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5例口服氯雷他定及复方甘草酸苷,观察组25例口服中药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自血疗法,疗程均为8周,观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3个月后随访。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临床上中药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中药当归饮子加减内服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用西药西替利嗪治疗,两纽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67%,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35.42%,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治愈率60.42%,有效率89.58%;对照组治愈率30.95%,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0.00%,对照组复发率12.5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 ,对于血虚风燥型荨麻疹 ,选用加味当归饮子 ,并配合维丁胶性钙肌注 ,维生素C口服液 ,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6 8例 ,均为门诊病人。治疗组 4 4例中 ,男 19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35 6岁 ;平均病程 15 8个月。对照组 2 4例中 ,男 11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36 5岁 ;平均病程17 6个月。风团阵发性复发或持续性复发 ,持续时间在 6周以上 ,确诊为慢性荨麻疹者 ,中医辨证属血虚风燥型者。要求 1个月内未用皮质激素或免疫制剂。2 治疗方法治疗组 ,予当归饮子加减 ,药用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香薰配合西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100例,采用佩带中药香薰包配合西药治疗并且病愈后继续佩带香薰包3个月,对照组100例常规西药治疗病愈后不加干预。结果:观察组1wk内治愈率95%,3个月复发率18%;对照组1wk内治愈率82%,3个月复发率58%。结论:中药香薰法能提高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愈率,并能预防本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香熏法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中药香熏对本病的预防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佩戴中药香熏包配合西药法治疗本病,并且病愈后继续佩戴香熏包3个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病愈后不加干预。结果:治疗组1周内治愈率95.00%,3个月复发率18.00%;对照组1周内治愈率82.00%,3个月复发率5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佩戴中药香熏包能提高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治愈率,并能预防本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当归饮子治疗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红  郭渝南 《中药材》2003,26(1):76-77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当归饮子治疗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36例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当归饮子治疗组(71例)、西药治疗对照组(65例),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情况,并检测血浆强啡肽水平。结果:(1)当归饮子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23.9%,与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归饮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当归饮子治疗组停药后2周复发率为29.5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当归饮子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强啡肪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强啡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复方当归饮子治疗瘙痒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能降低复发率,并能降低血浆强啡肽水平,减轻中枢致痒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当归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赛庚啶、维生素C、息斯敏.两组连用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2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结合自制银屑灵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应用当归饮子加减结合自制银屑灵霜治疗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结果:6例患者均经当归饮子加减并外用自制银屑霜治疗1~2个疗程痊愈,随访5年,1例复发。结论:当归饮子加减结合自制银屑灵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西替利嗪5mg/次,1次/d,连用7天,同时服用维生素C、钙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内服中药汤剂及外用洗剂治疗,7天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2组患儿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1989~2013年),收集当归饮子对比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中文RCT,均为C级。当归饮子对比西药有效率的效应值比值比OR=2.32,95%可信区间CI[1.58,3.4]。结论:当归饮子对比常规西药治疗有更好疗效,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结合自制银屑灵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应用当归饮子加减结合自制银屑灵霜治疗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结果:6例患者均经当归饮子加减并外用自制银屑霜治疗1~2个疗程痊愈,随访5年,1例复发。结论:当归饮子加减结合自制银屑灵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军 《四川中医》2010,(1):105-10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当归浮萍汤内服治疗。7日为1疗程,连续观察14天,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结合西药卡介菌多糖核酸、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卡介菌多糖核酸、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饮子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IgE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92.5%;痊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5.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IgE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结合西药卡介菌多糖核酸、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亦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gE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从血论治联合西药对顽固性慢性荨麻疹凝血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8例顽固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血论治,血虚型给予当归饮子汤治疗,血热型给予清营汤治疗,血瘀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行主症状量化评分,测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活化凝血因子Ⅶa(FⅦa)、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凝血因子X复合物(TFPI/Xa)、D-二聚体(D-D),电话、门诊随访3个月,记录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9%,复发率为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82%(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高于对照组,IL-4、TIL-1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Ⅶa高于对照组,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FPI/Xa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从血论治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免疫紊乱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联合中药汤剂八珍散合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氯雷他定联合中药汤剂八珍散合四物消风散,对照组30例口服氯雷他定。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停药4周后统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愈率显著增加(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12例治愈患儿2例复发,对照组5例治愈患儿中有4例复发,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中药汤剂八珍散合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11-212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给予当归饮子加减每日2次,每次1袋;对照组54例,口服肤痒颗粒,每次6g,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均于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当归饮子加减也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痊愈率为69.0%,总有效率达94.8%,而对照组痊愈率为35.2%,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当归饮子加减能改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抑制ECP、Ig E、TNF-α等炎症介质释放。  相似文献   

18.
复方白鲜皮汤[白鲜皮30 g,地肤子30 g,苦参9 g,金银花15 g,连翘12 g,黄芩9 g,生地黄15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丹参15 g,当归9 g,生甘草9 g]是山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宋业强教授经验方,通过跟师2年余,观察其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尤其是对偏于风热型荨麻疹,临床后经常以此方加减用于治疗荨麻疹患者,其对于很多西药都不好控制的慢性荨麻疹效果甚佳,以风热型荨麻疹2例典型病例给予展示分享,并于门诊中搜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中药复方白鲜皮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以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7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痊愈率为63.3%,显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率为36.7%,显效率为56.7%,两组痊愈率比较χ^(2)=4.267,P=0.039;显效率比较χ^(2)=6.648,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方面,治疗组30例患者中,3例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感,1例出现腹泻,停药后恢复。后期随访,治疗组治愈的19例中在停药3个月内有1例复发。可见该方加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参考推荐。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秀俊 《山西中医》2000,16(2):31-31
采用当归饮子加减及仙特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并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45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治愈是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风穴”为主埋线联合当归饮子口服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疗效,探讨其对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8例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加信封法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46例。联合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口服治疗,中药组单用当归饮子口服治疗,西药组单用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积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临床治疗有效率及3个月后复发率;采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IL-4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水平。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U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中药组及西药组(F=5.2541,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3.48%(43/46)]高于中药组[80.43%(37/46)]及西药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联合组随访复发率[6.52%(3/46)]低于中药组[19.57%(9/46)]及西药组[39.13%(18/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均降低(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FN-γ 水平均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治疗后CD3+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三风穴”为主埋线联合当归饮子可有效缓解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与调节免疫相关因子,升高CD4+/CD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