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属正虚邪毒内蕴、冲任失调、气血痰瘀结乳腺。"乳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郁怒忧思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乳房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郁日久可伤及脾土,致使脾运失常,痰浊内生阻塞经络,最终导致痰瘀互结于乳房,形成乳房积块。中医药治疗以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应用黄芪、太子参等扶正祛邪;辅助化疗(控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辅助放疗、辅助内分泌治疗、防治术后复发转移;减轻副反应,增强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与转移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术后有效的辅助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乳癖类似现代医学的乳腺纤维瘤、乳房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病等,其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思虑伤脾,气阻痰凝,痰瘀交阻,结聚成核,或因冲任失调,气滞血瘀所致。本病临证可分为三型:其一,肝气郁结型:忧思恼怒致肝失条达,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气滞痰瘀互结而成肿核。其二,肝肾不足型:肝肾亏损、冲任失调,痰瘀互结,聚而成核。其三,阴虚痰凝型:肝肾阳虚致阴虚火旺,肺律不布,灼津为痰,痰火循经,瘀结乳房。笔者认为应宜舒肝解郁、调摄冲任、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为本病治则。方用逍遥散灵活变通,拟乳腺Ⅰ号。药用柴胡15g,香附2…  相似文献   

3.
董小天 《陕西中医》2014,(1):126-127
<正>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为密切,《潘氏外科秘本九种·疡症歌诀》曰:"乳癖厥阴郁积成,喜消怒长卵之形"。肝主疏泄、主情志,平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安逸过度等导致气滞,轻则不通则痛,重则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乳络经脉阻塞不通,故逐渐形成乳中包块;肝气不舒也可导致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蕴而生,无形之气和有形之痰形成核积聚在乳房经络中,故形成乳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形成乳  相似文献   

4.
魏华凤  季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31-2033
1 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当代诸多医家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基本上秉承了历代医家对“胁痛”、“积聚”等相关疾病的辨治经验。究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两方面。肝脾失调 脂肪肝的起因多为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醇酒 ,或感受湿热疫毒 ,或情志不畅。其病变主要涉及肝、脾两脏。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湿热内蕴 ,痰浊郁结 ,瘀血阻滞 ,最终形成湿浊痰瘀互结 ,痹阻肝脉而成。《金匮要略心典》中言“食积太阴 ,敦阜之气抑遏肝气 ,故病在胁下” ,亦强调了本病与饮食的密切关系。本病的病机关键在肝脾失调 ,肝失条达 ,脾失健运 ,气机郁滞 ,血脉瘀阻 ,痰浊内…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增生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更有研究显示重症乳腺增生可以发展为乳腺癌[1],故乳腺增生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1病因病机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孙贻安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急躁易怒、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经脉不通;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痰湿阻络,郁结成核。冲任失调,气血瘀滞,或脾肾阳虚,痰湿内结,阻塞经络而成乳房肿块。2治疗方法肝郁气滞型。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乳房胀痛,生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增长率最高的一种 ,给妇女健康和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着悠久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疗效显著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进展概述如下。1 病因病机研究乳腺癌祖国医学称之为“乳岩”、“乳石痈”、“妒乳” ,主要是由于七情所伤 ,所愿不遂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成。明《外科正宗·乳痈论》对本病的论述较为详细 ,提出情志所伤为主要病因。从病因病机上将本病分为情志不畅、肝脾两伤和冲任失调、气血凝滞两大类 ,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冲…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4个方面,其中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忧思伤脾,或病后虚弱,正气未复,或肝脏失养,气机不畅影响脾之健运;七情失调,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精微不布,化为脂膏痰浊沉积于肝;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火旺,蒸熬津液,酿湿生痰;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清浊不分,湿热瘀结,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于肝胆等均可形成脂肪肝.病机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互结为标.  相似文献   

9.
情志因素是甲状腺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其致病机制为: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致使脾肾失调,终致气滞血瘀痰浊互结于颈部而成。主要治疗方法有疏肝理气法、温肾健脾法、清肝泻火法、化痰散瘀法、软坚散结法、情志调整法等。  相似文献   

10.
肝郁就是肝气郁滞,指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血失调,以致经脉涩滞。这是中医当中"情志致病"的典型例子。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肝脉布胁肋,肝气郁滞,失于宣达,则胸胁胀闷:肝气不舒,则情志抑郁:木郁克土,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1.
徐蓉娟治疗Graves眼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蓉娟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委员 ,从事内分泌疾病教学及临床研究二十余年 ,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Graves眼病 ,取得较好的疗效。1 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总因情志不遂 ,忿郁恼怒或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 ,肝失调达 ,克伐脾土 ,脾失健运 ,水津输布失常 ,水湿痰浊凝聚于眼眶或眼球后部 ,阻碍气机 ,血瘀不行 ,气滞痰凝血瘀互结所致。肝开窍于目 ,眼睑又为脾之所属 ,故其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两脏。气滞、痰凝、血瘀为基本病理…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癌属中医"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历代医家对乳腺癌病因病机多有论述,其中肝失疏泄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全过程,而肝阴不足、痰瘀互结则是本病发生、发展而转化的两个重要病机。笔者现结合相关文献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多由七情内伤所致。长期情志不遂,肝失条达,遂使肝旺气滞,血瘀痰阻留结于喉而成瘿病;凝聚目窠则眼胀,眼球逐渐突出;且肝郁化火,耗伤津液,引动君火,则心悸怔忡;肝火旺,移热于胃,则消谷善饥;肝火累及肾阴,水亏无以涵木,则腰酸、头晕、耳鸣;肝木乘脾土,脾失健运,则大便溏泻;而肝的本经自病,虚风内动,则经脉拘急而双手震颤。所以,本病病机为气滞、阴虚、痰凝。病位在颈,病变脏腑涉及肝、肺与胃。甲亢常伴有明显的心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4.
介绍潘博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潘师认为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致气血冲任失调,经脉壅阻,以致气滞、血瘀及痰瘀互结,阻滞乳络,形成乳岩。治疗上常以自拟乳腺癌I号方为基础,攻伐有度,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以预防复发转移;注重肝脾(胃)肾的调理,并调和冲任,平衡扶正与祛邪;同时强调分阶段论治,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并辅以积极的心理干预,预防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认为本病的中医主要病因有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及他病迁延等,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故而发病初期表现为肝郁脾虚证,继而痰浊内生,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而形成,进入发病中期表现为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位在肝,发病日久,累及肝肾二脏,故最终表现为肝肾不足证。因此,本病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滋肾养肝,调和肝脾为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陈德济教授以自治痛风灵方治疗痛风 ,疗效很好 ,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陈德济教授认为痛风是由于脾肾两虚 ,运化失司 ,或因过食膏粱厚味 ,以致湿热内蕴 ,浸渍于肌肉关节 ,又兼外感风湿之邪 ,侵袭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痛风反复发作 ,病久必致肝肾阴血亏损 ,骨失所养 ,不荣则痛。急性期多为湿热蕴结 ,间歇期则多为肝、脾、肾虚 ,病理因素为浊毒瘀痰。陈教授尤其重视浊毒瘀痰在痛风中的重要性。他提出 ,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 ,血尿酸增高 ,体内“垃圾”的堆积导致了痛风的发作。体内“垃圾”中医称为“浊毒瘀痰”。陈教授…  相似文献   

17.
黄苏萍教授认为,消渴不寐多与痰瘀有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温化,致使体内变生痰浊,痰阻络脉,血行不畅,内生瘀血,痰瘀互结,胶着难化,阻滞脏腑经络,心失所养,心神不宁,阳不入阴,阴阳失和而致消渴不寐。黄苏萍教授临床以温胆汤为主方化裁,采用化痰行瘀合并益气养阴、养心安神定志之法,随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从痰瘀学说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灿立  张龙江 《新中医》2007,39(11):5-6
从痰瘀学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系饮食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病位在肝,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治疗应以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又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将其归为"眩晕"头痛"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伤肝,可出现肝阳上亢高血压。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致肾阴虚,出现阴虚阳亢高血压。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心脾受损,致痰浊上扰,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或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发高血压。其病机要点为虚、火、风、痰、气、瘀等六个方面。治疗时要分清病邪性质、脏腑虚实,证候之间的兼夹转化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