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用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培训模式运用于新入职护士中医基础理论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泗洪县中医院2017年45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2018年42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试验组采用微信平台结合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将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及对培训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的理论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4.9±4.4)分vs.(79.6±5.9)分,(53.75±0.42)分vs.(49.06±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中医基础理论成绩及对中医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方法提高毕业第1年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7年入职的新护士91名为对照组,2018年入职的新护士120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将常规教学查房和操作训练改为每月1次Mini-CEX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核心能力训练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连续12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试验组第1次和第12次训练的Mini-CEX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新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第12次的临床护理核心能力训练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训练的Mini-CEX得分分别为(6.27±0.46)、(6.73±1.10)分,均高于第1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8、-7.64;P<0.01);试验组新护士在1年规范化培训中,科室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7.70±11.32)、(92.90±8.22)分,院级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5.50±11.83)、(89.67±8.9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2.09、-2.24、-3.22;P<0.05)。结论:Mini-CEX对提高毕业第1年新护士培训效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构建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并分析新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2018年11月—2019年2月手术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禁食禁饮管理方案;选择2019年5—9月的118例手术患者为试验组,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构建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指导护士根据管理模式行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饮食管理实施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前实际禁食为(6.53±0.86)h,禁饮时间为(2.74±0.76)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5、36.31;P<0.01)。试验组患者对新流程的满意度为(98.03±1.81)分,护士对新流程执行满意度为(98.47±1.4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7、-13.29;P<0.01)。结论基于流程管理理论的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路径,改善患者术前不适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名。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实验组护士给予PDCA循环法专业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手术配合能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手术配合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提高手术护理安全和质量改进水平,推动实现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双元教师结构的翻转课堂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手术室低年资护士45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双元教师结构的翻转课堂进行操作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技能考核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手术配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年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的值分别为(85.83±4.23)分、(3.20±0.26)分、(38.3±2.05)分,对照组的值分别为(78.45±4.22)分、(2.89±0.31)分、(33.77±2.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54、3.68、7.29,P<0.01)。结论基于双元教师结构的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可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操作技能成绩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型摄像机辅助复盘教学法在手术室护士配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轮转骨科组的4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轮转骨科组的45名护士作为观察组。由同样的老师对两组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配合复盘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复盘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微型摄像机辅助复盘教学法,护士头戴微型摄像机,以第一视角记录全过程,老师根据影像资料进行相同内容培训。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内容进行考核,并分别用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和护士培训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应用微型摄像机辅助复盘教学法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配合培训后,观察组护士临床实训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医生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士配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培训中实施微型摄像机辅助下复盘教学法可提高手术室护士临床实训的成绩、医生对其配合的满意度以及手术室护士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企鹅式培育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进行应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2019年入职的71名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护士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名,对照组38名。观察组采用企鹅式培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通过同行满意度调查、理论和操作考核、工作体验访谈和职业精神态度调查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认可度更高、负性工作体验较少;观察组护士同行满意度及职业精神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操作能力的前提下,企鹅式培育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同行满意度并改善其职业精神,减少负性工作体验,有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混合式学习在ICU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n=18),2017年新入职护士为试验组(n=24)。对照组采用教师带教方式进行学习,试验组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较干预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培训整体满意度评分为(1.95±0.62)分,对照组为(1.50±0.7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P=0.032)。结论混合式学习在ICU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应用状况较好,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湖北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172名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77.53±36.57)分,临床护理维度均分最高为(3.34±0.56)分,其次为法律/伦理实践维度为(3.22±0.52)分,得分最低的为评判性思维/科研维度(2.46±0.48)分。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手术室内培训时间(P0.01)。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及教育者应结合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地制订干预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以促进临床护理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Watson人性照顾理论在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树兰(杭州)医院手术室工作的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前后对照研究,于2019年1月开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Watson人性照顾理论的职业防护管理干预。采用自制的护士职业危险风险评估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的职业风险认知能力、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护士的环境风险、事故风险、生物风险、化学风险、物理风险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21.7±2.8)vs(.17.5±3.0)、(21.8±3.2)vs.(16.0±2.7)、(16.7±2.6)vs(.14.4±2.5)、(22.0±2.3)vs(.17.8±2.8)、(16.1±2.2)vs(.13.8±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护士的一致感、把握感、患者影响感、自我决定感、自我效力感、有意义感及组织影响感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81.5±5.6)vs(.77.8±6.4)、(77.9±4.8)vs(.74.4±5.2)、(81.2±5.0)vs.(76.7±5.5)、(82.2±6.1)vs(.77.2±5.7)、(83.5±5.1)vs(.79.3±4.7)、(84.7±4.5)vs(.80.2±4.9)、(80.1±5.6)vs.(75.7±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为(126.7±12.5)分,高于干预前的(113.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Watson人性照顾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中,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风险认知能力、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性医院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60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按照手术室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磁性医院理念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压力。结果: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磁性医院理念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与细节护理结合提高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的124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细节护理的手术室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81%(1/124),低于对照组的5.83%(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0,P<0.05)。试验组的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3.23%(4/124),低于对照组的10.00%(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7,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门诊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6年6月—2020年6月开展的228例心血管外科手术资料,按照实施磁性医院管理时间前后顺序分为管理前组(2016年6月—2018年6月)与管理后组(2018年7月—2020年6月)。管理前组中,患者127例,护士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自我怜悯、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水平,探讨自我怜悯、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6—7月通过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怜悯量表(SC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北京、武汉2个城市5家三甲医院的26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怜悯水平和职业倦怠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自我怜悯、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手术室护士自我怜悯总分(86.42±12.84)分,积极应对方式(1.88±0.57)分,消极应对方式(1.26±0.52)分,职业倦怠总分(44.04±19.92)分。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手术室护士自我怜悯总分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49),自我怜悯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56),积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362),消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75)(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怜悯,自我怜悯水平越高则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职业倦怠。手术室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自我怜悯的积极意义,帮助手术室护士提高自我怜悯水平,促进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手术室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骨科手术取消器械跟台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核心管理圈,规范物资采购及准入制度,实施预约、接收、供应、配给、回收流程,完善信息化建设,培养手术室骨科专业护士,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未发生手术延误、收费错误、器械包错误现象;手术室感染监测合格率及骨科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结论将项目管理引入取消器械跟台人员管理中,可有效规避由器械跟台人员带来的风险因素,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工作要求-控制模型,调查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组织承诺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017年3—6月北京市手术室专科护士377名,采用工作内容问卷、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中文版及组织承诺问卷调查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及组织承诺水平,采用AMOS 22.0软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收集北京市30家三级医院的243名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料,其工作要求得分为(37.47±4.16)分,最低28分,最高48分;工作控制得分为(61.25±8.49)分,最低30分,最高84分;工作压力得分为(34.21±11.05)分,最低12.96分,最高81.33分;职业倦怠综合得分为(3.36±1.26)分,最低0.9分,最高6.0分;组织承诺得分为(3.66±0.91)分,最低1.33分,最高5.00分。相关分析显示,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压力与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5、0.392;P<0.01),与组织承诺呈负相关(r=-0.423,P<0.01);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织承诺与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0.519;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可直接影响组织承诺(r=-0.222),也可通过职业倦怠间接影响组织承诺(r=-0.201),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7.5%。假设模型与数据匹配较好,模型可以解释组织承诺变异的34.9%。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组织承诺水平较低,工作压力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高,组织承诺水平越低。提示护理管理者应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明确责、权、利,给予专科护士足够的授权及时间,以缓解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而减轻职业倦怠,提高组织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肝包虫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60例肝包虫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为(3.77±3.05)、(23.81±17.29)h,早于对照组的(13.27±8.58)、(37.79±18.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5、4.975;P<0.01);试验组术后2、4、8、24 h疼痛评分(1.08±1.04)、(1.61±0.85)、(1.13±0.70)、(0.26±0.41)分,低于对照组的(2.41±1.20)、(2.94±0.96)、(2.94±0.96)、(1.33±0.9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01、9.250、13.650、-8.720;P<0.01)。术后试验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2.50%),对照组发生13例(16.25%),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结论基于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标准化护理模式有利于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的25名手术室护士,按照实施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时间顺序分为改进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和改进后(2020年1—12月)。比较管理改进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