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中医“脾在志为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中医“脾在志为思”西北农业大学中兽医药研究所欧阳五庆颜水泉李育良(712100)主题词脾在志为思神志活动脾“在志为思”,是中医学领域基础理论的范畴。本文试图在学习中医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谈一点作者的认识,以就正于同道。思,是思考,思虑...  相似文献   

2.
"思"志为中医七情之一,"思"志过用称之为思虑过度。它是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病因。择取4种因思虑过度导致的常见病证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机制和病证特点,以期为临床辨识与辨治"思"志致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临证指南医案》“思”志致病医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中医情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志过激的致病作用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论述。择取《临证指南医案》中"思"志致病的病案,对其疾病种类、病机、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指出应加强"思"志致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23
"脾在志为思"是中医情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志活动的核心环节。目前对"脾主思"研究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严重不足。虽然怒、恐等情志的动物模型已经建立,但思的动物模型尚未见报道。丰富环境可改善大鼠的认知,增强学习和记忆,模拟思考过程,是脾主思在大鼠身上的体现。因此作者提出丰富环境刺激可改善大鼠认知过程促进思考(学习记忆)的假说,以此为基础建立"思"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思伤脾”与“脑肠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中医学把人体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即喜、怒、忧、思、恐称之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脾在志为思。就是说,正常的思虑、思考是建立在脾气旺盛,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思”志致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过程,为中医五志之一,如果过激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危害健康。目前情志致病的首要因素即为“思”,思志过度产生的基础源于人类的个性,形成于工作、生活和社会诸方面的境遇。它可以导致气机结滞、痰浊壅积等病理损害。临床常见思想压力过重、过度关注、欲求过度三种类型。思志过度可导致多种疾病,通过患者的中医体征就可作出初步临床判断。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中医思志理论的内涵,思与虑、思与意的关系和异同,思志的特性,从饮食、睡眠、运动分析思志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提出思志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气机之枢。  相似文献   

8.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目前西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学有"脾主运化,在志为思"及"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认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与机体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基于"脾主运化而在志为思"理论内涵,探讨运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神经衰弱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滕晶 《中医研究》2010,23(3):44-46
<正>常的思虑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过程,过度的思虑则会引起诸多病证,通过对思志病案分析,尤其是对思志病案脉诊的体会,总结思志致病的病证特点,以期为临床辨治思志致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七情致病中“思所伤”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情志学说是中医病因学与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医学整体观“形神一体”的具体体现,它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7种: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中医学认为,七情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形成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而七情之中,脾主思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深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结论: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医肝病辨治现代研究与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将蛋白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更符合证研究自身的特点.运用蛋白质组学理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医肝病的辨病、辨证和防治用药,将揭示中医肝病发生、发展、转化的实质,为中医药防治肝病提供理论依据.建立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肝病相关联的转换模式概念,定会丰富中医肝病辨治理论,也为中医证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正确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如何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结果:以中医“治未病”理论引导患者对健康的认识与对疾病的预防,从而达到现代中医护理的预期目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健康教育,可充分发挥中医在预防保健与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中医护理优势。  相似文献   

14.
高雅  颜红 《西部中医药》2012,25(6):78-79
从中医对双心医学的认识、中医神志疾病与心的联系、归脾汤为治双心疾病的代表方及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中医对于治疗多系统疾患有着独特的理法方药,应用中医理论探索双心医学的治疗方法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医疾病分类体系是中医疾病术语标准化的基础性框架。当代中医药界对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鲜见专题讨论。已颁布的中医药学国家标准,与国际医学标准化的进展相比较,其疾病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及稳定性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中医疾病分类特点,在遵循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对医学术语分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医学术语标准的分类原则,对中医疾病术语的标准化及其分类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谭玲 《世界中医药》2013,8(2):219-220
目的:观察中医家庭医生对血瘀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方法:对45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管理的血瘀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慢病管理,中医家庭医生在常规慢病管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医保健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结果:管理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较管理前明显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管理前有所降低,管理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医家庭医生对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名规范化内容及研究建议.笔者认为目前中医病名存在诸多问题,如“病”“证”“症”界定不清、中西病名混杂、病名层次混乱、病名内涵不清、缺乏统一标准等,根据存在问题,规范中医病名应从明确疾病定义、分化病名义项、规范病名分类、选定疾病正名、区分中西...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中医浊毒的概念,认为浊毒与冠心病之间存在重要联系,浊毒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进而提出冠心病中医浊毒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型及病位的分布现状.方法 检索1989年至2013年间与中医证型及病位相关的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文献.对涉及的中医证型及病位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数据库,规范名称后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39篇,涉及中医证型56种,出现总频次93次.其中出现频率≥2%的证型共20种,占比61.29%.进行名称规范后,中医证型减至38种.其中出现频率≥2%的证型共21种,占比81.72%.文献涉及中医病位10个,出现总频次43次.进行规范后,中医病位减至8个.病位主要在脾、胃、大肠、小肠、肝和肾,共占比88.37%.结论 本病主要病位在脾、胃、大肠、小肠、肝、肾,但现有中医证型过于繁多,术语应用不规范,尚无法反映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medical system with over 3000 years of continuous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refinement through treatment observations. The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lso defined as Syndrome or Zheng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ill health is the basis and the key concept of the TCM theory. Al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in TCM are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pattern. TCM pattern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TCM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ptom profiles. Pattern classification is often used as a guideline in disease classification in TCM practice and has been recently incorporated with biomedical diagnosi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ing research interest of TCM pattern among various discipline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 in biomedicine, the methodology of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or diseases, efficacy of TCM practice with integration of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biomedical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TCM pattern. TCM pattern classification, which may lead to new findings in biological sciences,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