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肺包虫病是由犬绦虫蚴寄生肺内所致,为牧区常见的地方病,其发病率占全身包虫病的第2位。一般单纯肺包虫囊肿和破裂的肺包虫囊肿有典型的X线片征象,结合临床和卡松尼(Casoni)试验,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患者由于就诊时间不同及多种因素的影响,X线片征象不典型,常易与其他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用国产吡喹酮治疗包虫病4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3岁~72岁,病程1月~7年。其中肺包虫16例,肝包虫21例,肝肺包虫2例,脾包虫1例。均经我院包虫病皮内卡索尼试验( ),B超和X线摄片诊断,测量囊肿体积大小,进行动态观察。患者均来自牧区,与犬、牛、羊有密切接触史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胸闷、胸疼、咳嗽和咯血、肝区疼、面黄肌瘦、乏力等。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所用吡喹酮药品均由北京第三制药厂供应,每片剂量200mg。大剂量组:总剂量(300~350)mg/kg,按每日(…  相似文献   

3.
包虫病为我国广大牧区的常见病,但心脏包虫病却相当少见,国外医学文献统计一般低于人体包虫病的2%,国内除1例右心室包虫囊肿自发破裂致肺动脉梗塞猝死的尸检报告外,尚未见术前诊治本病的报导。心脏包虫囊肿还可破入心包,形成继发性心包包虫囊肿,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原发性心包包虫囊肿则相对少见。作者在包虫病的X线诊断工  相似文献   

4.
柳林 《四川医学》2001,22(3):302
肺包虫病是细粒棘球蚴病所致的肺包虫囊肿 ,属地方病 ,多见于我国西北部及川西高原等牧区。现将经X线平片检查及手术证实的 2例肺部巨大包虫囊肿作一介绍。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分析我院近期 1999~ 2 0 0 0年具有完整资料的经手术治愈的 2例典型少儿肺包囊肿病。 2例患者均为藏族 ,男性。例 1,12岁 ,例 2 ,15岁 ,居住牧区。临床上有低热、胸痛、咳嗽、咯痰、痰中带血 ,胸部局部轻微隆突 ,肝大 ,发育差。例 1患者病程约 6 月 ,例 2约 10 月 ,X线检查方法 ,常规胸部立卧位正侧位摄片及准高千伏摄片。实验室检查 :嗜伊红细胞计…  相似文献   

5.
肺包虫病在我国西北牧区多见,在非牧区因少见而易误诊。我院近期收治的10例中,3例在院外误诊为肺转移性肿瘤,4例入院时未明确诊断。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结合包虫病的病理改变,提出诊断此病的X线表现,并与肺癌、转移  相似文献   

6.
胸部包虫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川 《新疆医学》1998,28(1):9-13
目的:分析肺包虫病,尤其破裂、感染的肺包虫囊肿的CT征象及分型,估价CT诊断胸膜、纵隔、心包及膈肌等少见部位包虫囊肿的可靠性。方法:分析了21例由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包虫病,其中肺包虫病16例,胸膜包虫病3例,纵隔心包及肺、纵隔和膈肌包虫病各1例。结果:根据本组资料统计,CT对胸部包虫病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5%,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破裂、感染肺包虫囊肿的诊断正确率为92%。结论:CT对破裂、感染的肺包虫囊肿和胸部少见部位包虫病的诊断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57年至1975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包虫病347例,另有32例未行手术治疗。379例肺包虫病中胸内复杂型者147例,占38.9%(1、2)现就其中X线资料较完整的86例胸内复杂型包虫囊肿作一X线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肺包虫病X线征象的诊断特征,为确诊肺包虫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我单位已接诊的资料完整并已证实的96例肺包虫病的X线胸片,收集整理。结果肺包虫囊肿直径最小者1cm,最大者16cm,直径1-5cm16例(占22%),5-10cm47例(占63%),10-16cm11例(占15%)。74例中有58例呈分叶状改变(78%)。多发者22例,单发者74例。结论肺包虫主要依靠包括X线平片在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特别是评价肺包虫病,了解包虫囊肿的形态学特征和病变病理演变过程很有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组收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胸内包虫病348例的外科治疗情况。计肺包虫331例,胸膜包虫病8例,纵隔包虫病4例,心包包虫病1例,膈肌包虫病4例。其中男212例,女136例,年龄1(1/2)岁~63岁。肺包虫中合并感染90例。双侧包虫病53例。巨大肺包虫29例(包虫占据患侧胸腔体积在2/3以上者)。右肺包虫合并肝顶包虫45例,心包包虫合并肝顶包虫1例,左肺包虫合并肝左叶包虫、脾包虫各1例。本组手术死亡1例。现将胸内包虫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主要经验总结如下:一、诊断:必须详细了解有无与狗的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手术证实60例肺包虫病的X线表现,对其中未破裂和破裂后典型X线征象及合并感染进行了分析,认为X线是发现肺包虫囊肿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将肺包虫破裂的各种特殊X线征应用临床诊断,一般说来准确可靠,如能结合破裂前的典型X线征象更具特征。  相似文献   

11.
包虫病多发生于肝,其次是肺。脾包虫病确属少见,国内仅有少数报道。兹将我们两院1960~1987年间收治脾包虫病1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脾包虫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单纯脾包虫4例(单内囊者3例,多数子囊者1例),合并肝包虫(?)肿者8例、腹腔包虫囊肿2例,右肺包虫囊肿1例。平均年龄30岁。临床诊断不困难,患者来自牧区,有与狗、羊家畜密切接触史,有左上腹无痛性肿块,腹胀,脾大,卡松尼试验阳性,嗜酸性细胞增加,A型及B型超声检查提示脾囊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手术证实60例肺包虫病的X线表现,对其中未破裂和破裂后典型X线征象及合并感染进行了分析,认为X线是发现肺包虫囊肿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将肺包虫破裂的各种特殊X线征应用临床诊断,一般说来准确可靠,如能结合破裂前的典型X线征象更具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华 《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1):57-58
本文分析了青大附院763例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表明:青壮年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中老年人;包虫病与从事牧业和在牧区生活的人密切相关;病人以汉族、藏族、蒙古族多见,回族、土族、撒拉族次之;包虫病中最常见为肝包虫,其次为肺包虫和腹腔包虫,其他部位的包虫病少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黄南州医院126例囊型包虫病,结呆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其次为中老年;包虫病与从事牧业生产和在牧区生活的人密切相关;病人以藏族、蒙古族多见,而汉族、回族、撒拉族次之;包虫病常见为肝包虫病,其次为腹腔包虫,其他部位的包虫病少见。B赵、X线拍片、卡松尼氏皮内试验与手术证实的包虫囊肿相吻合,但无特异性。在手术过程中加大处理液(甲醛、乙醇、双氧水)的浓度,或在手术前后服用一定的杀包虫药物(如丙硫咪唑)可降低自虫病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75例肺包虫病的影象学诊断杨军,尹华,张拓塞,王正茂,李冠世(第一附属医院影象科,外科)肺包虫病在内蒙地区较多见,典型的肺包虫病影象学诊断国内外已见报道[1,2]。但对肺包虫并发感染、多发性、巨大的肺包虫诊断论述较少,本文选择75例经手术证实的肺包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青医附院633例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表明:青壮年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中老年;包虫病与从事牧业和在牧区生活的人密切相关病人以汉族,藏族,蒙古族多见,回族,土族,撒拉族次之;包虫病中最常见为肝包虫,其次为肺包虫和腹腔包虫,其他部位的包虫较少见。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是西北地区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临床上以肝、肺包虫多见,脾包虫的报道较少。本文集两所医院(哈密红星医院1986~1994年,石医一附院1989~1994年),包虫病共计916例,其中脾包虫14例,占1.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包虫病流行区,X线可能将肺内非包虫性团块或正常变异中的膈膨升误诊为肺包虫,也可将肺邻近器官包虫误诊为肺包虫而出现定位错误,搜集我院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17例、临床证实的2例共19例上述谬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包虫病过去在我国内蒙地区为一常见的寄生虫病,牧区尤为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令,无性别差异。近年因人民生活提高卫生知识普及,狗饲养减少,本病已大大减少。小儿包虫病则更加减少了。这是因为除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包虫囊肿生长缓慢(据估计平均每年增长直径约4—6cm)。故小儿虽已感染亦较少能在小儿期被发现,多在成人时方出现症状后被发现。据报导最小者可见于2岁小儿。本院自65年—79年底小儿包虫病仅收治8例。其中肝包虫3例(2例合并感染),肺包虫3例,肝及肺同时感染包虫囊肿的复发型2例。现结合讨论如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心脏(心室和心房)包虫病、心脏心包包虫病、化脓性包虫心包炎等5例心脏、心包包虫病。本病的X线检查殊为重要,本组5例凭借X线检查等客观资料的具体分析,术前均做出了正确的诊断。超声学检查特点能突出显示囊性或实性肿物。X线和超声学检查的结合应视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式,根据诊断需要与可能还应重视心血管造影和电影摄影、数字减影(DSA)、电算体层(CT)、磁共振(MR)等先进影象技术的应用,以发现与证实更多疑难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