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甲状腺素( FT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普罗布考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FT3、FT4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hs-CRP均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FT3、FT4水平均增高,但试验组患者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FT3、FT4水平,使其趋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血沉( ESR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评价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30例(分为痰菌阳性140例,阴性90例),分析抗结核治疗前后的FT3、FT4、ESR、hs-CRP变化。结果治疗前菌阳组与菌阴组FT3、FT4、ESR、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菌阳组中好转患者的FT3、FT4、hs-CRP值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好转患者FT3、FT4、ESR、hs-CRP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菌阴组治疗前后FT3、FT4、ESR、 hs-CR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清FT3、FT4、hs-CRP更能反映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接诊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将试验组分为斑块亚组和无斑块亚组,比较2亚组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斑块亚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 P<0.05)。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63,0.82,0.76,P<0.05)。结论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三项指标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清FT3、FT4浓度变化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变化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检测8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并与血清白蛋白下降程度进行比较,检测给予甲状腺片治疗与否其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FT3、FT4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组(血清白蛋白〉20g/L)血清FT3、FT4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组(血清白蛋白≤20g/L)血清FT3、FT4较A组显著降低(P〈0.05)。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FT3、FT4与白蛋白下降程度呈正比,且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后其白蛋白上升明显,而肾功能变化不明显。结论随着肾病综合征患者白蛋白下降程度加重,血清FT3、FT4呈下降趋势,血清FT3、FT4水平与白蛋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FT3、FT4水平变化对判断肾病综合征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85例作为CHF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清晨取空腹静脉血检查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两组间血浆TNF-α、hs-CRP水平,观察不同等级CHF患者TNF-α、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CHF组患者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110.86,25.63,均P<0.05);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TNF-α及hs-CRP水平均逐渐升高,与上一等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65,16.75,均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患者TNF-α、hs-CRP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78,P<0.05;r2=0.71,P<0.05)。而TNF-α与hs-CR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心功能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琴  赵小爱 《河北医药》2016,(14):2124-2126
目的:通过研究中年人群患者血清当中存留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含有量探讨中年人群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使用电化学发光的检测手段对130名无甲状腺疾病的中年患者进行FT3、FT4和TSH检测,并对非正常情况出现率、不同性别、年龄(30~36岁、37~40岁、41~45岁)测定值及非正常情况出现率进行分析。结果 FT3以及FT4含量减少的发生机率分别为19 j.9%和7.7%,TSH升高的发生机率为34.3%。女性FT3含量要比男性偏高( P <0.05),FT4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性别FT3、TSH非正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FT3会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含量会逐渐减少( P <0.05),不同年龄组TSH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的年龄FT3出现含量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FT4不会随着年龄的改变出现变化( P >0.05)。结论在中年患者当中,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其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会比较容易发生,其重点表现在FT3含量降低,以及TSH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其与血清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变化,分析2种治疗方式疗效与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IL-1β( r =-0.621, P<0.05)、IL-6(r=-0.794,P<0.05)、CRP(r=-0.813,P<0.05)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效降低血清IL-1β、IL-6、CRP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FT4和PTH、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1例甲亢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FT3、FT4和PTH、CT水平的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甲亢患者在治疗血清FT3 、FT4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PTH、CT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TH水平与CT水平呈正相关(r=0.5986,P<0.01),而与FT3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25,-0.5018;P值均小于0.01).结论 检测甲亢患者血清FT3、FT4和PTH、CT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146例CHF组及92例对照组血清PAB、NT-proBNP、hs-CRP水平。结果CHF组P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下降。CHF组NT-proBNP、hs-CRP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上升。PAB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02,P〈0.05),NT-proBNP、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30,0.530,P〈0.05)。血清PAB与NT-proBNP、hs-CRP分别呈负相关(r=-0.246,-0.256,P〈0.05),hs-CRP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254,P〈0.05)。结论血清PAB、NT-proBNP、hs-CRP在指导CHF的诊断和心功能分级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苏慧霞 《河北医药》2016,(7):1031-1033
目的:探讨血清IL-4、IFN-γ及尿LTE4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30例为喘息组;急性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为非喘息组,体检健康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IL-4、IFN-γ及尿LTE4水平,血清IL-4、IFN-γ与尿LTE4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喘息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非喘息组及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非喘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喘息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4/IFN-γ值明显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 P <0.05或<0.01);喘息组急性期患儿尿LT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喘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喘息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4、尿LTE4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 P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05);血清IFN-γ明显高于急性期( P <0.05),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05);喘息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4/IFN-γ值明显低于急性期( P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05);(3)喘息组急性期患儿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r =0.674, P <0.05);与血清IFN-γ呈线性负相关( r =-0.783, P <0.05)。结论 IL-4、IFN-γ及LTE4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可能与Th1/Th2免疫失衡,气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脑钠肽( BN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肝素及尿激酶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cy、BNP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BNP及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cy、BNP及FT3、FT4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清中游离钙等指标相关性,以期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控制其进展、改善预后。方法随机抽取6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将其中的30例轻度子痫前期者作为观察Ⅰ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者作为观察Ⅱ组,另外再随机抽取30例正常孕晚期女性作对比研究,即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血清游离钙、前列腺素E、血浆内皮素以及微量元素水平予以监测和对比,同时对其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血清游离钙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血浆内皮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微量元素铁、铜水平高于对照组,镁、锌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内皮素、微量元素铁、铜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 =0.492、0.420、0.547, P <0.05),前列腺素E、血清游离钙、微量元素镁、锌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 =-0.301、-0.372、-0.411、-0.434, P <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游离钙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640, P <0.05),前列腺素E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480,P<0.05)。结论加强血清游离钙、前列腺素E、血浆内皮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监测,控制其在合理有效范围内,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控制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TNF-α、IL-17及IL-23水平,探讨3者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与IL-17、IL-2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73,P<0.05;r=0.7171,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23亦呈明显正相关( r=0.699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性的增高,均可用于银屑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梁建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28-2429
目的:探讨血清IL-1、IL-6和TGF-β1水平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和TGF-β1水平,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71.132、78.503,均P<0.01),而TGF-β1水平则低于对照组(t=36.165,P<0.01);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中IL-1和IL-6水平显著增加,而TGF-β1水平则显著降低;血清IL-1、IL-6水平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0.633,r=-0.615;均P<0.05),IL-1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1)。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和TGF-β1水平反映了病情轻重及关节损伤程度,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京娥  陈燕  高山  周兴盛  乔叶红 《河北医药》2016,(18):2733-2736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凝溶胶蛋白(GS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检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根据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度17例,中度36例和重度25例。根据脑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36例,中量出血组27例和大量出血组15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出院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选择同期就诊单纯脑出血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为脑出血组(45例)和高血压组(35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组,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IGF-1、HMGB-1、GSN 和 MIF 水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 IGF-1、HMGB-1、GSN 和 MIF 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出血面积的关系,各指标与预后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的 IGF-1和 GSN水平明显低于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脑出血组的 HMGB-1和 MIF 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 IGF-1和 GSN 水平随着神经损害程度和脑出血面积的增加而降低( P <0.01),预后良好组的 IGF-1和 GSN 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 P <0.01),而 HMGB-1和 MIF 水平神经损害程度和脑出血面积增加而升高( P <0.01),预后良好组的 HMGB-1和 MIF 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 P <0.01)。并发现 IGF-1水平与 HMGB-1( r =-0.457, P <0.05)和 MIF( r =-0.536, P <0.05)呈负相关,与 GSN 呈正相关( r =0.754, P <0.05);HMGB-1水平与 GSN 呈负相关( r =-0.486, P <0.05),与 MIF 呈正相关(r =0.864, P <0.05),GSN 与 MIF 呈负相关( r =-0.758, P <0.05)。结论IGF-1、HMGB-1、GSN 和 MIF 参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判断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 iPTH)、视黄醇结合蛋白( s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0例为健康组,比较2组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分析CRF患者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PTH、sRBP和β2-MG三者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血清iPTH水平与sRBP和β2-M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889、07456,P<0.05),sRBP水平和β2-M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123,P<0.05)。结论血清中iPTH、sRBP和β2-MG三者水平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都显著性的增加,以上三项指标均可用于肾功能是否衰竭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肝硬化组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根据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56例,未转阴组24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肝硬化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4(T4)、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肝硬化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降低,白蛋白(Alb)提高(P<0.05);HBV DNA转阴组T3、FT3、T4、FT4高于未转阴组(P<0.05),TSH低于未转阴组(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紊乱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在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将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入院的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的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均有显著性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CRP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01,P<0.01),CRP水平与白细胞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216,P<0.01),中性粒细胞水平与白细胞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8145,P<0.01)。结论 CRP、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三者水平在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均显著性的增高,这3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可用于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是否受感染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甲减患者96例,设为甲减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合格者60例,设为时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脂、甲状腺激素及Lep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分析甲减患者血清Le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甲减组FT3、FT4低于对照组,TSH、TG、TC以及Lep、IMT均高于对照组(P〈0.0l或P〈0.05)。动脉弱样硬化(As)组与非As组血清Lep水平为(19.68±5.15)μg/L、(11.23±4.17)g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减组患者血清Lep与FT3呈负相关,与IMT呈正相关(P〈0.01);而与FT4、TSH、TG、T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减患者血清Lep水平、颈动脉IMT均高于正常水平,血清Lep与FT3负相关,与颈动脉IMT正相关,这提示Lep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并同时选择该院体检中心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hs-CRP、IL-18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IL-18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14,P〈0.05),hs-CRP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14,P〈0.05),IL-18水平与TNF-α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599,P〈0.05)。结论血清中hs-CRP、IL-18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三者水平呈正相关,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