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01例,随机分为胺碘酮对照组(46例)和胺碘酮+替米沙坦治疗组(5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的左房前后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9、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9个月后,对照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可有效控制左心房扩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服药后3、6、9、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房前后径的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9、12个月,实验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5.6%、83.3%和80.9%,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左房前后径分别为(32.57±1.10)mm和(35.05±1.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对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良好,能有效控制左心房扩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胺碘酮合并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将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2组,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3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46.5±3.1)%、窦性心律维持率(93.0%)均高于对照组的(43.0±2.3)%、(63.6%),左室内径(4.06±0.10)mm、房颤复发率(11.6%)低于对照组的(4.28±0.16)mm、(39.4%),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方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0-14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替米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比治疗前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房颤发作次数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但观察组左房内径的平均增幅在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能更有效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两者能更好地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5.
6.
韩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02-140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发作,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使房颤患者明显获益。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58例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缬沙坦治疗组42例和非洛地平对照组40例,两组均联用胺碘酮,分别观察治疗1年后对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和左房内径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对窦性心律的维持,减少房颤的复发优于对照组(P〈0.05),减小左心房内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后窦律的维持,减少房颤的复发以及缩小左心房内径优于非洛地平加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用胺碘酮在阵发性房颤(Af)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观察复律前及第12个月左心房功能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对照组心房颤动复发21例(42%),观察组复发9例(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律后12个月超声心动图测得LAD、LAEDV、LAESV较前减少(P〈0.05),而对照组LAD、LAEDV、LAESV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螺内酯联用胺碘酮在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有效,而且能改善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21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n=61)、胺碘酮+替米沙坦组(B组,n=60),治疗随访时间为1.5年,比较两组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大于B组(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配伍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蔡淑芬  孙晶  吴莉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49-149,152
目的:了解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房颤复律的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观察组和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组,随访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功能的效果。结果:随访1年,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复发率为43.4%,胺碘酮观察组为26.0%,治疗后治疗组左房内径缩小。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1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是88.3%和81.5%,对照组分别为84.2%和7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9.0%,对照组为5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左房扩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治疗。在治疗的第4、8、12、16个月确认窦性心律维持例数;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8、12、16个月测量患者左房内径。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8、12、1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4、8个月左房内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16个月左房内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3例)和胺碘酮+替米沙坦组(62例).首次治疗后,进行1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4,8,12,16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8,12,16个月的左房前后径.结果:治疗后4个月,胺碘酮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8.5%,与胺碘酮加替米沙坦治疗组(90.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8,12,16个月,胺碘酮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7.2%,62.3%,59.0%,胺碘酮加替米沙坦治疗组分别为88.3%,86.7%,8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12个月后,胺碘酮治疗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胺碘酮加替米沙坦治疗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组,联合用药还可有效控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志坚 《吉林医学》2010,31(10):1376-137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21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12个月中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转化为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转复率和永久性房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1~80岁,平均51.3±5.5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功能Ⅰ~Ⅲ级。方法:将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共40例),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简称观察组,共40例)。除根据病因常规治疗外,观察组:胺碘酮0.2g,每日3次,1周后0.2g,每日2次,服用1周,有效者从第3周开始服用维持量。应用2周仍无效者继续0.2g,每日2次,1周后再改为维持量0.2g,每日1次,1个月后根据疗效酌情改为0.2g,隔日1次。同时加服美托洛尔25~50mg,每日2次。所有患者观察2年或转变…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为控制心脏病患者房颤的复发,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试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进行远期临床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22例),对照组为碘酮组(23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2个月,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治疗后第3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9.56%、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终点时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52.17%、80.4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例数对照组和治疗组相近,两组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与单用胺碘酮胺相比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胺碘酮及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对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将51例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25例)、胺碘酮+替米沙坦组(Ⅱ组,26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研究的终点为12导心电和24 h Holter证实的持续30 s以上的症状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结果 随访期间,Ⅰ组分别有12例(48%)、Ⅱ组有5例(19.2%)到达终点(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对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06~2012-06间收治的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第3、6、9、12个月时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和房颤转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和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6.874,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和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4,2.162,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98,2.109,P〈0.05);对照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2例肝功能异常;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1例出现皮疹,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要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心房内径扩大,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治疗组,34例),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共66例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6、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