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IgA是人泪液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很多眼病患者泪液的SIgA含量都有所改变,本文对电光性眼炎患者泪液的SIgA含量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该病的免疫机制和临床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泪液的 SIgA 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与一些眼病有直接关系。已知泪液中SIgA 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发病有关。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例HSK 病人和20例正常人泪液IgA 的含量,以便探索泪液中SIgA在HSK 的发病和复发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泪液标本:采取20例表浅层型病人在初期、急性期、恢复期的泪液和20例无眼病正常人的泪液。采取时间上午8~11时,室温17~20℃。  相似文献   

3.
SIgA是人泪液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很多眼病患者泪液的SIgA含量都有所改变,本文对电光性眼炎患者泪液的SIgA含量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该病患者的免疫机制和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泪液标本来源: 电光性眼炎发病组共38例,其中男31例,女7例,均双眼发病,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30岁,均为本院门诊病人.正常对照组共32例,其  相似文献   

4.
免疫球蛋白A(IgA)是Hereman(1959年)首次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抗体。1963年Feinstein 等在人和兔的体液如初乳、唾液、气管分泌物和泪液中,发现IgA 含量比血清高6~8倍。分泌性IgA(SIgA)广泛存在于人体外分泌液中。泪SIgA 是由反射泪腺或结膜浆液腺间质中浆细胞合成的2个IgA、泪腺腺泡上皮生产的1个分泌碎片(SC)和  相似文献   

5.
干眼颌下腺移植术后泪液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严重干眼术后分泌的泪液蛋白成分及其与正常泪液的异同。方法收集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成功后的8例患者的泪液,测定其总蛋白含量及淀粉酶、表皮生长因子(EGF)、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等主要蛋白成分的含量,同时通过不连续的SDS-PAGE蛋白电泳观察其形成的蛋白电泳条带,并与正常人的泪液对比。结果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后分泌的泪液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泪液(P<0.05),SIgA含量接近正常泪液(P>0.05),EGF含量高于正常泪液(P<0.05),而其所含的淀粉酶浓度则远高于正常泪液(P<0.05)。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颌下腺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与正常泪液具有相似的电泳条带及相近的蛋白成分。结论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具有与正常泪液相近的蛋白成分,但其总蛋白含量较低,淀粉酶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眼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抗体检测在HS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由于成人90%以上都感染过HSV,因此血液HSV抗体检测对HSV感染诊断意义不大,而测定泪液中的HSV特异性抗体IgG,由于其它炎症的泪液中的阳性率也占14.2%,故其不能鉴别此类抗体在泪液中是否是局部产生或炎症损伤血管而产生的渗出性血清抗体。Pedersen(1982)用RIA从泪液中测出具有特异性抗HSV分泌型IgA(SIgA)其仅出现在HSK病人患眼泪中,作者在复发性HSK病人泪液中测得抗HSV特异性SIgA在初次症状发生后3—5天达到最高峰,较之正常对照组高20倍,因而认为泪液中HSV特异性SIgA测定对HSK的诊断有一定价  相似文献   

7.
以泪液作为眼外表分泌系统的一部分,来进行免疫学研究,近十余年来已获很大进展。不少的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正常人泪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差异极大(表一)如McClellan于1973年总结了各家1963~1973十年的研究资料后指出,正常人泪液免疫球蛋白如IgG的含量可以从低到痕迹量直至高达79mg/100ml,IgA的含量可从7~85mg%的变异。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正常人泪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我们测定了146例正常人的泪液,并为此进行探索。1.检查方法从146例经检查眼部无炎症的正常人中采集了188眼泪液标本(主要来自门诊验光  相似文献   

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病人泪液SIgA 含量显著低下。以后又发现其泪液微量元素Zn 含量亦明显不足。为此,我们观察了HSK 病人泪液SIgA 和Zn 含量变化的规律,探索二者的内在联系,以及与HSK 发病的关系及眼局部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原因,从而寻求新的治疗方法,为Zn 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海璐  接英  邹留河 《眼科》2010,19(3):161-165
目的 了解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术后远期的唾液泪液成分特点,分析唾液泪液成分对角膜移植成败的影响.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 19例因干眼行颌下腺移植手术成功患者.方法 收集颌下腺移植手术成功患者的唾液泪液.其中7例在颌下腺移植后接受了板层角膜移植,采用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对19例样本进行生化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钠(Na)、钾(K)、葡萄糖(Glu)、血尿素氮(BUN)、淀粉酶(Amy)、溶菌酶(Lz)及酸碱度(pH).19例样本按采集泪液距颌下腺移植术后时间3年为界,分为术后近期及远期两组,比较颌下腺移植术后近期及远期唾液泪液的成分.7例颌下腺移植并角膜移植患者中2例成功,5例失败,比较两者唾液泪液的成分.主要指标唾液泪液的成分及含量.结果 所有检测项目在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的唾液泪液中均能检出,与正常泪液相比,唾液泪液的钠、溶菌酶含量低,钾、葡萄糖、淀粉酶含量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及酸碱度与正常泪液相近.颌下腺移植术后近期及远期唾液泪液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测定的泪液成分在角膜移植成功与失败病例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术后远期唾液泪液成分稳定,唾液泪液与正常泪液的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对角膜移植手术成败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关电光性眼炎患者泪液中SIgA测定研究的报道尚少,为了探讨该病发病后的免疫机制与发病情况,本文对45例(90眼)电光性眼炎患者与48例(96眼)正常人的泪液中SIgA 含量进行了测定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本文电光性眼炎中男39例,女6例,年龄18~55岁,平均35岁,均为双眼发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流热),在国内许多学者已开展了免疫功能的研究,但在患者泪液中测定免疫球蛋白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导。通过实验证明,泪液内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正常人及各种疾病的泪液内免疫球蛋白含量,进一步了解免疫在各种疾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观察本病在  相似文献   

12.
已经证实,人泪液中存在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等抗微生物物质。这些物质能灭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抗外眼感染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局部因子。I_gA 是泪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全部受检者的泪液都可检测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或急性角膜炎病人,泪液中 I_gA 的含量增高;而沙眼患者的泪液中 I_gA 和 I_gG 的浓度降低。有证据表明,I_gA 缺乏的病人,慢性结膜炎的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对电光性眼炎患者泪液中SIgA和B_2微球蛋白(简称B_2m)的测定研究报道尚少,为探讨该病发病后的免疫机制与发病  相似文献   

14.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机制中重要的一环。泪液内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高低与各种眼病有一定关系。测定正常人及各种眼病患者泪液内免疫球蛋白含量,对了解免疫在眼病发生机制中所起作用有很大帮助。目前国外已开始此项工作,国内尚未见有关报导。为此,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复发问题尚未解决,其原因在于复发机制未能完全弄清。多数学者十分强调细胞免疫在抗单疱病毒中的作用,但加强细胞免疫功能后,仍不能有效地控制复发。体液免疫对HSK 有否作用,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泪液SlgA 与HSK 复发的关系以及复发病程中SIgA 含量变化更是所知甚少。为此,本文应用I~(125)—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复发HSK 病人病程不同阶段泪液SIgA 含量,以求进一步探讨HSK 的复发机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常回族人泪液免疫球蛋白分析宁夏中宁县医院(751200)艾克峰,冯忠秀,赵金山泪液免疫球蛋白是眼防御感染的第一线,含有特殊保护作用的抗体,测定机体体液免疫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有关泪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正常值范围已...  相似文献   

17.
免疫球蛋白(Ig)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眼房水及泪液中亦同样含有不同含量的免疫球蛋白.对房水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国内外以往所采用的方法多为单项琼脂扩散法或免疫扩散法(RID),如Chose等(1973)、Sen等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泪液中有高浓度的溶菌酶,根据溶菌酶的溶菌性质,通常认为泪液溶菌酶能保护眼球免受细菌感染。在眼表面的抗感染防御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干燥性角结膜炎病人的泪液中溶菌酶含量已有一些研究,但对单疱角膜炎病人泪液中溶菌酶的研究则很少。泪液中含有许多抗微生物物质,本文仅就复发单疱角膜炎病人泪液中溶菌酶及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测定来探讨对本病复发的诊断和治疗的依据问题。  相似文献   

19.
Chen C  Shi Q  Guo L  Zhang H  Deng Z  Lu L  Ma Y  Pu R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60-662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眼球穿通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单项琼脂免疫扩散法,选取海拔高度为3658m的地区51例(53只眼)眼球穿通伤患者为外伤组,同海拔高度移居适应者及世居者,身体健康的45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及泪液中IgG,IgA,gM,补体C3及C4的含量。结果 外伤组患者血清及泪液免疫球蛋白含量普遍升高,以IgA更为明显,伤后3d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升至最高,伤后7d泪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升至最高,伤后15d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已低于术前,但仍高于健康人(P<0.05),伤后15d泪液免疫球蛋白含量除IgA外,其他均低于术前,但高于健康人(P<0.05)。血清及泪液补体C3,C4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高原地区眼球穿通伤后局部存在一定的感染因子,它在自身免疫反应中起着“左剂效应物”的作用,增强自身组织的抗原性而产生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沙眼是一种慢性局限性疾患,有滤泡形成和结膜下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浸润,说明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作者等用免疫扩散方法,测定并比较正常人与沙眼患者泪液内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在100例正常人泪液中测定结果:IgA平均含量为27.8mg±15.3mg%.性别与年令均无何差别,于92例中可测出IgG,其含量均少于1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