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10月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6例作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治单纯高血压患者42例为对照组,均展开心脏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左房内径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室间隔/左室后壁、E/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超声检查可发现,除高血压所致心脏结构形态改变之外,还存在左心房扩大形态学重构现象及其他生理指标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超声诊断。方法 3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设为观察组,3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E/A)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左室后壁(IVS/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除因高血压造成的心脏结构形态发生改变外,也发生了左心房扩大现象以及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4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5%(21/22),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18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均下降,且研究组治疗12、18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永久性心房纤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可以更好地缓解心房纤颤,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室内隔/左室后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A比值、左心房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可反映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疾病特征,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看出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诊断新疆地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14例)与对照组(114例),观察组患者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单纯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体格检查、生化检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血压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年龄、腹围大于对照组、性别男比例、舒张压、原发性高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高血压年限长于对照组,3级眼底病变程度比例、血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高于对照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IVS/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与心房纤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为一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50例为一组,两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测,检测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左房内径明显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以及我院同时期收治的2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E/A等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新房颤动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与普通高血压患者的检查结果不同,主要表现为左心房扩大形态,并且其他生理指标会改变,因而临床中可以据此判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6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托洛尔治疗。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以及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第3个月和第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个月和第12个月,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心房纤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同时能够延缓患者左心房的扩大,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老年糖尿病心房纤颤患者应用缬沙坦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快速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左房内径(LAD)的比较上,两组患者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比较上,两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能够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维拉帕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缬沙坦联合维拉帕米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d和维拉帕米120~480 mg/d;缬沙坦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d.治疗3、6、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大小、血压变化及房颤发作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压控制较为理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缬沙坦联合维拉帕米组效果比缬沙坦组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可抑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扩大,减少房颤发作,联合维拉帕米使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大小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对本院住院的60例持续性心房纤颤(研究组)及60例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测,检测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d)及心房纤颤(AF)的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心房纤颤患者较非房颤患者患者LAD显著增大。结论左房内径大小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无糖型)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稳心颗粒(无糖型)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无糖型)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理想,有效的舒缓和控制了患者发病时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窦性心律的维持及左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18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的比率和第6、18个月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78.05%、73.17%,对照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78.57%、71.4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0.73%。对照组为52.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为(45.8±4.9)mm;对照组为(46.2±4.8)mm,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9.2±4.6)mm与(45.1±4.4)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显著优于单用比索洛尔,并有逆转左心房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46例来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华法林单药治疗),每组23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的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肾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脑血栓发生率较低,出血风险较小,对肾功能也没有严重损害,但与华法林单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钠多肽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纤颤(房颤)和左室肥厚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3组:A组为高血压并发持续性房颤40例,B组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30例,C组为高血压不伴房颤患者40例,检查3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N端B型利钠多肽(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降压药物治疗1年后将110例患者列入D组即左室肥厚消退组62例和E组即未消退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左房大小、房颤发生率和服药差异等。结果 A组与B组、C组患者的年龄、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的发生与Nt-ProBNP水平、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LVMMI、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年龄均呈正相关。D组与E组的Nt-ProBNP、LAD、LVEDD、IVST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患者的ACEI和ARB的使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左房扩大是房颤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可使左室肥厚消退和左房缩小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Nt-proBNP水平与左室肥厚、房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于白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199-200
目的分析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选出8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西地兰以及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h后心室率控制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钠多肽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纤颤(房颤)和左室肥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3组:A组为高血压并发持续性房颤40例,B组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30例,C组为高血压不伴房颤患者40例,检查3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N端B型利钠多肽(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降压药物治疗1年后将110例患者列入D组即左室肥厚消退组62例和E组即未消退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左房大小、房颤发生率和服药差异等.结果 A组与B组、C组患者的年龄、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的发生与Nt-ProBNP水平、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LVMMI、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年龄均呈正相关.D组与E组的Nt-ProBNP、LAD、LVEDD、IVST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患者的ACEI和ARB的使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左房扩大是房颤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可使左室肥厚消退和左房缩小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Nt-proBNP水平与左室肥厚、房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地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对照组给予西地兰.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变化与心房纤颤(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216例EH患者,分为两组,68例合并房颤为观察组,148例无合并房颤为对照组,测定患者左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值。结果观察组平均LA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病程越长,LAD越大。结论 EH患者LAD与心房纤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新发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新发心房纤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联合维拉帕米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及稳心颗粒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新发心房纤颤,不仅临床治疗疗效显著,而且对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生存质量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