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特点,以提高临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70岁以上(包括70岁)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颈部吻合5例,主动脉弓上吻合5例,弓下吻合2例;6例贲门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4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端侧吻合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死亡4例,2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1年生存率55.56%(10/18),3年生存率38.89%(7/18)。结论手术治疗对于高龄患者同样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强调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蒋琰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42-1443
我院自1993年5月~2002年12月对23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外科治疗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3例中男12例 ,女11例 ,年龄70~78岁 ,平均71 8岁 ;食管癌10例、贲门癌13例 ,合并其它并发疾病10例 ,其中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病变 )4例、肺部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功能不全 )6例、糖尿病2例、胆石症2例。10例食管癌均行胃代食管术 ,其中行主动脉弓上吻合7例 ,颈部吻合3例 ;13例贲门癌中 ,行开胸手术8例 ,均行弓下吻合 ,另5例经腹手术。2结果本组无单纯手术探查 ,10例食管癌均为鳞癌 ,高分化2例中分化8例 ;贲门癌1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高危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并发症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中贲门癌63例,食管癌17例。手术方式为左胸后外侧切口59例,经腹部切口14例,右胸加上腹部正中切口5例,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2例。结果:80例患者全部手术切除、发生心肺并发症17例,无吻合瘘发生,无手术死亡,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生存率97.5%(78例),3年生存率53.8%(43例),5年生存率42.5%(34例)。结论:对高危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是安全的,但要合理掌握适应症,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和贲门癌Ⅰ、Ⅱ期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Ⅲ期以综合治疗为主。而这部分病人的手术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并涉及多个相关科室的问题。现将我院 1986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的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共 86例 ,其中 79例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6例中 ,男 47例 ,女 3 9例 ,年龄 70~ 89岁 ,平均 74岁 ,其中 80岁以上 5例。食管癌 3 2例 (上段 6例 ,中段 16例 ,下段 10例 ) ,贲门癌 5 4例。病程 1~ 18个月 ,平均 6个月。1 2 手术方法  86例中手术切除 79例占 91.86% ,其中颈部吻合 6例 ,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36例70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病人中男28例,女8例,食管癌24例,贲门癌12例,术前伴有其它脏器疾病或功能障碍的32例。手术切除32例,2例采用颈胸腹三切口颈部吻合,13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17例行主动脉弓下吻合,30例采用吻合器机械吻合,2例行颈部手工吻合。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占33.3%,1例死于术后呼吸衰竭。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11例,Ⅲ期19例,Ⅳ期4例,获随诊26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3%、42.3%和19.2%。结论 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应采取积极态度。除发生广泛转移,全身情况衰竭不能耐受手术之外,均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56例年龄≥70岁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切除率、合并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进行分析,随访1~5年。结果本组56例患者,手术切除55例,1例探查,1例围手术期死亡,合并肺部感染4例,室性二联律2例。手术切除率、合并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98.21%、10.71%、3.5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42.8%、23.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0岁以上超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例90岁以上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90~98岁,平均(91.25±2.76)岁;贲门癌4例,食管癌4例。结果手术成功7例,剖胸探查1例,手术切除率87.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25±7.09)d,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62.5%),治愈率87.5%(7/8),住院死亡率为0.0%。结论对于90岁以上的超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只要其心肺功能好,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吻合口瘘和肺部并发症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1993年 7月~ 2 0 0 0年 6月共行 10 7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 ,术后死于吻合口瘘及肺部并发症 3例 ,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0 7例 ,男 83例 ,女 2 4例 ;年龄 31~ 72岁 ,6 0岁以上 44例 ,占 41.12 %。食管癌 37例 ,贲门癌 70例。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11例。贲门癌经腹手术 37例 ,胸腹联合 11例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 2 2例。应用吻合器共 6 1例次 ,食管癌弓上吻合 19例 ,弓下吻合 6例 ,弓上弓下应用吻合器 2 1例次 ,颈部手工吻合 12例。2 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 13例 ,发生率 12 .14% …  相似文献   

9.
对高龄食管、贲门癌的病人 ,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其疗效远高于非手术治疗 ,但由于高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 ,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1 ] 。因此做好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监护和防治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自 2 0 0 2~ 2 0 0 3年 ,手术治疗 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 2 9例 ,其中食管癌 2 1例 ,贲门癌 8例。年龄 70~ 84岁 ,平均 74岁。术后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 2例 ,呼吸系统 3例 ,3例需呼吸机辅助呼吸。2 术前护理2 .1 加强心理护理重视情感激励。了解他们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贲门癌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1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95.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6%。结论 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应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13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笔者1998-08~2006-03应用圆型吻合器对1 360倒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760例,女600例。年龄16~88岁。食管癌800例,贲门癌560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2例,胸顶吻合98例,弓上吻合620例,弓下吻合630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7例(0.5%),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22例(1.6%),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20例(1.5%)。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2.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静  徐勉  刘军  王雪 《淮海医药》2007,25(6):501-50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本组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40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3例,肺功能轻度受损18例,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EKG异常17例,以往有十二指肠溃疡3例,糖尿病9例,心肌梗死1例.手术切除39例,颈胸两切口2例,弓上吻合13例,弓下吻合24例,全组均用胃代食管手术.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症16例,占全组的40.0%,呼吸系统并发症1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吻合口瘘2例及胃排空障碍1例.本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急性呼吸衰竭.结论 术前对合并症如呼吸,循环疾病,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支持治疗,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血糖,预防感染,使患者术前调整到最佳状态.术后要加强抗感染,保护心肌,加强循环、血糖和水电解质监测,并及时处理.有急性呼吸衰竭先兆,立即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吸痰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上述处理可有效地防止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食管贲门癌器械吻合600例无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银堂 《现代医药卫生》2009,(10):1456-1457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应用消化道吻合器对60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行机械吻合。其中食管癌320例,贲门癌280例。胸顶吻合8例,弓上吻合120例,弓下吻合432例。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12例(2.00%)。结论:消化道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是避免和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产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02年10月至2008年8月期间,采用国产圆形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术158例,其中男103例,女55例,年龄44~79岁。食管癌140例,贲门癌18例。食管胃颈部吻合7例,胸顶吻合81例,弓上吻合43例,弓下吻合27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3例(1.9%),吻合口狭窄6例(3.8%),吻合口出血2例(1.2%),术中吻合出现机械故障2例(1.2%)。结论国产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是安全省时的,可反复使用,价格低廉,能满足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大部分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儿例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3年,7例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11例均行根治性手术。结论 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对1998年至2014年间我院外科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并决定治疗方案;11例患者保守治疗,5例死亡;3例行手术治疗,2例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有关;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吻合口瘘的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保守治疗、修补术、吻合口重建术;精细的吻合技巧,熟练轻柔的操作,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愈合的条件,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6年7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手术证实的食管癌、贲门癌287例,其中70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院在完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应用上海GF 1型 2 6mm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下称吻合器 )进行粘膜吻合 4 34例的基础上[1] ,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粘膜和胃粘膜机械吻合术 12 3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 12 5 2例 ,12 31例做了食管粘膜和胃粘膜机械吻合 ,失误 2 1例改行手工吻合。本组男 70 5例 ,女 5 2 6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8岁。食管胸中段癌 94 7例 ,食管胸下段癌 2 71例 ,贲门癌 13例。按UICC(1987年 )TNM分期 :0期 5例 ,Ⅰ期 2 5例 ,Ⅱa期 398例 …  相似文献   

19.
侯广杰  胡为才  杨光煜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82+185-182,185
目的:回顾总结高龄食管癌患者(〉70岁)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10年7月共105例患者接受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平均年龄73.5岁。65例患者同时合并1种或多种疾病,占61.9%,主要为COPD、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经控制血压血糖呼吸锻炼等术前准备,全组患者均首先接受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4.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主要包括肺部并发症、心律失常、吻合口漏等,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但经过认真术前准备,死亡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20.
徐晓东  徐蕊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11+114-111,114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术式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90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围术期的处理、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32例,占35.6%,1例死于术后呼吸衰竭,1例死于心肌梗死。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31例,Ⅲ期45例,Ⅳ期12例。获随诊79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24.4%和12.2%。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及适宜的术式,加强围术期的处理。严谨的围术期处理是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