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择大学生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的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共计8次干预,对照组大学生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活动和个体心理咨询。两组大学生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后SCL-90问卷的总分和各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92~7.347,P0.01~0.001);对照组大学生SCL-90问卷总分和各个因子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大学生SCL-90问卷总分和各个因子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SCL-90问卷总分和各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12~-2.098;P0.001~0.05)。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结构及常模进行验证。方法使用SCL-90随机抽取广州地区4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SCL-90各因子信度为0.685~0.873,结构效度拟合指标为GFI=0.966,NFI=0.980,CFI=0.987,RMSEA=0.047,χ2/df=2.767。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普遍低于大学生常模,但都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和总分的年级差异显著(F1(2,411)=7.182,F2(2,411)=7.785,P〈0.01;F3(2,411)=3.447,F4(2,411)=3.636,P〈0.05),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及总分的文理科差异均显著(P〈0.05,P〈0.01)。结论应对SCL-90的常模进行权威修订。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三年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二年级学生,理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文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30名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进行5个单元的辅导,而对另外30名健康大学生不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除关键题26题外,实验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总分、3个鉴别因子和其他关键题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前测(t=-6.808,-5.982,-7.949,-6.793,-6.595,P<0.001;t=-3.010,P<0.01;t=-16.155,P<0.001),而对照组后测与前测无显著性差异(t=-0.598,-1.200,0.054,-0.331,1.000,1.795,1.439,1.000;P>0.05).结论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是提升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杀意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干预训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九江市聋哑学生89名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测查,并对查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训练.结果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t=4.84,P<0.001);女生的“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t=4.34,P<0.05;t=10.16,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聋哑学生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P>0.05);干预训练后有心理问题的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t=3.82,P<0.001).结论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平均水平,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干预训练能显著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择大学生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的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共计8次干预,对照组大学生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活动和个体心理咨询。两组大学生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后SCL-90问卷的总分和各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92~7.347,P0.01~0.001);对照组大学生SCL-90问卷总分和各个因子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大学生SCL-90问卷总分和各个因子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SCL-90问卷总分和各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12~-2.098;P0.001~0.05)。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挫折应对时产生的自杀意念甚至自杀行为的影响,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方法随机选取20名有过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实施8次团体心理干预;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干预前后评估;采用访谈法对干预效果进行深入验证。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绝望因子(t=2.35,P〈0.05)、乐观因子(t=2.96,P〈0.01)和总分(t=2.87,P〈0.01)在干预前显著低于干预后,睡眠因子和掩饰因子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干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应对挫折和逆境的心理素质,改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们对待性骚扰是否存在态度上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性骚扰行为模型对1018名中国大学生及1117名职场工作人员进行性骚扰态度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①在胁迫性骚扰(t=-5.632,P〈0.01)、攻击性骚扰(t=-2.217,P〈0.05)、非自愿性关注(t=-2.092,P〈0.05)以及总分(t=-2.777,P〈0.01)上,女性对待性骚扰的态度都比男性敏感;②除非自愿性关注外,其他4个维度上男性遭遇性骚扰频率比女性更高(胁迫性骚扰:t=4.508,P〈0.001;描述性骚扰:t=4.746,P〈0.001;性别骚扰:t=6.631,P〈0.001;攻击性骚扰:t=2.62,P〈0.01);③除性别骚扰外,性别与群体类型在其他维度及总分上交互作用都显著(胁迫性骚扰:F=8.681,P〈0.01;描述性骚扰:F=32.848,P〈0.001;攻击性骚扰:F=30.483,P〈0.001;非自愿性关注:F=15.757,P〈0.001;总分:F=30.520,P〈0.001)。结论性骚扰态度和性骚扰遭遇频率上都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探索在听力教学中运用词块教学法降低学生听力考试焦虑效果。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和听力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词块教学法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和听力教学方法。利用SPSS13.0软件分析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听力测试成绩、听力考试焦虑值变化。①对照组平均成绩从(131.9±2.1)分提高到(135.4±2.5)分(t=-4.65,P〈0.01),增加了2.5%;听力考试焦虑平均值无明显下降(t=0.06,P〉0.05);②实验组平均成绩从(132.5±2.0)分提高到(142.7±2.8)分(t=-4.19,P〈0.001),增加了8.2%;听力考试焦虑平均值从(3.56±0.12)下降到(2.74±0.07),下降了82.5%(t=11.37,P〈0.001);实验组学生听力成绩提高率高于对照组(t=-2.92,P〈0.01)。③实验组听力成绩提高率和焦虑值下降率与对照班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词块教学法能够降低听力考试焦虑,提高听力成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艺术疗法为媒介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亲历地震60名儿童,随机分为艺术团体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艺术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处于常态。干预前后进行SCL-90、SAS和SDS测试,评估团体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艺术团体干预组的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t=-3.41~-7.83,P0.05)、SAS(焦虑无助情绪)总分(t=-9.51,P0.001)和SDS(悲观哀伤情绪)总分(t=-6.4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艺术团体干预组后测的SCL-90总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测(t=5.67,P0.001);而干预前两组间各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干预前后测得分无统计学差异;2艺术团体干预组成员SCL-90阳项均分(t=5.50,P0.001)、躯体化(t=4.94,P0.001)、强迫症状(t=3.88,P0.01)、人际关系(t=3.93,P0.01)、忧郁(t=6.44,P0.001)、焦虑(t=4.34,P0.001)、敌对(t=3.44,P0.01)、恐怖(t=5.31,P0.001)、偏执(t=2.14,P0.05)、精神病性(t=3.98,P0.001)和其他得分均有所下降(t=3.28,P0.01),SAS、SDS等指标有明显好转,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测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艺术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是地震灾后儿童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干预技术,明显改善灾后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辅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阅读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下降,实验组HAMA总因子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一性意义(t=4.725,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增加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一性意义(t=15.395,P0.01)。结论阅读疗法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显著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3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和34名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和幸福感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研究组进行5周的心理干预,比较其情绪和幸福感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并与一般群体相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3.21,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t=0.96,P>0.05);②研究组在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数均有所改变,其中,SAS分数显著性降低(t=3.52,P<0.05);GWB分数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5);③研究组经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和抑郁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幸福感仍较低且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5).结论 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绘画艺术疗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绘画艺术疗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在大学生中招募志愿者20名随机分为2组,1组10人为干预组,1组10人为对照组.干预组参加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干预前1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两组学生进行测查,干预后1周,对上述量表进行复测,同时采用"团体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提供依据,以便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方法采用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与社交焦虑量表(IA S)对我院101名2008级医学专升本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个性因子分值均低于常模(t=-11.913,-5.847,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②101例被试中,存在社交焦虑59人,占58.4%;③家庭所在地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F=5.095,3.468;P<0.01,P<0.05);④心理控制源3个变量中,内控性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220,P<0.05)。结论大学医学生普遍存在社交焦虑,社交焦虑受家庭所在地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社交焦虑与心理控制源内控因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具体探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各个成分的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山西4所大学共28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1男生的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女生。而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2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显著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显著相关;3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最明显;4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作用都不显著,客观支持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以及精神病性作用非常显著,支持利用度对焦虑和敌对的作用非常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校140名大学生,采用对照研究,75名作为实验组.另外65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干预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省3所高职院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3所学校的24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高职生在SAQ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因子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显著高于女生(F=6.135,P<0.05);②自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76例陪护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家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①干预前两组家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2.43,2.56,2.60,2.58;P均0.01),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t=2.51,2.63;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t=1.98,1.83;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干预后两组家属TCSQ的PC评分比较有差异(t=1.95,P0.05)和NC评分比较(t=2.4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学会了较为积极、正确的心理应对模式,纠正消极应对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 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t=-2.917,P<0.01),专业(F=3.2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