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科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问题,如果发生,常常会增加病人痛苦.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从事多年的内科工作,对临床静脉输液外渗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然而,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时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院46例静脉输液外渗患儿,并分析其外渗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静脉输液患儿中,44例药物外渗导致穿刺点处及其周同皮肤发麻、肿痛,其中3例为输入儿茶酚胺类药物所致,26例为输入20%甘露醇所致,其余15例为输入一般药物所致。其药物外渗原因有药物因素、患儿因素、操作因素等,经针对性护王里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lI缶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输液外渗后造成血管外渗性损伤的护理问题,发生此类不良反应后,如不积极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有严重的后果发生。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危害,形成机理及临床表现,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防止漏液、外渗性损伤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期间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方法:应用"静脉输液渗出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手术病人输液外渗危险因素评分大于7分者制定并落实防范静脉输液渗出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应用该评估表后渗出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输液渗出的意识增强。结论:应用该评估表,使护理措施更具体化及个性化,可以预防静脉输液渗出的发生,对护士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安全性,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感染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7年9月我科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我科共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138例,发生感染4例,感染率约为2.9%。结论:通过对植入式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护理上需要加强健康宣教;严格把握适应证,做好围置管期的相关评估;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建立健全的置管患者随访制度,随时跟进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处理问题,使静脉输液港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常见的损伤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0倒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针对损伤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2007年输液发生药液外渗、皮下血胂的患儿明显减少,头皮刮伤仅发生1例,无针头划伤情况发生。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及时观察巡视,有效地接压以及高超的穿刺技术可避免新生儿静脉输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后,对静脉输液患者药物外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有效的探究。方法:选择在2017年2~4月在医院就诊的静脉治疗患者90例,将之根据随机的原则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于对照组主要是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而对于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预防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生药物外渗的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来进行干预能够使得药物外渗的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范继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76-177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从而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甚至坏死[1]。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静脉输液治疗高危药物外渗及损伤出现的原因,探讨开展根本原因分析法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来源于到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静脉输液医治的新生儿。其中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316例对照组新生儿开展常规总结分析,2016年4月~2017年5月的321例观察组新生儿予以根本原因分析法,探究分析处理后对新生儿科静脉输液医治出现高危药物外渗情况、损伤情况及高危药物外渗等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现高危药物外渗的病例,损伤发生率,危药物外渗等级为4级的病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找出新生儿科患儿静脉输液出现高危药物外渗及损伤的原因,在予以护理管理后,能有效地降低高危药物外渗与损伤发生情况,提升安全性,在新生儿科患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ORT)的常见并发症(回抽无血、导管堵塞、药液外渗、局部感染、皮肤破溃等)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并对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护理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针对输液港在使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总结预防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优化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干预;安全组患者100例,给予静脉输液强化安全管理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安全事件发生比例、护理综合能力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严重安全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手术静脉输液患者给予强化安全管理护理措施,不但能够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还可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比例,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方法选取化疗药物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静脉输液准备,并常规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采取输液前、输液时、输液后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2组反复穿刺与一次穿刺成功患者输液外渗率。结果对照组反复穿刺成功的输液外渗率为8%,观察组没有输液外渗发生。2组反复穿刺输液外渗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423,P<0.05)。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知悉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措施,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证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操作方法,也是治疗患者疾病常规的一种治疗手段,而液体外渗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时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时还会发生医疗护理纠纷,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我科2006年3—4月发生静脉外渗37例次,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就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在本科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30例,男138例,女92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13岁,13~30岁15例,>30~60岁70例,>60~91岁145例,平均52岁。年龄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出现药物外渗现象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输液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出现药物外渗现象的患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罗俊青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53-154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而老年患者更是输液外渗的高发人群。本文总结了200例老年手术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加强对老年手术病人的静脉输液护理,能够使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常见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长兴人民医院2015年2~10月期间门诊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在2015年2~10月期间门诊静脉输液45460例次,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32例次,发生率为0.07%。其中护理人员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18例次,占到总数的56.25%;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9例次,占到总数的28.13%;药品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3例次,占到总数的9.38%;其他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2例次,占到总数的6.25%。结论:静脉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护理纠纷,需要全面的加强输液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护士的输液技能及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使患者能够得到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医院门诊是门诊患者对医院了解的门口。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重要的环节,由于用药方式简便、治疗效果好、患者疼痛轻等优势,已成为一般疾病常用的治疗方式,而且门诊静脉输液多于集中输液室中完成。观察医院大规模输液室中因人员过于集中、患者不稳定、输液时间短、时间不规律、输液习惯差异等,输液时容易发生药物外渗、输液滴数控制不佳、穿刺次数过多等问题,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只要加强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患者的静脉输液安全,以此保障临床医疗质量。文章对门诊集中输液室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改善护理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解决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促进输液室的安全,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渗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普外科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下根据静脉输液流程实施输液护理,比较2组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输液期间出现输液外渗、血栓形成、输液管脱出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输液过程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所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输液期间静脉穿刺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下,于普外科构建静脉输液流程,能有效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提高输液效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