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综合医院儿科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国西部护理联盟制定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分别于2017年12月15日09:00—11:00和2018年3月15日09:00—11:00对宁夏地区最大的三级综合医院8个儿科病区全部静脉输液患儿的静脉治疗护理状况开展调查.结果:输液工具使用情况:使用钢针静脉治疗的患儿3例,占1.4%;使用留置针静脉治疗的患儿178例,占83.2%;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治疗的患儿33例,占15.4%.穿刺部位情况:手背占36.5%,前臂占22.7%,头皮占14.9%.导管固定与维护情况:导管回血占51.6%,贴膜内积血渗液占16.1%,贴膜污染卷边和未"U"形固定各占9.7%.静脉输液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其中穿刺点发红占38.5%,药液外渗占26.9%,堵管占23.1%.留置针连接:肝素帽连接占74.7%,输液器直接连接占15.2%,无针接头连接占7.3%.PICC连接:肝素帽连接占63.6%,无针接头占36.4%.结论:宁夏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儿科钢针使用率与"零"容忍要求差距不大,但存在不规范使用问题.穿刺部位选择、导管维护、输液连接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输液连接方式方面,可能与护士静脉治疗知识缺乏更新,选择输液工具存在错误认知有关.建议宁夏地区综合医院加大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护士主动静脉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Q-Syte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血液病患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0例,观察组采用Q-syte分隔膜密闭式无针接头,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帽接头。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期间管腔回血、管腔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接头与输液器脱开率情况。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期间管腔回血、管腔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接头与输液器脱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Q-syte分隔膜密闭式安全接头PICC在血液病患儿输液中应用,可以降低置管期间管腔回血、管腔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其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晋云 《全科护理》2011,9(22):1993-1994
[目的]观察改进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5例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肝素帽、盐水封管方法,将3M透明敷贴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观察组55例使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先用输液贴盖住留置针针眼,后覆盖3M透明敷贴,留置期间使用弹力帽作头部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可降低回血堵管率;改进的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可有效避免留置针脱出,降低静脉炎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压接头和肝素帽接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10月应用留置针行静脉化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正压接头,对照组使用肝素帽接头,对两组静脉留置针的回血、堵塞、留置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使用效果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使用的正压接头效果优于对照组使用的肝素帽接头。正压接头可减少回血、堵塞等情况,并且留置时间大于肝素帽接头。结论留置针连接正压接头使用后延长了留置时间的同时也有计划地保护了静脉,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  相似文献   

5.
正压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静脉留置套管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建红 《护理与康复》2008,7(6):458-459
应用静脉留置针时,输液毕防止回血流入留置导管内,常需用抗凝剂或生理盐水封管,若在静脉留置套管针中使用正压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以下简称无针接头),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回流,减少留置导管的堵塞,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肝素帽。2007年2月至2007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使用正压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使用微量泵泵入药物时,更换延长管与可来福接头连接瞬间,在静脉留置针延长管近端夹闭活塞预防静脉回血的效果。方法将应用微量泵泵入药物的380例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留置针活塞和不夹闭活塞两组,观察各组病例静脉回血情况及导管堵塞情况。结果在使用可来福接头时,更换注射器延长管夹闭留置针活塞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为11.6%,导管堵塞率5.8%;不夹闭活塞组留置针导管内回血率为29.5%,导管堵塞率16.8%。两组回血率及堵塞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可来福接头端连接微量泵注射器延长管时,在更换延长管前先夹闭留置针延长管近端活塞,待微量泵正常工作30s后再打开活塞可有效预防静脉回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可来福接头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肝素帽接头和可来福接头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对276例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分别用肝素帽封管及可来福接头并进行比较,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142例采用肝素帽,134例采用可来福接头,观察其回血情况、堵管情况及输液顺利完成情况.结果可来福接头明显优于肝素帽.结论可来福接头输液简便易行,在临床输液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中广泛开展。但在输液过程中,需要用头皮针反复穿刺肝素帽,带来潜在感染的危险,输液后需定时肝素液冲管,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尽管有采用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或者改变活塞夹闭部位的做法,但仍出现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回血、堵塞,达不到最佳临床效果。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在静脉留置针尾端连接无针密闭正压接头,观察其对输液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需要静脉留置输液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试验组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连接系统,对照组使用常规肝素帽连接输液。结果: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的回血发生率、堵管率、静脉炎的发生率、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连接形成的密闭式防针刺伤系统,能在临床上保障患儿的输液安全和有效性,同时也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儿科静脉留置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按入组先后顺序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9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组患儿均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肝素帽,观察组采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记录2组患儿留置针留置天数,对比患儿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留置针脱落、静脉炎和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能降低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置管期间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巡视护理力度,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对提高患儿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与可来福输液接头联合应用的优点.方法 将通过静脉输液进行化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肝素帽,每次输液完毕,用12.5 U/ml的肝素钠盐水3~5 ml脉冲式封管;实验组采用可来福输液接头,输液完毕,将生理盐水3~5 ml注入可来福输液接头进行冲洗封管.计算2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患认可率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静脉留置针与可来福输液接头联合应用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护患认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肝素帽模仿可来福对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肝素帽模仿可来福原理对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以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选择2006年1-4月心内科5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肝素帽模仿法和常规封管法进行封管,观察比较两组的封管效果。结果试验组进行封管102次,再通成功率为77.5%,对照组进行封管99次,再通成功率为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肝素帽模仿法封管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寿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方法简便.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 调查458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情况,选取出现静脉留置针渗液、脱落、肿胀、堵管的患儿66例进行分析。 结果 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依次为堵管、肿胀、脱落、渗血,与患儿的年龄、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均相关。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静脉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反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对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2016年1月8日,该科组织成立品管圈,以"提高儿科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并以活动实施后收治的300例手背静脉、足踩部大隐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品管圈组,对其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对策并加以组织实施;同时,2015年7月6日~2016年1月5日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0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结果 品管圈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意外拔除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本次开展品管圈主题活动之后各项无形成果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也明显高于活动之前(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儿科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则可以全面提升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延长留置时间,该模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夏季患儿置入留置针的最佳部位。方法将2009年6—8月360例住院患儿根据床号分成头皮静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各180例,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大隐静脉组患儿静脉炎、留置针脱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皮肤糜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头皮静脉组,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患儿取大隐静脉置入静脉留置针较头皮静脉发生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对低年资护士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6月-2012年1月,在梳理静脉输液风险环节及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课程,对7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采用自制“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测试”问卷及“临床护士静脉输液调查表”,评价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相关知识、行为的改变。结果本组低年资护士培训后,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测试总分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穿刺1次成功、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敷贴维护、肝素帽消毒时间和力度方面的行为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留置导管敷贴类型选择、肝素帽消毒用物、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化疗药物穿刺部位及输液工具选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水平,改善其临床静脉输液风险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敷贴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9534HP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无菌粘贴敷贴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敷料固定处皮肤过敏、敷料松脱、静脉炎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皮肤过敏、敷料松脱和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或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采用9534HP透明敷贴具有粘贴性强、留置时间长和静脉炎及皮肤过敏发生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输入液体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时间、平均封管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故此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可来福接头与肝素液封管在输注甘露醇中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可来福接头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73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管条件、静脉留置针型号、输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输注的速度。结果选用不同的封管方法对输注甘露醇的速度、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均有影响(P<0.05)。结论静脉应用甘露醇的病人最好选用可来福接头,既可保证药物应用的准时性,又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3种不同外用药物对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且输注同比例静脉营养液的129位患者随机分成3组:维生素E乳膏组(n=44)、芝麻油组(n=43)、赛肤润组(n=42)。输液第一天开始,3组均在输液前在敷贴上方沿静脉走向外用相应药物,3次/d,直至拔除留置针。记录各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范围、疼痛分值。结果静脉炎发生率比较,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组较赛肤润组低(P<0.01)。疼痛分值比较,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组较赛肤润组低(P<0.01)。留置时间比较,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组较赛肤润组长(P<0.01)。结论芝麻油、维生素E乳膏可有效预防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尤其是芝麻油,具有经济成本低的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