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与麻疹发病的关系,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资料,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827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麻疹发病与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的关系。结果 8月龄组、〈8月龄组、20岁组发病最多,分别占28.95%、27.19%、14.47%,其对应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也较低,分别为1:456、1:370、1:339。健康人群麻疹IgG阳性率为72.43%,几何平均滴度为1:500。6岁组和18月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达到90.48%、89.47%,GMT较高的是18月龄组和50岁组,分别为1:978和1:811,阳性率和GMT较高的年龄组发病较少。结论麻疹流行情况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直接关系,应加强人群血清学监测,特别是育龄妇女的血清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2.
银川市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银川市麻疹疫苗接种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117名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银川市儿童麻疹抗体处于较高的免疫水平,免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88,麻疹疫苗初免后阳性率、保护率分别为98.29%和96.58%。结论:银川市儿童麻疹免疫成功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免疫成功率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荔湾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和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在荔湾区随机抽取部分健康人员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结果共抽取420人,荔湾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68.1%,保护率为60%,平均几何滴度为1:216,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麻疹发病呈现上升趁势,建议及时并扩大范围接种麻疹疫苗,提高接种率,保证较高保护率,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才能有效地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阳江市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和Ig G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辖区内共抽取20个乡镇,每个乡镇调查≥48个健康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 G抗体。结果:麻疹疫苗免疫率为87.11%,抗体阳性率为80.28%,抗体保护率为39.7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70.72。在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中,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地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阳性率和保护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免疫史的人群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护率和GM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与接种3剂次以上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类人群的保护率和GMT各自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阳江市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未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应加强复种,倡导接种含麻疹成分联合疫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岷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200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5名健康人群的IgG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总抗体阳性率77.89%,保护率为64.2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64.90;6~8岁组和13~15岁组人群抗体保护率(依次为75.00%、88.89%)均高于2~4岁和25~39岁(依次为48.28%、54.17%);乡村人群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均高于城镇人群.表明城、乡间接种工作开展不平衡,2~4岁组和25~39岁组不能完全排除麻疹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建议今后在加强基础免疫的同时,应对成人采取相应有效免疫对策,开展必要的免疫措施;加强冷链管理、MV质量和再免疫成功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喻上芳 《重庆医学》2008,37(2):186-187
目的 通过对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为制订控制或消灭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本区2~15岁儿童共333份血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结果 共调查333人,抗体阳性率为91.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62.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住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保护率均明显高于流动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应加强7岁年龄组儿童麻疹的加强免疫.适时对易感人群进行强化免疫,提高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2003-200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汕头市麻疹疫苗(MV)接种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连续3年每年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健康人群各约6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540人中抗体阳性526人,阳性率97.41%,几何平均滴度(GMT)1∶1441.99;444人抗体滴度达到保护水平,保护率为82.22%。各年龄组之间的GM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年(各监测点)之间的GMT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各监测点之间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计划免疫运作方式与麻疹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内进行接种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太仓市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人群麻疹HI抗体阳性率为93.17%,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66,总的抗体阳性率较高,而大年龄组儿童和成人的GMT则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察布查尔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免疫水平状况,评价预防接种效果,为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效率提供帮助。方法:2016年采集察布查尔县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分别检测血清360份。麻疹抗体阳性率75.00%,几何平均滴度(GMT)1:531.01;风疹抗体阳性率62.50%,抗体含量均值为31.13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49%,抗体含量均值为248.69U/m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8月龄-20岁年龄段显著高于小于8月龄和20岁以上年龄段;风疹抗体阳性率8月龄-20岁年龄段显著高于其他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阳性率1.5岁以下儿童显著低于其他健康人群;应继续加强对抗体水平的监测工作,巩固免疫规划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岷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200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5名健康人群的IgG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总抗体阳性率77.89%,保护率为64.2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64.90;6~8岁组和13~15岁组人群抗体保护率(依次为75.00%、88.89%)均高于2—4岁和25—39岁(依次为48.28%、54.17%);乡村人群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均高于城镇人群。表明城、乡间接种工作开展不平衡,2~4岁组和25—39岁组不能完全排除麻疹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建议今后在加强基础免疫的同时,应对成人采取相应有效免疫对策,开展必要的免疫措施;加强冷链管理、MV质量和再免疫成功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潍坊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在2个区随机抽取767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767人中抗体阳性59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94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93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麻栗坡县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组人群麻疹(Measles virus,MV)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边境地区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最长的麻栗坡县边境地区境内、境外1~50岁人群共800人,采血进行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综合阳性率为88.25%,其中境内人群为91.75%,越南籍人群为84.75%,境内高于境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P0.05);境内有免疫史者麻疹抗体阳性率93.14%,GMT为1587.11mIU/ml,免疫史不详者麻疹抗体阳性率80.00%,GMT为894.22mIU/ml,有免疫史者高于免疫史不详者,两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5;F=7.29,P0.05)。结论麻栗坡县境内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境外,切实提高含麻组分疫苗二剂次接种率是巩固边境地区麻疹防控工作,实现如期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5—2008年茂名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为风疹、麻疹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麻疹和风疹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69.2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6%。麻疹IgM阳性者中,0-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81.85%(708/865)。风疹IgM阳性者中,10—1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82.22%(37/4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风疹IgM阳性无统计学意义。在茂名地区,2005、2006年6~7月出现麻疹流行小高峰,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麻疹持续流行近一年。结论保持疫苗高质量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加大强化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检测,是控制麻疹、风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武振军  胡皓  李燕  高源 《海南医学》2016,(10):1701-1703
目的:了解银川市0~7岁流动儿童的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银川市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银川市195名0~6岁儿童进行HBsAg、HbsAb、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风疹及腮腺炎IgG抗体8种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5名儿童中,HbsAg和HbsAb阳性率分别为0和69.7%,8种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脊髓灰质炎,占97.4%,最低为百日咳,占15.4%;不同地区间,0~7岁儿童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0~7岁儿童HbsAb、风疹和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0~7岁流动儿童8种血清学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间0~6岁流动儿童麻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回族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0~7岁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良好,但部分种类疫苗抗体水平较低,存在薄弱地区与人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疫苗种类及重点年龄段儿童的预防接种技术规范化管理,并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征,为流动人口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麻疹占97.31%;发病季节高峰在3~5月及7月;0~6岁儿童和16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高峰年龄为8~24月龄.对8月~6岁麻疹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统计分析表明,有免疫史12.06%,53.19%免疫史不祥,34.75%未接种,初免未种及接种不及时是该年龄段发病的主要原因;16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可能与MV未免疫及接种质量低有关.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及时入册、建证,提高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同时开展外来工MV强化免疫,是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控制与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口市1986-1999年冷链运转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在冷链运转阶段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的条件下,麻疹发病仍极不稳定,呈3—4年一次的周期性发病升高,并存在3-5月的发病季节高峰,发病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呈周期性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增加,学校加强免疫工作不落实,以及免疫失败与免疫人群抗体衰退,造成易感人群积累所致。结论 冷链运转以来我市麻疹处于低发病水平,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免疫策略的研究,加强对人群免疫状况的监测,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尽早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文芳  张健  刘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0-1591,1582
目的 了解惠州市麻疹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发病原因。方法 对2003~2005年收集的390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再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6%,合格标本采集率34.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阳性率64.9%;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1岁组病例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最低。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麻疹疫苗(MY)和接种后原发性免疫失败,提高血清样本采集率和开展风疹血清学鉴别诊断是惠州市加强麻疹实验室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石家庄市2006-2008年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6.3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367.18;3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P=0.258),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0,P=0.036);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7.539,P=0.000,F=2.849,P=0.009)。结论我市局部有些地方仍有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建议两剂次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后应在中小学入学前各强化接种一次MV。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香洲区近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今后控制策略。方法收集香洲区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0年香洲区麻疹的流行特征。结果全区共监测到麻疹病例610例,年度发病率在1.28—40.65/10万之间,其中外来暂住人口发病355例,本地户籍人口发病255例,病例集中在4岁以下及20~29岁人群,分别占总病例的49.02%(299/610)和16.39%(100/610),病例高发月份在4~8月,占总病例数的73.28%(447/610),所有病例中无明确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占91.48%(558/610)。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消除免疫空白人群,为此必须进一步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同时对外来务工者、育龄妇女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整体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