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究其病因,学说各异,但一般认为肩关节周围组织的退行性变是其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发关节囊、韧带或肌腱等挛缩,组织粘连,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祖国医学认为该病为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或劳伤经脉,气血痹阻,筋骨失养而导致疼痛及活动障碍。治疗须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为原则。但由于肩区腱质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在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时,常不能实现舒经活络、“以松止痛”之目的,故我们探索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对65例患者应用了腧穴注射结合针剌治疗的方法,收效较为满意,现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杨志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3):52-53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收到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其中女16例,男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6a。2治疗方法2.1针刺治疗让患者取仰卧位,取患侧肩骨禺、肩骨羽人彡、臂月需、肩井、曲池、外关、合谷及肩关节周围压痛点,用75%酒精常规消毒,用28号毫针针刺患侧上述诸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min。取健侧条口穴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28号5寸毫针向承山穴透刺,采用快速捻转提插手法,得气后留针20min,隔10min行针1次,每d针刺1次,6次为1个疗程。2.2推拿治疗①起针… 相似文献
4.
5.
6.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106例曾杰红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530012广西南宁市人民西路13号关键词肩周炎;针刺疗法;穴位注射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一,尚无令人满意的方法。笔者1995年6月~1997年12月采用... 相似文献
7.
肩周围性关节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双侧先后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取肩部阿是穴为主,配以肩(骨禺)、肩(骨翏)、肩贞等穴, 每次取1~2穴注射封闭液,同时结合手法治疗,并与单纯手法治疗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 73%;对照组总有效率86%,治愈率为41%;二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通络止痛功效,并能在较短时间内使患肩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肩周炎是针灸适应证,但临床效果不都是很满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疗效仍属必要。我们试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50例中,男性23例。年龄为40~60岁。病程不等,长者1年。电针治疗,取肩髃和肩髎等为主穴,配以巨骨、肩贞、臂臑和曲池等穴。每次取穴2~3个,持续通电20分钟。然后以氟美松磷酸钠5毫升加2%奴佛卡因1毫升,在肩部主穴上注射;每次1穴,交替每日1次。治疗阶段,嘱病人自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经4~20次治疗,结果治愈46例,有效4例。这 相似文献
10.
刘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66-66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属中医"肩凝"、"冻结肩"、"漏肩风"范畴,是以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封闭结合针灸、理疗综合治疗该病7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10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针刺 (远端取穴与近部取穴相结合 )疗法加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液。对照组针刺而不用穴位注射。结果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P <0 .0 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针刺结合药物穴位注射较其他针刺疗法 ,可以提高肩周炎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针刺(远端取穴与近部取穴相结合)疗法加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液。对照组针刺而不用穴位注射。结果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针刺结合药物穴位注射较其他针刺疗法,可以提高肩周炎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手法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手法治疗,隔日1次。各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经1~3个疗程治疗,随访时间为4~6个月,平均4.5个月。治疗组49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4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创伤小,治愈率高,不易复发,较单纯按摩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8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的顽疾之一 ,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阵发性短暂的、闪电样剧烈疼痛为特点 ,疼痛多为针刺样、刀割样、电灼样等 ,发作前常无预兆 ,发作时可伴有患侧面肌抽搐、流泪、流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 ,通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取穴针刺 ,结合下关穴及面部压痛点药物注射治疗本病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 85例 ,其中男 37例 ,女 48例 ;年龄最小2 6岁 ,最大 68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 6年。左侧发病 39例 ,右侧发病 44例 ,双侧发病 2例 ;第 支发病 3例 ,第 支发病 51例 ,第 支发病 2 3例 , 、 …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扁平疣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水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25-4125
扁平疣是常见的病毒性赘生物,多见于青少年的手背和颜面部。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该病患者2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4例;年龄20-4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a;颜面部15例,手背部7例。所有病例均曾经外用和内服过中药。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50例钟宾谟呃逆是由膈肌痉挛而引起,即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所致,因同时伴有声带闭合,故会发生一种呃声。中医称呃逆为“秽”,认为由于气机逆乱所致。笔者使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50例,取... 相似文献
19.
20.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嗅觉丧失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针刺上星、上迎香、合谷、印堂、印香、列缺等穴,结合VitB12针剂双侧迎香穴穴位注射治疗溴觉丧失12例,结果治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1.6%;提示该法能疏通经张,降营养神经,促使嗅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