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玉芳  张虎  欧阳钦 《胃肠病学》2007,12(2):124-128
炎症性肠病(IBD)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为10/10^5-20/10^5,克罗恩病(CD)约为5/10^5-10/10^5:UC的患病率约为100/10^5-200/10^5,CD约为50/10^5-100/10^5。亚洲国家IBD较少见.但近20年我国IBD相关报道异常增多。Jiang等综合分析10 218例国内文献报道的UC患者,发现近10年该病报道病例数上升3.1倍。一项基于住院病例的回顾调查研究显示我国IBD住院患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003年UC住院例数和内镜检出例数分别是1990年的3.4倍和4.1倍;2003年住院消化病患者中CD患者的构成比为1990年的3.4倍:2003年住院总患者中CD患者的构成比为1990年的2~倍。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主要类型.近年来在我国报告病例明显增加,推算的患病率为11.6/10^5,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且远较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为多,已成为常见的肠道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研究高潮迭起。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突出地体现在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3.
陆丽华  冉志华 《胃肠病学》2006,11(4):241-244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n病(CD)。根据所分泌细胞因子和介导免疫功能的不同,CD4^+T细胞可分为1型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两型.Th1细胞以分泌干扰素(IFN)-1、白细胞介素(IL)-12等为主,Th2细胞以分泌IL-4、IL-10、IL-13等为主。Th1/Th2细胞亚群失衡一直被认为是IBD的发病机制之一。CD主要是,Th1型疾病,而UC主要是Th2型疾病。研究IL家族有助于探讨IBD的发病机制以及IL在IBD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IL家族分为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两大类。分别介绍其在IBD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15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文献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背景:过去认为我国炎症性肠病(IBD)较少见,但研究显示近年我国IBD患者和相关文献逐渐增多。目的:了解我国IBD病例数和研究现状,为今后IBD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1989年1月-2003年12月有关IBD文献,逐篇查阅全文并分析IBD病例数和研究现状。结果:共3384篇IBD文献入选,其中基础性文献12.8%,诊断性文献6.3%,治疗性文献61.6%,综述15.8%,其他3.5%。共报道了143511例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40114例,克罗恩病(CD)患者3397例。UC和CD病例数均呈上升趋势。UC临床症状以腹泻最为常见(83.2%),CD以腹痛最为常见(86.6%)。UC的发病部位以全结肠最为常见(42.0%),CD以小肠型最为常见(40.2%)。UC的发病类型以慢性复发型最为常见(57.6%)。仅40.6%的诊断性文献使用了诊断标准。UC和CD的漏诊率分别为32.1%和60.9%。在2084篇IBD治疗性文献中,1533篇(73.6%)为临床药物治疗性文献,仅598篇(28.7%)文献可根据循证医学标准分类。在1533篇临床药物治疗性文献中,1376篇(89.8%)为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仅675篇(44.0%)为对照试验,12篇(0.8%)为随机对照试验。结论:近15年我国IBD相关文献及其报道的病例数不断增多,但IBD的基础研究比例较低,临床诊断和药物试验设计欠规范,论证强度不高。  相似文献   

5.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有效预防炎症性肠病合并结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国家,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维持在0.005%-0.01%.其中以瑞典最高,英国和美国次之,我国的UC发病率较低。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在过去30年内增加了6倍。现约为0.004%。尽管IBD合并的结直肠癌只占普通人群结直肠癌的1%~2%,但结直肠癌仍为IBD的严重并发症,是1/6 IBD患者的死亡原因^[1]。Eaden等^[2]对116项  相似文献   

6.
3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94年至2003年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确诊的IBD患者相关资料共37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379例患者中,有317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62例为克罗恩病(CD),男女之比分别为1.1:1和1.7:1,平均诊断年龄分别是44与33岁。1994年IBD入院患者构成比为31/10^6,而2003年为152/10^6。在UC患者中,11.4%为直肠炎,25.2%为直乙状结肠炎,18.6%为左半结肠炎,全结肠炎为44.8%。22.4%的患者入院治疗,其中仅39.4%患者诊断为重症UC,9例UC患者伴有关节炎,3例出现葡萄膜炎及巩膜炎。CD患者中有25.8%病变局限于末端回肠,24.2%为结肠,32.3%为回结肠,而17.7%病变累及回肠以上部位。33例患者(53.2%)入院治疗,16例有手术史。结论本院近9年来IBD发病数明显增多,以UC患者为主,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低,肠外表现少。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疾病。根据炎症特征和病变部位不同,主要被分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及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西方国家IBD发病率约为5~20/10^5;既往亚洲国家发病相对较低,但近20年来IBD报道异常增多,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且仍未明确。目的:研究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IB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比例,分析单核样MDSCs与IBD活动性的关系,从而初步探讨单核样MDSCs在IB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IBD患者60例,分为克罗恩病(CD)组(n=33)和溃疡性结肠炎(UC)组(n=27),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组、UC组、正常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分析单核样MDSCs与IBD患者WBC、PLT、ESR、CRP的相关性。结果:CD组和UC组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43.7±23.0)%、(49.1±27.2)%对(10.7±7.4)%](P〈0.01),CD组与U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CD和UC组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均较缓解期组显著升高[(60.3±16.8)%、(66.3±17.6)%对(28.1±16.2)%、(19.9±9.0)%](P〈0.01)。IBD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与WBC计数、PLT计数呈正相关(r=0.44,P=0.02;r=0.43,P=0.02),与ESR、CRP不相关(r=0.33,P=0.08;r=0.30,P=0.12)。结论:IBD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比例明显升高,与IBD活动性密切相关。单核样MDSCs在IB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山东医药》2011,51(16):8-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十年来有关临床报道及系统分析研究表明IBD病例数量上升了约3.1倍,其中UC患病率约为11.6/10万,而CD患病率则为1.38/10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报告病例数急增,3年前,基于多家医院病例统计推测,其患病率分别为11.6/10万和1.4/10万,且可能有被低估之虞。使该病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IBD临床诊断治疗相关问题纷繁复杂,难治性病例增多,已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2005年全国IBD协作组成立以来,我们深感需要更加完善、与时俱进的诊治规范,并强调诊治规范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  相似文献   

11.
肠黏膜屏障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n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含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研究发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在IB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了解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是指症状主要起源于中下胃肠道的功能性胃肠病,依据临床症状分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功能性腹胀(functional bloating)、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和非特异性肠功能紊乱(unspecified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缺乏疗效理想而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IBS神经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西方的健康人群中10%~20%曾罹患此病,国内流行病区域性调查显示,在北京地区其流行率大概在7%左右,广州地区,采用罗马标准Ⅱ调查的IBS居民人群患病率为5.6%。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黏膜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黏膜是机体接触外环境最大的部位,拥有丰富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感觉细胞,IBS患者肠道黏膜的变化对研究IBS的发病机制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对近年IBS与肠黏膜异常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aortic dissection (AD) in recent years in Guangzhou.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D over 10 years in Guangdong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Demographic features and outcomes in cases presenting with acute diss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s admitted in two five-year periods. Results 339 patients with AD were admitted during the recent ten years. Their mean age was 55.7 ± 11.2 years. Male verse female ratio was 4.8. Surgery was performed in 37 % of cases with acute type A and 7 % with acute type B dissection. Apart from a fast increase in number of patients admitted each yea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se ten years.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cute dissection showed a trend of improvement, though it had not been statistically confirmed. Conclusions The number of admitted patients with AD has been fast increasing in Guangzhou. These patients were about ten years young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by foreign researchers. Surgery was much less frequently performed than it was in western countries. Survival in acute cases showed a trend of improvement. These data support urgent improvement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ortic dissection.  相似文献   

16.
<正>1病历资料男性,患者,41岁,2007年因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外院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术后患者出现化脓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后病情缓解。该患者2013年8月因再次"呕血、黑便1 d"入住威海市立医院,本次住院前曾行B超检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肝后段栓塞,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壁厚。住院后随即行相关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7×109/L,中性粒  相似文献   

17.
<正>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因冠状动脉血供急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早期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肌的唯一方法,恢复血流灌注可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脏功能。目前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主要有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再灌注开始的几分钟内,由于细胞内钙超载、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不足、氧自由基爆发及膜磷脂的缺失而产生不可逆的细胞损害,包括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心肌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的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坐少动生活方式的流行,肥胖、糖尿病及其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在重度肥胖症患者中,NAFLD的发病率高达90%,其中20%~30%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高达8%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呼吸道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重视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和防治。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等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 A)、乙型流感病毒(INF B)、副流感病毒(PIVs)等9种病原体IgM。结果:569例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检出非典型病原体例数和感染率分别为:15例(17.0%)、7例(12.5%)、29例(20.0%)、34例(32.1%)、3例(5.2%)、5例(7.8%)、2例(3.8%)。各种呼吸道疾病皆有非典型病原体检出,位居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是INF B(28.2%)、MP(24.3%)、INF A(12.5%)、PIVs(10.4%)、LP(9.6%)。各种呼吸道疾病,单一非典型病原体感染61例,感染率64.2%;2种及2种以上混合感染34例,感染率35.8%。结论:各种呼吸道疾病,无论是感染因素所致,还是非感染因素所致,都存在不同种类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并且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必须重视呼吸道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防治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HBV和HC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HCC)主要的病因,病毒持续高水平复制对HCC患者的预后会产生重大影响。HCC是慢性嗜肝病毒感染的延续,又以肝硬化为基础,临床工作中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执行。201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持制订了《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1],在临床推广过程中受到临床一线相关科室广泛欢迎。之后在吴孟超院士和汤钊猷院士指导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