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总结胸痹心痛中医证候分类的变化,分别从心与其他四脏合病的角度论治胸痹心痛,以中西医结合为指导对复杂胸痹心痛病机进行辨证,为方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0-12
中医证候是中医药学认识疾病及理、法、方、药防治疾病的依据。文章针对目前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临床辨证以"痰"加"瘀"的组合方式的不足,基于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揭示其证候分布的新特征、国医大师关于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学术思想、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新认识、痰瘀同治已成为防治冠心病(胸痹心痛)的大法之一、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文献系统评价,提出痰瘀互结证应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辨证的基本证候之一,将有利于系统总结和丰富病证结合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创新成果,对提高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附375例聚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明确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证候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聚类分析、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各证型的关系.结果与冠心病关系最近为血瘀证,其次为气虚证,阳虚证、痰浊证、寒凝证更次之,阴虚证与气滞证的关系最远.结论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依次是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痰浊证、寒凝证,阴虚证和气滞证为胸痹心痛的中医非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4.
SPECT在冠心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证候,探讨SPECT心肌显像与胸痹心痛证候的关系,试图寻找其间的关系,是我们的一个初步设想,目的是为中医症候的诊断找到客观指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危险证型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诸证型的危险度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证候分类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的危险度。结果进入以“冠状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造影01”为因变量方程的依次是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寒凝证,阳虚证和气滞证未能进入方程。结论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按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寒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痹心痛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之间的关系,并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分析,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冠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冠脉狭窄中胸痹心痛的不同证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狭窄中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壅塞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变范围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胸痹心痛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73-2076
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是一种"复合证候",其辨证诊断方式主要有:证素辨证、单元组合辨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类法、专家咨询法、"痰证+血瘀证"组合、"主症+次症"等组合。课题组综合以上辨证方式制定了《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辨证诊断方式专家咨询问卷》,开展了专家咨询。结果表明: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靠组合辨证虽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一种组合方式并不比另一种更好,如果考虑痰(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和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因寒致瘀、因热致瘀、血出致瘀等)致病的病因病机,其组合辨证就更复杂了,提出"复合"证候应该具有自然属性,靠组合不能真正反映其本质特性,如何解决中医复合证候的辨证诊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病变与415例胸痹心痛患者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胸痹心痛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虚、阳衰,致心脉失养所致。由于其症状表现与现代医学冠心病有诸多类似之处,故目前认为二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1]。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胸痹心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本文对415例胸痹心痛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胸痹心痛的诊断、分型标准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胸痹心痛诊断、证候分类标准制定[2]。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规范化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滴丸5粒,Tid,连续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痹心痛证候改变、心电图的变化及心绞痛症状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胸痹心痛证候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程度的控制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胸痹心痛证候,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及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症状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2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620例,根据四诊信息、体检指标、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步分析,之后对阳性指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多因素分析,通过聚类、对应、因子及结构方程等分析方法,探索各个指标与本病中医证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得到五大主证即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证、痰浊内阻证、心气阴虚证、心肾阴虚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四诊信息及心肾阴虚证和心气阴虚证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结论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标准的研究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症状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条件,得出正确、合理的中医胸痹的辨证分型,使得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厥心痛"范畴,临床上痰阻心脉证较为多见。随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重视,近年来对冠心病痰阻心脉证的证候特征研究取得了较多新的进展。文章从冠心病痰阻心脉证的四诊客观化研究、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及基因组学等方面对冠心病痰阻心脉证的证候特征进行概述,以期为冠心病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调研,建立"功血相关中医证候现代文献数据库".为探讨功血中医证候,最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功血中医证候规范体系提供依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现代相关文献,获得功血相关中医证候的全面信息,利用Access2003建立功血中医证候数据库.结果:本研究共检出2215篇现代期刊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1篇现代期刊文献,利用Access 2003建立数据库,该系统数据真实、操作方便、内容专业、运行情况良好.结论:该数据库对功血现代文献资料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不仅能对文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永久储存、规范分类、快速检索和查询,还能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共识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和证候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为修订《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报道类文献484篇,书籍类文献41部,提取文献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专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函审、共识会议、行业专家论证会,最终形成《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原发性痛经(修订)》中医证候部分。结果确定原发性痛经6种证型,即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湿热瘀阻证、肝肾亏损证、阳虚内寒证,并修改完善各证型下的证候构成要素。结论文献研究法、专家问卷调查法、专家共识会议法联用,为获得规范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分型和证候构成要素提供了有力依据,初步形成了原发性痛经规范化证候分型及证候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13-1316
目的:制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第一步,对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四诊信息、证候要素、证候类型进行文献回顾;第二步,结合前期工作建立专家咨询表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并初步建立调查问卷;第三步,预调查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信息条目文献回顾,结合课题组专家讨论,总结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特征,制定专家咨询表,广泛征求不同地区专家的意见,就其对老年性痴呆证候分布规律的认识进行归纳,制定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预调查中检验调查者与老年性痴呆患者对调查问卷内容理解程度、反应程度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据此进行调整,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信度和效度良好,形成正式流调表。结论:总结前期文献整理与挖掘成果,集成当代专家集体智慧,科学地制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流行病调查问卷,对进一步实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5.
31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胸痹心痛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004年1-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31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胸痹心痛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分析了证候分布规律,对证型、证候要素、常见症状、舌脉象与冠脉造影结果间的关系、中医证型与血脂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胸痹心痛患者证候中气虚占比例最大,占87.1%,其次为血瘀和痰浊,分别为79.9%和78.7%。分析显示冠脉不同病变支数间舌象、脉象,均以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为主。不同的证候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气虚为核心,以痰浊和血瘀为重要病理产物的病机为冠心病的病机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人参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秉均  吕志杰 《中医杂志》2005,46(4):273-276
目的:探讨以人参汤为主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服用人参汤加味,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4周为1个疗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次数、胸痹心痛证候积分、各组药物起效时限及持续时限.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证候药效起效时限和持续时限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参汤加味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起效快,持续时限长,对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明显,并且对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的证型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之间的关系,为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67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证型的冠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结果:胸痹心痛的不同证型在冠脉狭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3个实证与3个虚证之间有显著差异。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壅塞证在重度狭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病变范围上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结论:胸痹心痛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重。痰浊壅塞证与心血瘀阻证无论在狭窄程度还是在病变分布上都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贝叶斯网络原理的835例冠心病病例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客观有效的冠心病中医四诊信息融合模型。方法采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中医心系问诊量表及舌面一体仪等收集835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四诊证候信息,在专家辨证和先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对四诊证候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的融合模型对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血瘀、痰浊5个证型的识别率分别为69.34%、84.85%、65.12%、83.87%和65.12%。结论基于贝叶斯网络原理建立的四诊信息融合模型在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类客观化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医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中医证候分类思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着重讨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原理,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不能真实反应中医疗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阐述证候分类方法、证候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提出通过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证候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适应证候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温痹汤治疗属中医虚寒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属中医虚寒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温痹汤治疗,4周为1疗程。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自拟温痹汤治疗中医虚寒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病,对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明显,并且对心电图、血脂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