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胸腔积液 见于胸膜渗出或继发于肺、纵隔或全身性疾病,肿瘤转移,及创伤所致的血胸.少量积液位于膈角或肺下,多量则压迫肺组织.纤维素性、出血性或化脓性渗出,可导致胸膜增厚、粘连,进而形成局限性(包裹性)积液,亦可在积液中形成分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清除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选择结核性胸膜炎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胸穿抽液,对两组患者的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等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胸液消失时间(5.0±1.1)天、胸膜反应1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1例,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14.3±2.2)天、胸膜反应6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比较方便、安全、胸水消失时间短、引起不良反应和胸膜增厚粘连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韦怡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39-40
目的探讨三组不同的抽液方法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及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对246例我院1992~2006年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抽液方法后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中心导管和尽快抽液较传统抽液的胸水消退较快,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轻。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除采用系统地抗痨治疗外还应尽快将胸水抽尽,可减轻胸膜增厚及胸膜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86-1087
结核性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形成肥厚、粘连。纤维蛋白在胸腔时间过长,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有的则形成脓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及早规范化治疗,及时胸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清除胸液,适时胸腔注入纤溶酶原激活剂、抗结核药物、激素等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发生。  相似文献   

5.
万琦   《中国医学工程》2011,(3):53+55
目的为了探索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胸膜增厚及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正规抗痨基础上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抽胸水并注入抑肽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胸膜增厚及粘连,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 MSCT)胸部高分辨率扫描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5例恶性胸水和35例良性胸水的CT征象.结果: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改变特征在CT上的征象大多呈结节样增厚、不规则增厚(厚度>10 mm)、环状增厚、纵膈胸膜增厚.而良性的胸膜腔积液大多显示胸膜均匀性增厚,线状粘连与钙化.结论:恶性和良性胸水在螺旋CT中的影像学征象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水排放时间长短与胸膜粘连包裹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科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不同胸水排放时间段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胸膜粘连包裹情况。结果胸水排放时间小于1周者胸膜粘连与包裹发生率明显低于超过2周者。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尽早排放胸水是预防胸膜粘连包裹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8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及胸膜肥厚形成的原因。方法 对1年中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遗留胸膜肥厚或包裹性积液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原因作一分析:(1)延误诊断:遗留胸膜肥厚占48.8%(40/82),色裹性积液占24.4%(20/82);(2)抽水量不够:常规抽胸液法,遗留胸膜肥厚占42.7%(35/82)包裹性积液占11.0%(9/82);(3)治疗不充分:抗结核药物联合不合理(假联合、药物剂量不足).遗留胸膜肥厚占46.3%(38/82)、包裹性积液占22.0%(18/82);(4)糖皮质激素停用不合理:停用过快,出现反跳.胸膜再度积液而呈包裹及肥厚占15.9%(13/82);(5)肺结核复治病人:遗留胸膜肥厚占18.3%(15/82).包裹性积液占7.3%(6/82)。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正规及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的同时,提倡一次性大量抽胸液法,糖皮质激素应在体温正常,胸液日渐吸收后.逐渐减药.直至停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所致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从发病至第一次抽取胸液的时间、抽液彻底与否、胸液性质以及激素使用与胸膜增厚发生的关系。结果发病至第一次抽胸液时间较长、抽胸液不彻底者胸膜增厚的发生率增加;胸液中有核细胞≥500×106/L、蛋白质≥40g/L者胸膜增厚的发生率增加。而是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胸膜增厚的影响无差异。结论胸液性质、胸液蛋白/血清蛋白比值均为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的影响因素,早期、彻底抽胸液有明显防范效果,而使用激素是否可预防胸膜增厚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渗液,渗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和蛋白质以及红白细胞等,若处理不恰当,纤维蛋白沉着,易发展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或粘连。因此,积极控制胸膜炎症,减少渗出,短时间内清除胸液,对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极其重要。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入,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包裹性胸腔积液尤其是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常由于患者就诊较晚,胸水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包裹、分割,形成胸膜腔纤维化,导致抽液困难,使治疗时间延长,造成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肋间隙变窄,胸廓变形,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我科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及闭式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形成包裹性积液和胸膜粘连的原因是由于胸腔抽液不及时[1 ] 。 1 999年 2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及闭式引流袋 ,只需一次性穿刺就能充分引流胸液 ,使胸膜粘连和包裹积液的发生率降低 ,克服了胸腔穿刺反复多次抽液而又不能完全抽尽 ,造成穿刺处感染和血气胸等并发症 ,避免了一次大量胸穿引流诱发的纵隔移位和急性肺水肿[2 ] 。此操作简便易行 ,安全可靠 ,疗效满意 ,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 临床资料经确诊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 98例 ,其中男 64例 ,女 34例 ,年龄 1 7~ 5 8岁…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其病理特点是,胸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肉皮细胞脱落和胸膜纤维蛋白沉着。只要治疗规范,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形成包裹性积液或脓胸,久治不愈,纤维蛋白广泛的沉积在胸膜上,逐渐机化,导致胸膜增厚粘  相似文献   

14.
胸膜间皮瘤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X线诊断;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2例胸膜间皮瘤属局限型一例,弥漫型31例,弥温型均为单侧中等量以上胸液,左侧18例,右侧13例,累及心包者2例,合并胸膜增厚17例、胸膜结节18例;结论:临床上有进行性胸痛气短,而胸产中X线表现单侧胸水,合并胸膜增厚或膜增厚或胸膜结节者有助于诊断胸膜间皮瘤。  相似文献   

15.
灌洗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 ,一般常规给予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但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易造成包裹性胸腔积液、脓胸或胸膜增厚粘连 ,严重者可导致胸廓畸形。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科在胸腔穿刺抽液后采用生理盐水反复胸腔灌洗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3 1例 ,并与常规治疗组3 2例进行了对比观察 ,发现患者胸膜粘连增厚、包裹形成明显减少 ,且住院时间短 ,胸穿次数少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63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根据病史、…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七叶皂苷钠、降纤酶对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应用七叶皂苷钠、降纤酶胸腔内序贯疗法对33例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入,观察胸水消失时间、多房性、包裹性积液及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胸水消失时间7.5d,对照组平均胸水消失时间11.6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粘连病例发生,对照组发生多房性、包裹性积液16例,胸膜肥厚粘连7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认为七叶皂苷钠、降纤酶胸腔内序贯疗法治疗渗出性胸腔积液,能够缩短病程,防止多房性、包裹性积液和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可作为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22例静脉留置针胸液引流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谭小琴  周向东 《重庆医学》2004,33(3):446-447
目的为改善目前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后胸膜增厚及包裹性积液,发生率较高的状况.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短期内将胸水持续一次性引流的方法,同时和以往常用的间断胸穿抽液法相比较,观察两者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引流法胸水消退时程,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发生率均明显减少.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引流法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贾建军  刘瑞娟  李钊 《吉林医学》2011,(20):4105-4106
目的:评价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良性胸腔积液和124例恶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包裹性胸腔积液、肺内片影或条索状影以良性胸腔积液多见。结论:CT检查可作为鉴别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指导进一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反复多次不规范胸腔穿刺抽液或延误诊治而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积液,致使临床治疗时抽液困难,常规药物难以渗透,疗效不佳,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开始使用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肥厚、粘连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 993年以来采用尿激酶胸腔注入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简称结胸 )所致的胸膜肥厚、粘连 ,疗效满意。现将 56例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住院患者 5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1 1 76岁 ,平均 38岁 ,本组病例均已明确诊断 ,并经系统抗结核治疗 ,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减轻 ,胸腔积液病程大于 2 0天 ,B型超声等影像检查提示胸膜肥厚 ,积液呈分房状 ,已形成或将形成包裹性积液。1 2 治疗方法 ①根据B型超声定位行胸腔穿刺术 ,将尿激酶注入 ;②依据患者年龄 ,体重 ,一般状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