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8例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和对照组(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方面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在IMT及斑块面积方面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改善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体积(PV)。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IMT(0.14±0.11)cm3、颈动脉粥样硬化PV(1.12±0.19)mm均小于对照组的(0.25±0.10)cm3、(1.28±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在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超声评价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4例,2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1次/d;治疗组加用荷丹片口服,2片/次,3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及斑块声学密度(A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及斑块A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回声斑块声AD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评价药物治疗效果,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进一步降低颈动脉IMT,稳定斑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消退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潮州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治疗的76例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斑块厚度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 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径较对照组增大,斑块厚度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血脂,减小斑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1、3、6、12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并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51例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TG在治疗1个月后开始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斑块未见缩小;治疗3个月后,粥样斑块的IMT由(2.23±0.32)mm下降(1.69±0.22)mm,下降幅度为3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对血胆固醇增高的心脑血管病人,及周围大动脉斑块的病人都能获益,从而降低了中风和慢性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吴卫  卢理英  邹颖 《海峡药学》2012,24(5):204-20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 选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 治疗组颈动脉IMT在12个月后缩小显著(P<0.05).血脂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阿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血脂降低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8):50-5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T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hs-CRP、TG、TC、LDL-C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I-1、FIB显著降低,t-PA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PAI-1、FIB小于对照组,t-P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更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颈脂代谢异常、控制动脉硬化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调节和防止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每晚联合口服缓释烟酸(阿昔莫司)500mg和阿托伐他汀10mg。观察两组患者的调脂和消除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颈动脉斑块消退程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降脂作用。缓释烟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更明显,联合缓释烟酸更有利于全面调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不同疗效.方法 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颈部检查时,出现颈动脉斑块66例,随机分为A、B2组各33例,2组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采用低剂量(每天10mg)治疗,B组采用高剂量(每天40mg)治疗,治疗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血脂以及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数据,确定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汀的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0.90%高于A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C、TG、IMT、LDL-C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仅有TC和LDL-C数值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剂量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疗效显著,能有效的帮助消退脂质斑块,且不良反应较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12):1603-160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3.0 mg,每日1次+复方利血平片2片,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降压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颈动脉内膜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选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IMT、血脂、斑块面积变化,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患者的斑块面积,有效调节血脂,预防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陈海  袁莉  方玲  魏达友  倪福文 《中国医药》2010,5(3):220-22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阿托伐他汀与银杏叶制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的药物干预疗效。方法选择经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206例,然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50例、阿托伐他汀组52例、银杏叶制剂组53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组51例。对照组单用西药基础治疗,其他3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银杏叶(80mg,3次/d)、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剂量同前2组),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和血脂的变化,观察时问为6个月。结果阿托伐他汀组、银杏叶制剂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组颈动脉斑块、血脂定量下降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组颈动脉斑块定量下降最明显,与其他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银杏叶均可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IMT变薄,且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结果观察组CRP、TC、TG、LDL、HD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6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4个月(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进一步降低降低IMT(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进口与国产阿托伐他汀对伴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入选210例60~80岁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双盲、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进口10mg组、进口20mg组和国产10mg组,分别给予进口阿托伐他汀10mg、20mg和国产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观察24wk后3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水平。结果经治疗24wk后,以上3组的LDL-C和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进口20mg组降低LDL-C的作用明显优于进口10mg和国产10mg组(P<0.05),进口10mg组与国产10m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均能改善患者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口和国产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血脂和改善颈动脉IMT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IMT、斑块面积及hs-CRP、NO的含量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MT、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黄胜立 《中国药房》2012,(36):3419-3420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住院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上,口服瑞舒伐他汀;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上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评定患者的血脂变化,并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MT厚度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较辛伐他汀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次,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和内中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略高于对照组的7.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应用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相比小剂量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降糖、降压、饮食控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0mg,每晚睡前1次,为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总个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IMT值、斑块面积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斑块总个数变化不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好的选择,不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能降低斑块面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