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Convit报告用BCG、麻风菌或二者联用对防止接触者患麻风的效果相似,作者于印度选179名麻风菌素阴性的接触者,为86名用加热杀死的麻风菌,46名用BCG,48名用二者之混合物;单用麻风菌者中为相隔6个月一次,7例共3次,28名2次,余者只用1次;另2组均为1次。每次注射0.1毫升,含麻风菌为1.6×10~7条,BCG为  相似文献   

2.
用检测抗ND-O-BSA抗体的ELISA,对初次调查时抗体阳性的200名健康人和119例麻风家庭接触者进行的血清学随访中分别26.5%和23.5%仍为阳性;初次检查抗体为阳性,而在第1次随访时阴转者,以及初次检查及第1次随访均阴性的健康人和接触者,在本次随访中又变为阳性的分别为20.1%-33.0%的13.8-36.0%。  相似文献   

3.
麻风家内接触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两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检测抗ND—O—BSA抗体的ELISA,对初次调查时抗体阳性的200名健康人和119例麻风家庭接触者进行的血清学随访(1993年)中分别26.5%和23.5%仍为阳性。初次检查抗体为阳性,而在第1次(1992年)随访时阴转者,以及初次检查及第1次随访均阴性的健康人和接触者,在本次随访中又变为阳性的分别为20.1%~33.0%和13.8%~36.0%。初次检测及两次随访均阳性的健康人和接触者,其抗体水平均最高。随访2年时,在抗体持续阳性者中共发现5例多菌型麻风。抗体持续阳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的青少年发病的危险最大,家内接触者尤甚。  相似文献   

4.
用改良酶联免疫斑点15试验(简称 M-Dot-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血清进行了麻风杆菌特异性酚酚糖脂I(PGL-I)抗原检测。75例HC均经麻风杆菌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为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结果表明:①75例HC中抗原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21%。接触多菌型麻风(MB)者的抗原阳性率(28%)明显高于接触少菌型麻风(PB)者(0%),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②抗体弱、强阳性组的抗原阳性率和抗原量之间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40例正常人及10例经MLPA和ELISA检测证实特异性抗体阳性的非麻风患者血清标本,抗原检测均阴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模型研究Asanambut地区家庭内麻风接触者在传播麻风中的作用.该地区自1971年以来,已进行了麻风防治工作,麻风发生率为38.66/1000.作者选择1983年7月~1984年12月,在Asanambut调查、教育、治疗(SET)联合部发现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例因死亡或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苏宝应县的麻风流行情况,对麻风亚临床感染进行了探讨。作者曾用PGI—ELISA在该县居民中进行过随机调查,发现阳性率达15.24%,提示麻风有流行的潜在危险;这次又在这个县的麻风家内接触者中调查阳性率为33.33%,多菌型病人的接触者被感染远多于少菌型的接触者,青少年的感染率最高,这可能与接触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评价PGL-Ⅰ抗体在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中辅助早期诊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1991~1992年在LaLitpur登记的所有病人,取手指血测抗PGL-Ⅰ抗体,健康接触者取毛细血管血滴于层析纸上,放干燥剂于-20℃保存备用,将带血的干燥层析纸打成直径6mm大的圆纸片,加500μl 0.9M PBS(含0.05%Tween 20)洗脱过夜。用PGL-Ⅰ IgM ELISA检测洗脱液(大约是1:50的血清稀释度)。用二糖结合物(dBSA)作抗原,A值>0.199(正常值+3SD)为阳性。  相似文献   

8.
用PGI—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追踪观察三年,76名第一次为可疑者中第三年复查转阴性40名(52.6%),转阳性(+)33名(43.4%);75名原为阳性者中转为可疑的12名,转阴性33名(44.0%),阳性程度升高的(++)5名(6.7%),后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原3名阳性(++)者无一名转阴。这显示(±)与(+)者均为转阴多于阳转,而ELISA OD值的变化与所接触的病型和病情无明显的相关性,而是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 97名第一次PGI—ELISA阳性者中,有一人于第二年15岁出现症状,诊断为BT型麻风,病期仅二个月,显示用ELISA追踪观察HC可发现早期病人。作者认为,三年以后的结果还会有变化,今后做麻风亚感研究要注意青少年中的麻风接触者。三年后复查第一次PGI—ELISA为阳性的19人,发现浅神经粗大者3例,皮肤中查到AFB的6例,外周血液中有AFB的3例;同时用PGI、ML和Ms三种抗原做ELISA,结果被检查血液中均存在抗AFB抗体,说明查到的是ML,但作者强调在HC中查到AFB国内尚属首次,因正常皮肤也常带有非典型AFB,故在出现症状之前,对此做出结论宜慎重,并希望扩大样本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印度南方的二个村庄进行,是麻风病和结核病高流行区。麻风流行率48.58‰,患病率7.56‰,麻风接触者患病率12.56‰。研究包括来自上述二个村庄的麻风病人,总计345例,瘤型44例,非瘤型301例。麻风家庭接触者870名,其中瘤型接触者120名,非瘤型接触者750名。从每个接触者右耳垂和鼻粘膜组织液涂片并泸纸采血,同时进行光田氏麻风菌素试验。如果4周后丘疹≥5mm为晚期反应阳性。涂片做抗酸查菌。做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A-ABS)用以检查抗麻风菌抗体。抗原在1:40或更高稀释度,血清显示2~+或以上者是为阳性。870名接触者中,发现皮肤、粘膜涂片检菌、FLA-ABS和麻风菌素反应阳性的,分别是5名(0.6%)、29名(3.3%)、125名(14.4%)和622名(71.5%)。麻  相似文献   

10.
南平市有18个乡镇,7693户,人口48万多。有麻风患者的614户(7.98%)。共发现麻风患者707例,其中男596例,女111例;LL 257例,BL 9例,BB 28例,BT 9例,TT 388例,16例。家内传染93例(3.27%),男73例,女20例;发病  相似文献   

11.
Vellore 镇有172467人,于1968~1991年间观察该镇麻风家内接触者,除临床检查外,对 MB 接触者每年做皮肤查菌一次。该地原有麻风120例,男81,女39。PB 型54例,其中5例皮肤查菌阳性;MB 型33例,其中15例查菌阳性。家内接触者502例,第一次随访时就发现其中14例已是麻风。其余488例中78例只检查过一次。剩下的410例中,随访过2725人年,共发现14例麻风(TT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市采用“家内治疗”的方法。1956~1992年累计发现麻风782名,其中男548,女234;MB 237,PB 545;已治愈588名(75.19%),除死亡外迁等,现有现症患者5例,患病率0.0036‰,比1956年的0.5‰下降99.31%;近5年平均发病率0.045/10万,比1956—1960年段的3.04/10万下降98.53%,1987年已达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的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BCG接种能使麻风菌素阴性者阳转。推测BCG能预防麻风。因此在委内瑞拉多年来已用BCG接种预防麻风。对麻风接触者查体后每1—2年接种一次BCG。著者调查了资料齐备的63878例麻风接触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裸鼠进行接种人麻风菌的试验。鼠种是BALB/c-~(nu)/nu。菌株来自瘤型麻风患者采取的结节(4株)。其中1株(LL-51株)是新鲜菌液,其它3株为在-20℃保存的菌液。对雄裸鼠是将菌液接种于两侧精囊内,对雌裸鼠是将菌液接种于两侧足垫内及静脉内。各实验鼠在它死亡后或即将死亡前,剖检它的接种部位以及肺、肝、脾、肾及淋巴结等部位作涂片查菌。对照组用LL-43和49菌株接种于杂交鼠(nu/_ )的精囊内,与实验鼠进行同样的检查。结果:用新鲜菌液(LL-51株)接种于裸鼠的精囊及静脉内。凡是精囊接种组在接种后7.7个月以上者,都在精囊内查到抗酸菌及菌球(globi),而且  相似文献   

15.
委内瑞拉将BCG接种纳入麻风防治工作已多年,要求对家内外的麻风接触者,每1~2年接种BCG一次。作者对63878例记录清楚的麻风接触者进行分析。检查接触者接种BCG后的疤痕数日以及新发麻风情况。结果:无疤痕以及疤痕数为1、2、3、4及≥5的各组麻风发病率(‰)依次为2.93、1.31、0.78、0.91、0.54及0.45。共发现92例病人。可见BCG接种次数与麻风发病率呈反  相似文献   

16.
在巴西中部的麻风流行区,选择16岁以下的新麻风病人62例及186名16岁发下的健康人,按年龄和性别分组,行病例一对照研究,评价BC-'G接种的抗麻风保护效应。病人和健康人的性别分布几平相同;病人中多菌型37例,少菌型25例,前者平均年龄11.4岁,后者l 0.9岁,无显著差异。根据检查BCG接种疤痕来看,未接种者患麻风的危险性较接种者高5.3倍,接种BCG的抗麻风保护率为81%。另外,接种过BCG者中的PB(19例)显著多于MB(5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以人工合成的天然双糖(NDO)和天然三糖(NTO)为抗原对美拉尼西亚麻风家庭内接触者用ELISA检测其血液中抗酚糖脂-I(PGL-I)抗体的结果.研究对象为309名麻风家庭内接触者,  相似文献   

18.
用白蛋白结合人工合成的双糖(ND—A—BSA)抗原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麻风接触者中寻找亚临床感染。以3336名接触者的血清标本进行试验,其中660人是家庭内接触者,2,134名是分开住的家庭和非家庭内的亲属。435人是在工作场所的接触者,107人是邻居。全部生活在古巴关塔那摩省麻风高流行区。采取静脉血获得的血清保存在-20℃备用。同Cho等描述的程序。抗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蛋白结合的合成二糖抗原(ND-A-B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古巴关塔那摩省的3336例麻风接触者血清抗酚糖脂-I(PGL-I)抗体水平及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3336例麻风接触者中660例为家庭接触者,2134例系亲属,435例为工作场所接触者,107例系邻居.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接触者的总血清阳性率为9.3%,瘤型麻风接触者的阳性率与其他类型接触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亲属的  相似文献   

20.
有关麻风菌苗实验研究的资料已有综述,总的趋势以用死麻风菌或死麻风菌加活卡介苗(BCG)作为菌苗的可能性为大.由于动物感染模型的局限性,尚不能预料未来的菌苗诱导防御免疫的能力,尤其是预防瘤型麻风的效果,唯有通过探索性的现场试验才能得到解答.世界卫生组织IMMLEP及其他学者正积极筹备现场试验,为此制订了若干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