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霉素与茜素红在乙醇溶液中发生荷移反应 ,生成 1:1型络合物 ,此络合物的λmax=5 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 3 .5 6× 10 3L·mol- 1·cm- 1 ,药物浓度在 10~ 2 0 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7% (n=10 ) ,回收率在 95 %以上。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药物制剂的含量 ,结果与文献方法相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胶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通过考察琥乙红霉素原料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性及琥乙红霉素在其中与茜素红反应的最佳条件.选择出适当的溶出介质及反应条件,在确定溶出介质及反应条件后,通过对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了琥乙红霉素片(胶囊)的溶出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和线性进行了考察.结果:采用桨法,以0.04 mL·L-1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溶出时间为45 min,荷移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在(525±2)m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琥乙红霉素浓度在50.6~202.4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7),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9.4%以上,RSD为0.21%.结论:本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可控制琥乙红霉素片(胶囊)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琥乙红霉素与醌茜素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测定琥乙红霉素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与醌茜素在水乙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荷移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1.14×104L·mol-1·cm-1,应用等摩尔连续变换法和斜率比法测得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稳定常数是1.8×105。药物浓度在0~60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8.0%以上,RSD为0.82%(n=6)。结论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琥乙红霉素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琥乙红霉素与氯冉酸在丙酮 -乙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 ,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采用可见光光度法测定了琥乙红霉制剂的含量。结果显示 ,荷移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在 5 2 6nm处有最大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 1.62× 10 3L· mol- 1·cm- 1 ,应用等摩尔连续变换法和斜率比法测得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 1∶ 1,稳定常数是 6.6× 10 4。药物浓度在 0~ 5 0 0 mg/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方法平均回收率在 98.0 %以上 ,RSD为 1.71% (n=6)。  相似文献   

5.
克拉霉素与茜素红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克拉霉素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克拉霉素与茜素红在水-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荷移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在526nm处有最大吸收,络合物的组成比是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7.71×103L.mol-1.cm-1,药物浓度在5~90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8.0%以上,RSD为1.3%(n=6)。结论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颗粒剂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颗粒剂的含量,以代替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中间体的含量。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其显色水解产物在48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9%。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准确,适用于半成品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胶囊中琥乙红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李东  李玉兰 《中国药业》2003,12(12):42-43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胶囊中琥乙红霉素的含量。方法:根据琥乙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其显色水解产物在48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点,对琥乙红霉素胶囊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与微生物法测定方法比较。结果: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7%(n=5);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其显色水解产物在48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n=5)。结论:本方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准确,适用于半成品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交沙霉素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交沙霉素与茜素红在水-醇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荷移反应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5.92×103L.mol-1.cm-1,药物浓度在0~120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平均回收率在98.0%以上,RSD为1.0%(n=6)。结论: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罗红霉素与茜素红在乙醇-水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生成荷移络合物,荷移络合物在525nm 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7.03×10~3L·mol~(-1)·L~(-1),该络合物的组成是1:1,稳定常数是8.7×10~4。药物浓度在10-110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9.0%以上,重现性试验 RSD 为1.7%(n=6)。结论:方法稳定、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甲氧苄啶与茜素的电荷转移反应来测定甲氧苄啶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在乙醇与水介质中,甲氧苄啶与茜素形成1:1型络合物,产物最大吸收波长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4×103L.mol-1.cm-1,药物浓度在10~70mg.L-1范围内呈线形关系。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尼可占替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尼可占替诺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来测定脑脉康制剂中尼可占替诺的含量。方法: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反应在乙醇-丙酮(1:1)介质中进行,反应产物(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18×10~3L·moL~(-1)·cm~(-1),RSD为0.9%(n=6),药物浓度在20~32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易于控制,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邵红燕  王封锐 《中国药房》2010,(25):2378-2379
目的:建立测定琥乙红霉素颗粒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r·min~(-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出百分率。结果:琥乙红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4~40mg·L~(-1)(r=0.9990,n=5),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0.56%),30min的溶出百分率达80%以上。结论:所建立的溶出度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以0.067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含量0.3%,调p H值至7.5)-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8 nm,用外标法计算琥乙红霉素片含量。结果:含量在0.53~5.27 mg·m L-1(R2=0.999 4)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8%(RSD=0.9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琥乙红霉素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宋金春  于龙环 《中国药师》2013,16(5):675-676
目的:建立琥乙红霉素静脉乳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醋酸铵缓冲盐溶液(65∶ 35),检测波长215 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琥乙红霉素在60 ~ 60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为0.4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琥乙红霉素的含量测定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琥乙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省药物不良反应中心接收到的65例琥乙红霉素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例ADR中,以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医师或药师应重视琥乙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琥乙红霉素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琥乙红霉素片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BridgeTM Shied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0.067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6.5)-乙睛(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0℃.结果:红霉素A在39.83~139.41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6%(RSD=0.9%,n=9),检测限为1.19 μg,定量限为3.58 μg.将该法测定结果与效价法测定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更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