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医伤科就创造性地运用了创伤急救的方法。虽然这些疗法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显得比较朴素,但是不少方法还是相当科学的,有的内容至今仍值得借鉴.笔者仅就此浅述个人体会。一、“卒死”的抢救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有了抢救“卒死”的知识。如张仲景首创了人工呼吸的救治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颅脑损伤、血管损伤以及内脏损伤的抢救经验都有相当明确的记载,如晋代葛洪救治严重创伤时,主张用生地黄汁或茅根汁、饴糖或大豆、赤小豆煮汁口服,以生津补血;对有淤血攻心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7):617-620
中医急救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简便廉验,与其他医学相比,注重宣通阳气、善用九窍;注重针灸,刺激经穴;辨证论治,因势利导;方法灵活,重视外治;取材广泛,善于变通;注重扫尾,不留遗患。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更适合于家庭、户外等医院外界环境的救急,值得继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37篇。  相似文献   

3.
急救医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医学学科。在中医古籍中虽无急救医学之名称 ,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上自秦汉 ,下迄明清 ,在历代医籍方书、民间疗法及单验方中都包含了大量急救医学内容 ,其中不少治疗方法至今还有相当的临床价值 ,亟待继承、发掘、整理、提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高热、暴厥、急腹痛、出血等急症记载。在《素问·举痛论》中仅“五脏卒痛”就列出 14种临床表现 ,并对其病因病机作了精确的论述。在《灵枢·厥病》篇有“其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 ,“厥心痛 ,痛如锥刺心……取然 ,…  相似文献   

4.
室藏珍品无价宝 我去祝好友段子诚乔迁之喜,一进门,“博览室”三个道劲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两侧是“老有豪气撼天地,室藏雅气通古今”的条幅,始知他爱好收藏。直达屋顶的收藏架上摆满了各种藏品,分门别类,错落一有致,千姿百态,令我耳目一新。 他收藏的有: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清益  曹雪玲 《山西中医》2009,25(11):54-56
中医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急诊临床教学角度看,中医本科5年制学生毕业实习期临床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中西医结合的救治能力等普遍不足。在临床教学中,如何理解中医急诊的意义,引导中医实习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强化,掌握常见急诊的急救与基本技术基础上,熟悉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及原则,是中医急诊临床对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培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一门涉及多方面学科知识和医疗技巧的综合医学科学,在我国医疗史上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现代社会,由于西医的兴起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中医在国内医学界已退居到辅助和次要的地位,尤其是外科和急诊医疗领域,由于西医外科手术和结合现代科技成果的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传统中医外科手段和急救方法己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很有价值的急诊急救方法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另一方面,西医现有的一些急救手段存在着过分依赖仪器,对患者损伤大,缺乏人文关怀等缺点。而中医学作为一门有着数千年医疗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活动的医学,有一些医疗手段可以弥补西医手段的不足,甚至可以代替现有西医方法,在医学科学学术上和传统文化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对中医学当中的急救方法进行挖掘整理,继承古人已有的那些措施合理、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种传统急救方法和手段,是摆在我们现代中医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中医急救的继承发展工作仍未取得显著的成效。表现在临床上,中医医院、中医门诊在进行急救处理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西医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医古籍中丰富的急救医学内容,有:《金匮》首载胸外心脏按压及拉臂压胸式、屈腿压腹式人工呼吸;《千金要方》记载口对口人工呼吸,灌服热汤及小便促进苏醒法;《伤寒论》载有灌肠通便法;《本经》、《千金》等记载鼻开窍法;金·张子和明确提出用“冰水”作物理降温等,在医学史上均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医文献中的急救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永红 《江苏中医》1995,16(10):45-46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医急救医学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医学学科。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在中医古籍中虽无急救医学之名称,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上自秦汉,下迄明清,在历代医籍方书,民间疗法及单验方中都包含了大量急救医学内容,其中不少治疗方法至今还有相当的临床价值,亟待继承、发掘、整理、提古@。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高热,暴厥,急腹痛,出血等急症记载c在(素问·举痛论)中仅“五脏卒痛”就列出14种临床表现,并对其病因病机作了精确的论述。在《灵枢·厥病)篇有“其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  相似文献   

10.
调查表明中医急救体系有逐渐丧失市场的趋势。国内中医院的急诊科室中,其应急措施,人员设备,绝大多数仍是西医体系。这一现实,应当引起中医药界同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见于5~6岁以下患儿,属中医学“急惊风”范畴.中医学认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时邪(冬春之风邪,夏秋之暑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缺氧性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除按西医的一般护理外,若运用中医急救知识,根据其发热原因以及程度不同,采用相应的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将更有利于患儿体温迅速恢复正常.我们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28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的中医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密香  徐军建  强娟 《陕西中医》2006,27(7):828-829
目的:探讨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的中医急救护理方法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收集乌头碱类中药中毒病例15例,将中医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痊愈14例,死亡1例。提示:乌头碱类中药中毒后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集体食物中毒的中医急救措施和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隔离、分组处理及中医救护介入等方法,对一起16例集体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16例患者均于48h内先后痊愈。结论食物中毒患者予中医药介入救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赵勇 《家庭中医药》2008,15(6):32-33
5月12日,汶川地震,使多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又有多少人骨碎肢残。大地震所造成的复合性损伤、多发性损伤和严重开放性损伤明显多于一般损伤。“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工作应该从院前急救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急救三宝,分别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都是大寒大凉的去火老药。安宫牛黄丸清代就有了。中医认为心是人身的君主,要住在皇宫里,药物安抚的这个宫就是心的宫殿。还有个药物叫牛黄清宫丸,清热和救急的功能都不及安宫牛黄丸,一般用在发烧、烦躁、头痛、眩晕、惊悸不安时(包括孩子因高热抽风)。  相似文献   

16.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由于其主要针对的病人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因此对于临床医学生的急救技能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在实际抢救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我们发现,对于急危重病人抢救时,中医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对病人进行立即抢救,而是到处找老师求救,或者站在那里无从下手,而在课堂上提问关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措施,大部分学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背出来,但到临床实践,却相差甚远。故中医院校的学生掌握临床急救能力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正确且有效的中医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中医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急救与护理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热性惊厥患儿经中医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措施后,其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抽搐至意识清醒间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平均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中医针刺相关穴位急救配合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急救效果,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或后遗症,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何成武 《新中医》1997,29(11):57-58
中医所讲的“多脏衰”,西医又称多系统器官衰竭(简称MSOF),是指一个以上的系统发生功能衰竭,其所涉及的系统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和免疫等有关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多脏衰属中医的“五衰”病,即心、肺、肝、肾、脑5种脏器衰竭,其表现与中医的厥逆、亡阴亡阳、闭脱并见、气血俱衰等危急逆转症候颇相似。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多系统器官衰竭的病因病理,涉及到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强调了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道的统一整体,构成人体各部分的组织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有机联系,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医疗领域已经认识到了护理工作对于治愈患者疾病的重要性,为了满足患者的不同护理需求,中医医疗理念中也开始引入护理技术。该文就针对中医护理技术在急诊急救方面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病例急救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患者80例,均为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重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观察组,n=40)预后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医护前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医护后均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地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得到有效救治,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诊急救病例,重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各项救治措施合理有效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最大程度改善预后,进而增强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