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8,(3):180-18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及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对比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9例房间隔缺损患儿,在遵循患儿意愿的情况下,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儿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组),19例患儿给予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胸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皮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经胸组,经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房间隔缺损患儿,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儿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经胸超声(TTE)引导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行单纯TTE引导中央型ASD封堵术的患者191例,按照封堵是否成功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封堵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19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171例封堵成功,20例封堵失败,单因素分析示ASD边缘情况、TTE图像质量、封堵器释放次数、心内操作时间、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D边缘情况、TTE图像质量、封堵器释放次数、心内操作时间是单纯经胸超声引导封堵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单纯经胸超声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结果受多因素共同影响,ASD边缘情况、TTE图像质量、封堵器释放次数、心内操作时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规范操作可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VSD)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VSD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经股动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B组患儿采用经颈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肌酐水平。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为96.7%(29/30),B组手术成功率为93.3%(28/3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A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为(50.45±10.46)min,短于A组的(68.79±12.56)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6±3.46)d,短于A组的(8.78±5.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A组肌酐水平为(32.15±13.56)μmol/L,B组肌酐水平为(32.65±13.59)μmol/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VSD、ASD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经颈静脉VSD、ASD封堵术保留了传统介入治疗安全、微创的优点,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胸小切口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效果,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开展的经胸小切口TEE引导下VSD外科封堵术治疗的13例手术作为观察组.以抽样随机方法选择同期开展的13例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小切口TEE引导下VSD封堵术较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减少了对病人身体的损伤,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是手术安全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评估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为继发孔型,直径5~34mm,术中、术后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观察封堵器位置及房水平分流情况。结果 8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100%。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显示:房间隔封堵器位置合适,房水平分流消失,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提高,患者活动增加。结论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无风险及并发症,为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郭俊晓 《中国医药》2012,7(10):1209-1210
目的 探讨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应用国产封堵器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5-8月2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前行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在全身麻醉下经口插入食管超声探头,根据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伞.手术开始后TEE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位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室间隔缺损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术后4~7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分流及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TEE经胸微创治疗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无需体外循环,创伤小,无X线辅助,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右心导管 Amplatzer ASD封堵器或国产类似 AmplatzerASD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 (ASD)术后右心形态、肺动脉压力及左心功能变化。方法 全组患者 2 0例 ,男 7例 ,女 13例 ;年龄 7~ 5 1岁。采用经皮右心导管 Amplatzer ASD封堵器或国产类似 Amplatzer ASD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 (ASD) ,于术前 1天、术后 1周及 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SD封堵术后 1周及 3个月的随访中 ,右心房长径、横径 ,右心室前后径、长径、横径较术前均有明显缩小 (P<0 .0 5~ 0 .0 1) ;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 (P<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L VE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 ASD封堵术后随访中发现 ASD封堵术能消除异常分流的同时 ,可有效的改善右心高负荷状态 ,降低肺动脉压力 ,能有效地改善右心系统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8.
单纯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经皮介入封堵术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推广且疗效较好。本文就单纯超声引导下ASD经皮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食管超声引导下非体外循环经胸微创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5月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患者65例,其中ASD 18例,VSD 47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中转体外5例。封堵成功患儿均于术后4 h内撤离呼吸机,监护室滞留1 d,术后3~5 d出院。复查心脏超声仅1例膜周VSD有轻微残余分流,随诊观察6个月后自行闭合。余患儿均无残余分流。1例术后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后痊愈。1例患儿术中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3 d恢复。全部病例均无溶血发生。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无需体外循环及输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食管超声对缺损结构的准确反映和正确引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CH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手术前后心肌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左室内径(LVD)和右室内径(RVD)]。结果经随访,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5.23±8.14)min、住院时间(9.35±1.84)d短于对照组的(92.31±12.25)min、(12.26±2.15)d,术中出血量(37.54±12.24)ml少于对照组的(236.18±39.4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RVD长于对照组,LVD、LAD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LVD长于对照组,RVD、RAD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经超声心动图与胸微创封堵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有上腹部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定为观察组,回顾性总结其手术要点;将同期60例无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率、手术并发症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治疗成功,2例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胆漏、内脏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留置引流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等优点,对有胆囊手术史患者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8例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94例,房间隔缺损(ASD)123例,室间隔缺损(VSD)148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PDA ASD)3例。均在X线指引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按Amplatzer方法经导管置入封堵器。结果全组成功率95.4%,术后即刻及随访观察均无残余分流,达到完全封堵治疗目的;无主要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和VSD是一种操作较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及安全性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封堵ASD,术后72 h、1个月、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除2例因房间隔缺损太大(大于40 mm)外,全组患者封堵器植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选用的封堵器直径8~40 mm,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全部封堵病例无残余分流.3个月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及心脏大小改善,右室收缩压明显下降.结论经导管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连续收治的诊断明确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216例患者,除4例患者手术中转外,其余212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其中153例患者行T管引流,59例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胆总管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T管引流组.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有选择的行胆总管一期缝合,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付文佩  朱邦中  曹东升 《安徽医药》2017,21(7):1262-126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人工真皮治疗难愈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1例难愈性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类型分A、B、C组,对创面清洁时间,术后8 d皮片成活率,植皮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6个月瘢痕评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A、B、C三组创面清洁时间、皮片成活率、植皮后住院天数、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B组创面清洁时间、植皮后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皮片成活率、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创面清洁时间,皮片成活率,植皮后住院天数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瘢痕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人工真皮应用于难愈性创面在清洁创面,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植皮后住院天数,改善术后瘢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第10~11肋间入路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发性肾结石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第10~11肋间入路,对照组28例,采用第12肋下入路,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较高(分别为81.9%和78.6%),手术时间较长[分别为(97.65±9.78)min和(86.43±9.35 )min],术中出血量较多[分别为( 103.45±6.59) ml和(95.27±7.56)ml],气胸发生率较高(1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10~11肋间入路经皮肾镜治疗多发性肾结石I期结石清除率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有发生气胸的可能,但熟练掌握后可作为经皮肾镜技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62例(2017年5月~2019年2月),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关节镜组各31例.切开复位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关节镜组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钢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碎石成功47例(94.0%),有2例患者因输尿管迂曲、狭窄留置导丝失误转行PCNL手术治疗,1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由于输尿管镜的弯曲度不够而不能实施碎石;对照组碎石成功40例(80.0%),有6例患者因出血过多停止手术,另4例患者因视野不清晰无法进行手术,两组的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未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脱,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