尊没有显著相关(r=0.10,P>0.05),其它变量均两两显著正相关(r=0.13~0.29,P<0.05);②回归分析表明,自尊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不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高师生害羞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害羞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对525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孤独感与害羞有显著正相关(r=0.414,P<0.01),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r=-0.558,P<0.01);害羞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r=-0.29,P<0.01);②路径分析表明,害羞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孤独感,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孤独感。结构模型拟合指数GF I=0.99,CF I=1.00,NF I=0.99,拟合良好。结论社会支持是害羞与孤独感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孤独感是否具有中介作用,并考察自评健康对这一中介作用是否有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北京、湖北、安徽的农村老年人768人[年龄60~96岁,平均(70±7)岁],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其中自评健康分为很差、差、一般、好、很好5个等级)、自编老年人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孤独感量表简版(ULS-6)、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测量。结果: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6.3%。自评健康调节了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这一通径,当农村老人自评健康低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5,P0.001),当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高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4,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受到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和自评健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几所高职院校随机整群抽取284名学生,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男生(t=-12.722,P0.01)、来自农村(t=2.869,P0.05)、独生子女(t=2.081,P0.05)有较高孤独感;生活事件(r=0.140~0.367,P0.05)、消极应对方式(r=0.157,P0.01)和社会支持(r=-0.251,0.296,-0.275;P0.01)都与孤独感有显著相关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孤独感,其中社会支持是生活事件和孤独感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结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能有效降低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5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间均显著相关(r=0.22~0.44,P<0.01);②社会支持、情绪智力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t=6.56~8.98,P<0.01);③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Z=5.60,P<0.01).结论 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病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LSRP)、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孤独感量表(UCLA)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郑州市某大学的414名在校生进行测查.结果:①精神病态与孤独感和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36,0.56;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3;P<0.01);②孤独感在精神病态与 自杀意念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4.62%;③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中介效应的前半段(精神病态与孤独感的乘积项:β=0.08,t=2.31,P<0.05)和后半段路径(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乘积项β=-0.20,t=-4.93,P<0.01),即精神病态对孤独感的影响会随着领悟社会支持的增强而增强,孤独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会随着领悟社会支持的增强而减弱.结论:精神病态可通过孤独感影响自杀意念,领悟社会支持可以调节精神病态对孤独感以及孤独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幼儿教师为被试,考察羞怯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同时考察羞怯通过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孤独感的间接效应。方法:选取216名幼儿教师,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Cheek&Buss羞怯量表(CBSS)和UCLA孤独感量表(UCLA-LS)进行测查。使用Amos17.0的最大似然法检验假设模型,并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检验间接效应。结果:CBSS得分及SCSQ的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均与UCLA-LS得分呈正相关(r=0.29、0.57,P<0.001),SSRS的3个维度得分及SCSQ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均与UCLA-LS得分呈负相关(r=-0.25、-0.36、-0.35、-0.32,P<0.001)。通径分析表明,羞怯对孤独感的总效应为0.63;羞怯到孤独感的标准化通径系数(β=0.44),羞怯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标准化通径系数(β=-0.39、0.31),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到社会支持的标准化通径系数(β=0.49、-0.44),社会支持到孤独感的标准化通径系数(β=-0.56)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羞怯对社会支持、羞怯对孤独感的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羞怯与孤独感既存在直接相关关系,也通过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间接相关,其中社会支持可能起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亚栋 《校园心理》2022,(4):307-310
目的 了解河北省某大学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否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方法 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5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北省某大学大学生孤独感程度偏高,自尊与孤独感之间呈正相关(r=0.563,P<0.01);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则呈负相关(r=-0.456,P<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中,主观支持(r=-0.421,P<0.01)、客观支持(r=-0.144,P<0.05)以及支持利用度(r=-0.419,P<0.01)与孤独感之间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t=-8.079,P<0.01)。结论 大学生孤独感处于较高水平;且与大学生自尊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生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36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①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在0.12至0.28之间,P<0.05);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8,r=-0.47,P<0.001).②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0,t=1.87,P=0.06);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消极情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8降为-0.16(t=-3.21,P=0.001).③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和谐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社会支持通过自我和谐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师生社会支持、自尊和积极/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与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40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与积极/消极情感均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16~0.36,P<0.05);②层级回归分析表明,自尊是影响积极情感的不完全中介(t=3.43~-7.37,P<0.01);③层级回归分析表明,自尊是影响消极情感的完全中介(t=-2.19~-6.24,P<0.05)。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尊是高师生社会支持与积极/消极情感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058,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的差异不显著;②高师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不存在性别差异,支持利用度年级差异显著(F=3.328,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③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高师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显著(F=26.737,P〈0.001),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越低;④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客观支持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6,P〈0.001;β=-0.230,P〈0.01;β=-0.174,P〈0.05)。结论高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客观支持存在差异,高师贫困生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硕士研究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太原市3所大学的3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人际信任(t=4.221,P0.001)和支持的利用度(t=-3.375,P=0.001)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支持(t=2.268,P0.05)、社会支持总分(t=2.292,P0.05)在是否婚恋上存在差异;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差异(F=3.17,P0.05);②人际信任总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存在负相关(R=-0.21,P0.05),和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R=0.32,P0.05),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01);③通过逐步回归,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29.6%的变化量。结论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两两呈显著相关,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分数在性别、有无虐待、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t=2.373~5.641,P<0.05;F=4.580~9.542,P<0.05),且与儿童期虐待、神经质、生活事件呈正相关(r=0.133~0.479,P<0.05),与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外向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121~-0.38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对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06~0.394,P<0.05),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系、谨慎性特质、环境领域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分别对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14~-0.236,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具有不良影响,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也是影响其不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气氛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自我和谐是否在家庭气氛与青少年的孤独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3个量表为测量工具,以武汉某初中和高中部分班级学生321人为被试,分析他们的家庭气氛、自我和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中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中生(Wilks'λ=0.96,F=4.48,η2=0.041,P<0.01).女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明显高于男生(Wilks'λ =0.94,F=6.52,η2=0.058,P<0.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在家庭气氛与情绪孤独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8(P <0.05),在家庭气氛与社交孤独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61(P <0.05).结论 ①不同年级和性别的青少年对于孤独感的感受存在明显的差异;②家庭气氛是通过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青少年的孤独感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南昌市9所高校的764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各因子及总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总分、朋友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量最大(R2=0.197,F=40.79,P<0.001);③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产生影响。结论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增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孤独感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及关系。方法用UCLA孤独感量表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网游成瘾与一般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t检验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高于一般大学生(t=2.13,P<0.05);关注计划(t=-3.54)、积极重评(t=-1.99)和视角转换(t=-2.95)等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较低(P均<0.05),而灾难化(t=3.02)和责备他人(t=4.98)等非适应性策略得分较高(P均<0.01);相关分析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呈正相关(r=0.326,P<0.05)。结论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多采用非适应性策略;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