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2012年1—11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的煽服番泻叶,在手术的前一个晚上进行清洁灌肠。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良率为9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4),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0.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P=0.0412)。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能够收到理想的清洁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轻,依从性高,手术之前需要准备的时间不长且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
陈礼鹏  杜丽云  郑培奋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2):209-211, 251
目的  比较分析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1 d与检查当天分次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检查前6 h一次性服用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及患者对不同方案的耐受情况。方法  根据罗马Ⅳ便秘诊断标准,选取年龄在60~85岁的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轻中度便秘患者150例,随机抽签分为A、B、C 3组,每组各50例。A组于检查前1 d下午15:0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L,检查前6 h再服用2 L;B组于检查前6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C组于检查前1 d晚上20:0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L,检查前6 h再服用2 L,3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时间点及检查前1 d饮食均相同。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估肠道清洁度,记录结肠镜检查进镜时间,二者均由同一内镜医师单盲记录,患者对不同肠道准备方案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结果  所有患者均较好地完成肠道准备及结肠镜检查,3组结肠镜进镜时间分别为(4.34±1.29)min、(4.59±1.32)min、(4.45±1.50)min, BBPS评分后肠道准备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5.7%、93.9%、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肠道准备耐受率为85.11%,C组为79.59%,均优于B组的62.22%;A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低,为31.91%,C组为57.14%,B组最高,为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隔天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常规结肠镜检查前6 h一次性服用相同剂量药物肠道准备效果无差别,但隔天服用对老年便秘患者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更少,尤其是提前1 d下午服用,对睡眠影响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量对老年患者肠道准备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70例,分为A组和B组,各85例。A组:每口服500 m 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溶液,患者运动步数控制在300~500步,且运动总步数控制在2 000~3 000步; B组:每口服500 m L PEG溶液,患者运动步数控制在500~900步,且运动总步数控制在3 000~5 000步;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服药总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排便总次数、末次排便性状、肠道准备质量。结果 B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及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P <0. 01); B组患者服药总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缩短,排便次数增多,末次排便性状优于A组患者(P <0. 01)。结论运动总步数控制在3 000~5 000步能有效缩短老年患者肠道准备过程服药总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增加患者服药后排便总次数达到理想的肠道准备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10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波士顿肠道评分量表(BBPS)、结肠镜进镜时间及退镜时间、腺瘤检出率和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肠道准备评分[(7.21±1.05)分]和肠道准备有效率(9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03±1.14)分,78%](P<0.05)。研究组的进镜时间[(5.5±3.2)min]较对照组[(6.1±3.7)min]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的结肠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高,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32%)(P<0.05)。结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使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具有增加清洁度、提高镜检效果、增强患者耐受性和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非比麸)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用于患有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176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有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非比麸联合恒康正清)97例和对照组(单用恒康正清)79例。观察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腺瘤样息肉检出率、肠道准备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麦纤维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94-97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不同给药方式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清洁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镜室2017年8月~2018年12月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144 例,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48 例。A 组患者检查当日一次性口服SF-PEG 2 盒溶液2000 mL,B 组患者检查前一天晚上及检查当日各口服SF-PEG 1 盒溶液1000 mL,C 组患者在A 组的基础上从服药开始立即顺时针按摩腹部直至匀速把药液喝完。对比三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效果、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睡眠干扰情况及重复检查意愿。结果 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结肠镜检查。B 组和C 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清洁效果均优于A 组(P<0.05)。B 组和C 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A 组(P<0.05)。A 组和C 组患者对睡眠影响的例数明显低于B 组(P<0.05)。C 组患者重复检查意愿明显高于A 组和B 组(P<0.05)。结论SF-PEG 结合腹部按摩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能获得良好的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患者睡眠干扰小、重复检查意愿高,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何红梅  曹林英 《重庆医学》2013,(21):2564-2565
对于大肠癌患者来说,肠道准备的清洁程度和安全性直接决定结肠镜检查的质量[1],不管是进行无痛肠镜检查还是手术治疗,充分的肠道准备都是必要的。尤其对于结肠内微小病变者,肠黏膜表面附着大量泡沫,严重影响内镜观察,甚至造成各种假象,也是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2]。目前,传统肠道准备方法已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所替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主要成分为聚乙二醇,其主要特点:不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渗透压评分对肝肾综合征(HRS)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106例HRS患者,按随访3月内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30例)和死亡组(76例),分别进行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胶体渗透压评分、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MELD及Child-Pugh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评分对HRS预后的评价能力.结果 HRS死亡组除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单项评分外,其余各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1).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单项评分和胶体渗透压单项评分的AUC均<0.7,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的AUC均>0.7.Youden指数以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为最高,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次之.结论 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对HRS预后均具有良好的评价作用,其中以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的预测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资料,探讨口服甘露醇的护理经验.口服甘露醇在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具有肠道清洁效果好、实施经济方便、不良反应处理方便等优点,但更应注重相应的综合护理,如心理护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和微生态制剂对其影响 ,为微生态制剂在慢性肝病中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给 34例慢性乙型肝炎、2 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口服整肠生胶囊 ,4粒 /次 ,3次 /d ,共 30d。采用基质偶氮显色法实验定量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含量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IL - 1,IL - 6 ,IL - 8和TNF -α水平 ,并与 70例对照组对照。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健康组 (P <0 .0 1) ,不同类型慢性肝病之间存在差异 ,内毒素和IL - 1,IL - 6 ,IL - 8和TNF -α之间呈正相关系 (r =0 .2 7,0 .2 9,0 .2 6和 0 .4 1)。治疗组口服整肠生胶囊后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 .0 5 ) ,特别是TNF-α尤为明显 (P <0 .0 1) ,肝功能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生态制剂能改善肠道微生态 ,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 ,减轻肝脏处理内毒素负荷和诸多细胞因子的释放 ,从而有利于肝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压力负荷增加对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法所致压力负荷增加诱发大鼠左室肥厚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LVMI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血浆内皮素水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O.01)。结论: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压力负荷增加可诱发大鼠左室肥厚,该作用可能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渗透压评分对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106例HRS患者,按随访3月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30例)和死亡组(76例),分别进行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胶体渗透压评分、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和Child Pugh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评分对HRS预后的评价能力。结果 除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外,HRS死亡组的其余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Child Pugh、MELD和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均>0.7,其余各项评分的AUC均<0.7。Youden指数以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为最高,MELD和Child Pugh评分次之。结论 Child-Pugh、MELD和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对HRS预后均具有良好的评价作用,其中以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的预测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前用万汶(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血液稀释(AHD)后年龄因素对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和机械通气压力-容积曲线的影响。方法:择期先心病手术患儿36例.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2≤年龄≤7岁,n=18),B组(7〈年龄≤20岁,n=18)。麻醉诱导后于外周静脉以1ml&#183;kg^-1&#183;-min^-1速度快速输入10%血容量的万汶。手术开始前于中心静脉抽血测定输入万汶前、输入万汶后15min、30min和体外模拟试验(采输入万汶前的血加入10%所取血量的万汶)的COP和血常规。并记录输万汶即刻(T1)、输入万汶总量的1/2(T2)和输完万汶即刻(T3)的血流动力学和机械通气压力-容量曲线各指标。结果:A、B两组组内的血红蛋白(HGB)在15min、30min的值基本相同,约等于体外模拟试验的HGB。体外模拟试验测得的COP高于万汶输入体内后15min和30min后测得的COP(P〈0.05)。输万汶后15min、30min与输万汶前的COP变化率组间不同,B组比A组变化更明显(P〈0.01),而两组HGB变化率相同,说明两组间扩容比例相同而COP变化不同。血流动力学指标除中心静脉压(CVP)外基本稳定;压力-容积曲线指标气道压(AP)、顺应性(Compl)、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呼气末压(Ppeep)输万汶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不同的A、B两组患者万汶输入体内后扩容比例相同而COP变化不同。说明年龄因素对万汶人体内后COP的变化有影响。同一组内体外模拟试验的COP明显高于体内的COP.说明万汶进入体内后存在跨血管的体液动态变化。应用10%血容量的万汶术前行AHD对先心病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机械通气压力-容量曲线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脂代谢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已确诊74例结肠癌患者的术前血TC、TG、HDL-C和LDL-C,并按照性别、年龄、手术记录、术后标本病理报告及2年内有无进展将患者分为不同性别组(男性组与女性组),不同年龄组(≤60岁组与>60岁组),不同发病部位组(左半结肠组与右半结肠组),不同疾病分期组(II期组与III期组),2年无进展生存时间(PFS)(2年内未进展组与2年内进展组)。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TG升高14例(18.92%),正常60例(81.08%),降低0例(0%);TC升高24例(32.43%),正常50例(67.57%),降低5例(6.76%);HDL-C正常68例(91.89%),降低6例(8.11%);LDL-C升高15例(20.27%),正常59例(79.73%)。患者血脂及脂蛋白在不同年龄、肿瘤分期、发生部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与HDL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与TG、TC、LD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C与LDL的血清浓度高低对结肠癌患者2年内疾病进展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TC、LDL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较为密切。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脂代谢有密切关联,血清中血脂水平检测有利于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并有一定的预后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压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观察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②方法对110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的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压进行了连续7d的动态观察,并与100例普外科住院病人血压变化进行了比较.③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病人均以入院后首次血压(FBP)为最高,不采取任何降压措施,脑卒中组病人血压迅速下降,4~5d达低值,以后血压在此水平上下波动;24h内下降幅度以发病前有高血压者为著(F=5.47,q=3.70,P<0.01).入院后第10天仅有1/3的病人血压仍呈高水平,而对照组血压下降不明显.④结论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压存在着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急性期降压应慎重.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生长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的血浆生长素水平(Ghrelin)的变化.方法 分为EH组和健康对照组.EH组又分为1级、2级、3级3个亚组,测定两组血浆Ghrelin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Ghrelin水平下降(P<0.01);与1级EH组比较,2、3级EH组血浆Ghrelin水平更低(P<0.05),但2、3级EH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H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降低,提示Ghrelin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有可能作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