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锅巴菜     
锅巴菜乃是天津独有的稀食,芝麻烧饼就锅巴菜,味美柔润,香酥适口,天津人惯称之为“嘎巴菜”。 锅巴菜,顾名思义,即是用锅巴作为主料,配以佐料制成。 相传,天津锅巴菜的创始者是《水浒》中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的后人张兰。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回宫途中,微服至天津,经张记煎饼铺,要掌柜只用煎饼做碗汤。老板张兰灵机一动,便把焦糊的老煎饼撕碎,放上细盐、香油、香菜,开水一冲,端了上去。乾隆爷平日所食山珍海味过于油腻,吃到这种汤倒很觉得新鲜,味美爽口,又解  相似文献   

2.
<正>方药:饭锅巴、面锅巴各150g,怀山药15g,莲子、薏苡仁、白术各10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9g,砂仁(后下) 6g,甘草3g。用量:每天1剂,水煎服。5d为1个疗程。功效:健脾醒胃,消食导滞。主治:小儿厌食。病例验证:李某,男,5岁。患儿因春节期间过食瓜果肥腻之品,逐渐出现厌食、形体消  相似文献   

3.
<正>治疗方法:苡仁米、饭锅巴(以焦黄黑色为佳)各60克,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同煮,待苡仁煮熟即成稀粥,每日三次,连服1~2天。注意事项:(1)用量可按患者食量大小酌情增减;(2)煮时不放油盐;(3)忌荤腥、油腻、粘食1个月。病例介绍:郑×,女,65岁,农民,1979年8月20日初诊。患五更泻已3年。曾经××医院治疗,先  相似文献   

4.
红包的故事     
正眼下医患纠纷的事件经常见诸于媒介。说起医患关系,那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近几年发生的几起致医生死亡的医患冲突法院已经判了,原因各不同,但沟通不畅和误解是主要原因,这让我想起一件亲历的事。去年的春节,在农村的姐夫因一件琐事和姐姐吵了一架,没想到姐姐竟喝了农药。被送到医院时,姐姐已陷入深度昏迷。接诊的是不到30岁的王大夫,架着深度金丝眼镜,他开了几张处方后就看其他病人去了。几位护士则给姐姐不停地洗胃,可胃洗完一个多小时了,姐姐仍处昏  相似文献   

5.
东郭嗜酒,一作者把一瓶酒连同几篇稿件寄与东郭,附信曰区区礼物,不成敬意云云。几日后,该作者打电话至东郭家中,问一点小意思可曾收到,有何意见请指正,东郭正在吃饭,忙停箸复话:  相似文献   

6.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婺乌(今浙江义乌) 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因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溪叫丹溪,死后,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药就见效,故人们又称他为“朱一帖”、“朱半仙”。后人习惯称朱丹溪。  相似文献   

7.
睡眠的故事     
正老李上班时总是精神萎靡、哈欠连天。他常常叹气:唉!人老了总是睡不着,好不容易睡下又噩梦连连。醒来体倦乏力、郁闷烦躁,啥也不想做。人老了总是睡不着,老李的这个观点看似不错,其实并非全正确。于是,我搭上腔儿:才56岁,不算老呀,不该是因年老睡不着吧。可能是其他原因,检查一下,对症治疗会好转。我母亲68岁那年,膝关节  相似文献   

8.
奶酪的故事     
据《圣经》记载,尚属童年的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给正与和腓利士人作战的犹太人首领送去了十大块长方形奶酪,使士兵们勇气倍增。从此以后,凯撒便批准奶酪作为罗马军队的主要食品来源。有趣的是,在1847年,乌拉圭海军准将科尔在一次战役中,由于弹药耗尽,他竟让士兵做了奶酪炮弹向对方轰击,结果竞大获全胜。然而,奶酪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粱晓然窈窕淑女,方荻雯似女中男儿,两人形影不离,如同姐妹。一日两人说起所遇见的尴尬事,晓然说,一次误入男厕,羞死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获雯闻曰,你进男厕尴尬,很自然的。有一次我进女厕,竞给追打出来,几位大嫂惊呼——抓流氓了!抓流氓了!  相似文献   

10.
正半年前,我们喜迁新居,住在第25楼。孩子平时不喜欢运动,缺少锻炼,将我们劝他加强锻炼的建议当成耳边风,身体越来越胖,每逢节假日,待在家里哪也不去,要么看电视,要么上网,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防止孩子因上网时间过长,对视力和身体健康不利,我们在电脑上设置了开机密码以及上网时间,非节假日,每天只准上网一个小时,节假日每天只准上网三个小时,时间一到,电脑  相似文献   

11.
菟丝子味甘辛、性温,归脾、肝、肾经。既能助阳又可益阴,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常用于治疗因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疼痛,阳萎遗精,视力减退,小便淋沥等症。 提起菟丝子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民间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专雇一名长工为他养兔。他规定,如死  相似文献   

12.
颜色的故事     
凌云  商丹  子瞳 《东方养生》2014,(11):26-49
“人类的肉眼可以辨认几千万种白”。这是很久以前的一句广告词,某进口彩电的广告。二三十年过去,这句话带着当初的震撼依然让我记忆犹新。世界上为什么有颜色?到底有多少种颜色?  相似文献   

13.
赞美的故事     
吴敏 《科学养生》2016,(11):52-53
正故事一王先生的蒙圈:为啥给钱买来一通骂?64岁的陈老伯退休前是新闻媒体的笔杆子,一直到现在,他也笔耕不辍,常常给报纸杂志写东西。他有个在外地功成名就的儿子,怕老爸累着,几次劝过他别写了。可是,陈老伯说,我写点东西,不是图几个稿费,我退休金足够了,不差钱,差的是寂寞和无聊,写点东西正好可以有点事情做。前些天,陈老伯写的一篇稿子在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乐不可支,忙不迭地把获奖证书用手机拍照下来,连同获奖文章一  相似文献   

14.
心的故事     
<正>脸面和心的故事金某某,男,45岁,面部肌肉痉挛近一年,不停地跳动,既痛苦又有碍美观。这是前几年的事情了,当时我给他开的是什么方子早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当时想,这样的疑难病症不能只靠中药,于是就推荐了一位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针灸专家,我给病人开中药,那位专家给他扎针。但是,这位专家并没有给他扎针,而是用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样,病人  相似文献   

15.
<正>神农是民间传说中的药仙,他解除众生疾苦之伟绩,千古传颂。从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五经四书,然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蚕豆班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众医皆施书肝解郁之法,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6.
玉竹的故事     
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食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60岁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正>阆中城张老爷家宝贝女儿在十六岁生日后,就被怪病缠身,每月总有那么几天腹痛,痛得脸发白。张老爷从夔州请来巫师做法,依然不能解除她女儿的痛苦。张老爷的师爷对张老爷说,这阆中城,老百姓都把左曼称活菩萨。张老爷心想这神也求了,地也求了,就还没求人。既然左曼是阆中城神医,就找她解决。几日后,张老爷想到女儿腹痛的日子将来临。于是,他就派手下把左曼叫到家中  相似文献   

18.
杏林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雅士和医家,对杏树怀有特殊的感情。唐朝的著名诗人杜牧,曾写了一首哙炙人口的七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树。”白居易也有诗云:“行行见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提起杏坛,在《莊子·渔父》中有:“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的记载。后人因  相似文献   

19.
熊的故事     
加拿大的北极地区,一头雌性北极熊第一次带着幼崽走出洞穴。在这个星球上,北极熊是最庞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雌性北极熊尽管比雄性几乎小了一半,但仍有约200-300公斤的重量。而对于这只雌熊来说,之前的生育和哺乳过程已经使它的大部分脂肪消耗殆尽,为了继续提供给幼崽充足的奶水,已经到了这个消瘦的母亲必须出来觅食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20.
图片故事     
几乎没有游客会去越南高地。雾蒙蒙的山丘,荒芜的小径,这里是54个少数民族的家,其中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只有几百人。他们从美越战争中存活,又在今天面临着民族同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