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0天与7天穴位与静脉分别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梗死区分化为类心肌细胞的情况。方法: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抽取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骨髓,分离培养MSCs并传代,于急性心肌梗死形成后0天与7天穴位及静脉注射干细胞。免疫组化brdu染色,取有brdu阳性细胞的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染色。结果:模型对照组心肌梗死区未见brdu标记的MSCs;穴位注射干细胞0天组brdu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较静脉注射干细胞0天组增高趋势明显P<0.05;穴位注射干细胞7天组brdu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较静脉注射干细胞7天组增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0天穴位与静脉注射MSCs迁移至梗死区,在梗死区域内存活并分化为类心肌样细胞;在7天穴位与静脉注射MSCs迁移至梗死区,在梗死区域内分化为类心肌样细胞,穴位注射与静脉注射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DD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MSCs移植后分化成活的影响,为中药干预MSCs移植治疗AMI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鉴定SD雄性大鼠MSCs,选用3~4代MSCs,梗死区多点位注射,移植于心梗模型大鼠体内。移植前用CM-DiL对MSCs进行标记,并观察移植4周后,MSCs在宿主梗死边缘区的分化成活情况,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宿主冰冻切片组织中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测定MI面积。结果流式细胞鉴定培养细胞表达CD90、CD106,不表达CD34、CD45、CD31表面抗原;术后4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冰冻切片,看到被红色CM-DiL标记的植入细胞并在同一视野看到了相应的CX-43阳性表达,MSCs移植+CDDP组CX-43阳性表达理想;MI面积测定结果显示,MSCs移植+G-CSF组、MSCs移植+CDDP组、MSCs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SCs移植+G-CSF组、MSCs移植+CDDP组与MSCs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DP可能通过多靶点诱导干预大鼠AMI后植入干细胞的成活以及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能显著减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中药丹参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已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静脉移植骨髓间充值干细胞联合丹参组。术后5周取材,观察梗死区内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CD31表达,静脉注射干细胞组和干细胞联合静脉注射丹参组高于模型组(P0.05)。3血清中VEGF蛋白含量,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梗死区血管新生,其机制并非通过VEGF的表达来调节的,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调节的,中药丹参注射液对干细胞促进血管新生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心肌梗死后巨噬细胞在损伤心肌修复过程中的主要效应及炎症影响干细胞的存活,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是否可以影响巨噬细胞表型从而达到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率、加强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eGFP+/-雄性实验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PBS组(MI+PBS)、干细胞移植芪参益气滴丸组(MI+MSCs+QSYQ)和干细胞组(MI+MSCs),每组20只实验小鼠。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前2周干细胞移植芪参益气滴丸组开始予芪参益气滴丸溶液灌胃(3.9 mg/mL,无菌水溶解),而其他两组则予等量无菌水灌胃作为对照。将实验前期分离培养所获得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后PBS重悬备用,采取开胸结扎心脏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运用30G进样针抽取20μL干细胞悬液,在心肌小鼠模型梗死区取4个点均匀注射,每个点注射量约5μL。空白组则予抽取等量的PBS,操作方法一致,术后撤除呼吸机,缝合术口。造模前、干细胞移植后2周、3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估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观察3周后处死实验小鼠,留取心脏标本予HE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并最终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表型特征。结果:干细胞移植3周后心脏超声评估结果显示MI+MSCs+QSYQ组的LVIDd、LVIDs明显小于另外两组,而心脏FS和EF值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HE染色结果提示与单纯注射PBS相比较,移植MSCs能够明显减少梗死面积,且明芪参益气滴丸联合MSCs能够进一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免疫荧光双标方提示间质充质干细胞移植3周后3组实验小鼠心肌梗死区均无M1型巨噬细胞亚群滞留,而存在大量M2型巨噬细胞浸润,并且MI+MSCs+QSYQ组的M2型巨噬细胞数量最多。结论:心肌梗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向M2型表型转化的作用,而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进一步增加巨噬细胞向M2型表型转化及炎症消退、心肌的修复效应。  相似文献   

5.
探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梗死心肌细胞因子分泌、血管新生及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归巢的影响。方法:取急性心肌梗死造模成功的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apr-YTF组、香丹注射液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和模型对照组4组,每组8只;均于造模3h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d。经masson’s三色染色检测心肌瘢痕组织微小血管密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D34+细胞、Ⅷ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含量表达。结果:单个高倍视野下apr-YTF组和rhG-CSF组的心肌毛细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2组的CD34+细胞、Flk-1、bFGF表达显著增加(P<0.01),2组的Ⅷ因子表达亦增加(P<0.05),apr-YTF组的VEGF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rhG-CSF组的VEGF表达较模型组亦增加(P<0.05)。结论:apr-YTF能促进Ⅷ因子、Flk-1、VEGF、bFGF的分泌,促进血管新生,促进大鼠外周血MSCs归巢于急性梗死的心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模型心功能及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 选取雌性Wistar大鼠(n=38),先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0只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2.5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建立心衰模型。6周后存活大鼠(n=21)再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n=11)和移植对照组(n=10)。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体外分离,纯化,增殖骨髓闻充质干细胞(MSCs)并用含有1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体外培养的MSCs表型CD44进行鉴定。取第三代MSCs进行移植,移植前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末次阿霉素注射后1周,将5×10^6个MSCs通过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移植到心衰细胞移植组大鼠。移植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培养基。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超声测量心功能及心室重塑,心脏切片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及cx-43表达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第三代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CD44阳性细胞数占(99.7±0.9)%,心衰细胞移植组心肌组织中可以见5-溴-2’脱氧尿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归巢并表达cx-43阳性;左室射血分数细胞移植心衰组、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9.36±3.74)%、(72.93±3.08)%和(97.54±2.30)%(P〈0.05),心衰细胞移植相对于心衰对照组左室心功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归巢心衰大鼠心肌组织而且改善心功能并影响受体心肌组织细胞表达cx-4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迁移、分化以及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各组大鼠分别用护心康和生理盐水灌胃7 d,第8天用改进的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第3天分别对MSCs移植组、护心康联合MSCs治疗组大鼠经尾静脉将0.5 mLMSCs悬液缓慢注射到相应大鼠体内(MSCs移植物中含1×107个干细胞),护心康组仍以护心康进行灌胃治疗。移植后,精心饲养3周后测定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MSCs移植组、护心康组、护心康联合MSCs治疗组移植3周后与术后1 d,心功能测定,EF对比:移植3周后,明显改善(P<0.001);FS对比:移植3周后,明显改善(P<0.001)。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SCs移植组、护心康联合MSCs治疗组心脏标本切片可见有阳性染色的移植细胞存在,其余各组染色均为阴性。此外,BrdU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cTn-T染色也呈现阳性。结论:中药复方护心康能够促进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梗死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增强其归巢的能力可能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肌注射干细胞组、穴位注射干细胞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穴位注射干细胞组造模成功72h后心俞、至阳、膻中每穴位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3mL(1×1010/L),4周后以超声测量心功能,取血测血清脑钠肽水平。结果:心肌注射组、穴位注射干细胞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较模型组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模型组降低,心肌注射干细胞组和穴位注射干细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干细胞能够改善模型动物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运克  杨广华 《中医杂志》2011,52(7):589-59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移植组(MSCs组)、补阳还五汤联合MSCs移植组(联合组),每组12只。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SCs组、联合组从尾静脉注入MSCs,联合组并给予补阳还五汤,给药10天后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SCs组与联合组均能上调大鼠脑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MSCs移植能通过上调脑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FGF基因表达而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JWDSY)含药血清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后,对心肌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34,CD45.传至P3代时,用JWDSY含药血清诱导3d.建立大鼠心肌IRI造模,在心肌梗死区边缘移植血清诱导的细胞悬液.3,7,14 d后,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bFGF表达.结果:JWDSY血清组bFGF的积分吸光度(IA)在3,7,14d后分别升高至5 758.18±465.17,6 589.61±432.89,8 015.62±366.34;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WDSY血清诱导的BMSCs移植于IRI大鼠心梗区边缘后,可以改善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增加心肌细胞bFGF蛋白表达,提示JWDSY含药血清诱导的BMSCs对IRI大鼠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银杏酮酯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 (EGB)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 EGB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观察 EGB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家兔静脉注射给药,观察 EGB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 EGB可明显减小犬心肌梗死范围,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活性,抑制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 ST段升高.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家兔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结论 EGB能显著地保护缺血损伤心肌,其机制可能与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及减轻梗死程度、缓解急性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调控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已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丹参组。急性心肌梗死术后中药丹参组静脉推注丹参注射液10日。术后5周取材,对梗死及其周围区进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技术对兔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及其周围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研究,同时观察梗死区内Fas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和中药丹参组的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丹参组的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心肌细胞凋亡数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梗死区及其周围区Fas蛋白的表达,中药丹参组和正常组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梗死及其周围区Bcl-2蛋白的表达,中药丹参组和正常组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梗死及其周围区Fas蛋白的含量、提高梗死及其周围区Bcl-2的含量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凋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干细胞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予处理,模型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干细胞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后向心肌内注射干细胞,4周后检测大鼠心功能及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脏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舒张末期容积较正常组及干细胞移植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大鼠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较正常组及干细胞移植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见肌纤维溶解甚至消失,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干细胞组可见心肌纤维排列较正常心肌纤维排列混乱,也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结论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离体心脏离子通道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40只家兔均分为模型组、硝苯地平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采用垂体后叶素(2 U/kg)耳缘静脉注射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并叠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观察家兔离体心脏心功能指标中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dp/dtmax)。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心室肌组织间液钠(Na^+)、钾(K^+)和钙离子(Ca^2+)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和心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硝苯地平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心肌组织间液中Na+浓度降低,K^+和Ca^2+浓度升高(P<0.05),血清cTnT、cTnI和TnC蛋白及心肌CaMKⅡ均明显低表达(P<0.05)。其心功能与模型组比较,-dp/dtmax降低,+dp/dtmax、LVSP和LVEF均升高(P<0.05),但与硝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家兔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PCI术早期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波立维、阿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极化液;治疗组除将硝酸甘油改为丹红注射液外,其余用药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少。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胸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心梗胸痛时吗啡的有效注射途径。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穴位注射组行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吗啡2 mg,静脉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皮下注射,其他治疗3组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3组病人治疗5、10、30、60、180 min后镇痛效果,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5 min、30 min、180 min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均P<0.01);穴位注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低于静脉注射组的40.0%和皮下注射组的20.0%(均P<0.01)。结论: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梗时的胸痛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吗啡用量少,镇痛时间长,吗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急性心肌梗塞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萍  林敬明  李志梁  邱健  周瑛  陆青 《中药材》2001,24(7):502-50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急性心肌梗塞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技术对兔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时不同损伤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研究,同时观察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后静滴生理盐水)、用药组(急性心肌梗塞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梗死区和再灌注区(梗死区边缘)心肌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与阳性率均高于假手术组(不结扎冠脉静滴生理盐水)(P<0.001,用药组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与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SOD活性,用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低于假手术组(P<0.001).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产物加MDA含量,用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浆SOD活性来减少急性心肌梗塞时再灌注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梗死心肌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apr-YTF注射液、rhG-CSF注射液和PBS缓冲液3组,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在体心功能、心室肌瘢痕面积、瘢痕毛细血管数、心肌CD34+细胞、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Ⅷ因子、VEGF、bFGF、Flk-1、外周血CD34+细胞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①与PBS组比较,apr-YTF组和rhG-CSF组的LVSP、LVEDP、+dp/dtmax、-dp/dtmax均有显著改善,心室肌瘢痕面积显著减小,心室肌毛细血管数、心肌边缘区和外周血液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心肌梗死边缘区中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及Ⅷ因子、Flk-1、VEGF、bFGF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P0.05);②与rhG-CSF组比较,apr-YTF组的LVSP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心肌梗死边缘区中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apr-YTF能促使BMSCs动员入血、定向归巢并转化为心肌细胞,且优于rhG-CS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